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五十二章護短內容暫無人人都説老十護短。其實源全在康熙身上。
康熙惱怒弘暄捱了親爹的踢,將怒火燒向了老十,憤恨中突然發現了新的靶子——葡萄牙人,便立馬將所有罪責全推到了葡萄牙人身上,老十再混賬,也是親生的啊,能有外人擔責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康熙和囂張老十的想法一致,在我的地盤上,我想叫誰開城門就開城門,憑什麼將我關在外面等信?
當然了,康熙在審視澳門政策時,還不忘鄙視前明一把,中原是地大物博,但沒一處是多餘的啊,你就獨獨缺那幾百兩銀子的租金啊?
康熙這廂閉着眼睛挑葡萄牙人的病,費盡心思的想着該找什麼體面的藉口、在不失天朝臉面的情況下,客客氣氣的將葡萄牙人送走,那廂滿丕彈劾老十的摺子便到了。
原來,弘暄和安安的清朝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搞得是如火如荼。前山寨最近免費的問侯語從“吃了嗎”到“看到了沒”再發展為“捐了嗎”
…
在弘暄和安安的帶頭示範作用下。在名留縣史的誘惑下,香山縣廣大中上層階級迸發出了一股無比熱烈的捐款熱情。想想也是,人都説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這上縣誌的機會可不是天天都有的。那些原本自己註冊了家族慈善基金會的土豪鄉紳也高調宣佈將向敦郡王府注資,以默默支持小阿哥和小格格的慈悲之舉,其實也就是買個保險,萬一縣令認為大善人太多了,只寥寥幾筆來個概括總結,那可虧大了,而敦郡王府可是打了保票要讓所有捐款人都入縣誌的!
於是在老十家門口前,捐款的人便排起了長龍。
沒過幾天,這事就落到了有心人的手裏了。於是滿丕的一封奏摺就又飛往了紫城。滿丕説弘暄為了沽名釣譽跑到縣衙
縣令更改縣誌,仗着身份迫使百姓捐款,而且用收來的錢大量的囤積物資,致使當地的糧價上漲。
四阿哥面無表情地看着手裏的密報。老十這是在幹什麼?就是想搏個仁厚的名聲,怎麼選前山寨這個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的地方?就算那裏的民眾將老十捧上了天,與京中局勢也無益啊…而弘暄一到了前山寨就搞了這麼多名堂,究竟是皇阿瑪的授意,還是老十背後指使?
八阿哥也接到了的密報,雖然心裏的小九九也沒放下來,但當聽説滿丕又告了老十一狀後,八阿哥決定悄悄幫滿丕一把。八阿哥心裏清楚,滿丕的彈劾摺子肯定是皇長孫弘皙在背後挑事,雖然不能讓弘皙這個隱患做大,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老十的威脅似乎更大些。誰知道老十就真的對這位子一點不興趣?而且弘暄又深受康熙喜愛,他們父子聯手,可比弘皙一人單打獨鬥有分量多了。
因此,八阿哥很快便拿定了主意,決定見縫針的給弘暄上上眼藥,讓康熙對弘暄生點疑心,先斷了老十的臂膀再説其他。
當然,為了安撫九阿哥,也為了彰顯自己的兄弟愛、手足情,八阿哥決定在康熙懲處時,得恰如其分的幫老十説句好話。
滿丕摺子抵達京城的第二,太和殿的早朝就好似油鍋裏澆了點開水,整個的炸了鍋。御史士氣如虹的向老十發難,而且一個個都拿眼斜睨康熙,叫你護短,你兒子上次拿着一條魚來糊
你,我們幫你説話,你不領情,好似我們要害你似的,不顧我們的齊聲反對,不痛不癢的輕輕處罰了一下…這回可好。你兒子變本加厲了吧?敢
人捐款,這不是明擺着強搶嘛,還敢跑去囤糧了,他老十想造反不成,真當我們御史不存在?!
這幫御史這次開口必提社稷,張嘴必説天下,誓要糾正康熙護短的病!護短?你也得分場合啊?動不動就護短,還要不要天下了?
要知道人捐款這事倒還好説,可囤積糧食,往小的説是引起物價上漲,導致民不聊生,往大的説是圖謀不軌,蓄意謀反!
因此,有的御史什麼也不説了,直接控告老十謀逆,心想,這次你還有心情護犢子,我跟你姓!
是啊,一個阿哥謀逆,和和稀泥,倒也無所謂,無奈您老人家身體康健啊,十幾個兒子在跟前虎視眈眈的盯着呢,你放過了一個老十,就不怕十幾個老十站出來?真給你一年謀反一個,你那身子骨能受得了嘛?
當然了,也有人直接要求將老十押解進京,一圈了事。人家的想法也沒錯啊,大阿哥、二阿哥圈得。憑什麼十阿哥就不能圈了?
見着御史咄咄人的勢態,阿靈阿心裏可美了“該!我看老十這下可慘了,待會我再火頭上澆點油,屆時老十奪爵可能都還是輕的,沒準還真就給直接圈
起來。哼,我看你到時用什麼去孝敬你的四孃舅!”兵部幾個親近老十的
本不敢説話,就怕再給康熙説成是結黨營私。
莊親王想着家裏的兩個寶貝,強硬着頭皮上前説到“皇上,這事可不能聽滿丕一面之辭,還應該再詳加查探。”莊親王就怕康熙一怒之下直接就定了老十的罪,想着最好能先把事情放一下。等到康熙氣消一點再慢慢勸勸,到時老十再發個請罪摺子,弘暄再去求個饒,説不定康熙也就把這事放過去了。
八阿哥想了想,忙上前順着莊親王的話往下説:“皇阿瑪,莊親王説得對,這事可得詳加查探。這裏面或許別有一番隱情。”是啊,最好能將那些藏着掖着的全挖出來。
康熙陰鬱的看着大夥,心裏一陣納悶,明明昨天才接到弘暄的信,説想多備些物資以備荒年,而且還白字黑字的寫得明明白白,為了怕引起物價動盪。以及造成負面政治影響,特意提出,僅在豐年加大收購力度,這樣不僅收了糧,還能避免谷賤傷民,而且為了不給有心之人以可趁之機,弘暄還建議,將所有賑災糧倉全給縣衙管理,由縣衙統一調度,當然了,縣衙開倉放糧時應有捐款方在一旁監督。而且每年得核查兩次倉庫即可以杜絕官府挪用…
總之,弘暄通篇都在建議如何更好的用民間富餘的錢幫朝廷辦事,康熙看後甚覺欣,還準備今兒早朝拿出來讓大夥誇誇呢,不想,卻被滿丕這廝給攪和了。
鬱悶之餘,康熙也很納悶,從弘暄的信中可以看出,弘暄還在等着朝廷給政策,那麼是斷然不會貿然屯糧的,怎麼滿丕會就此事進行彈劾呢?到底是哪裏出了錯?弘暄人如今早已離開了前山寨,難道是沒給下面的人代清楚?
想了想,康熙便道:“這事不用爭了,屯糧之事,朕倒也有所耳聞…”一聽此話,在場的人可是有驚有喜。驚的是莊親王這類偏向老十的人,暗叫不好,喲,康熙爺也聽到了風聲,那老十這次不死也得成皮了…
當然高興得也不少,特別是弘皙,要不是在大殿上,肯定會高興得跳起來,勝利在望啊…阿靈阿也準備下了朝,就讓老婆收拾些細軟什麼的,等到時好去探望老十。你雖然沒有個當外甥的樣,我可得讓天下人看看我阿靈阿是怎麼當舅舅的。
康熙冷眼瞧了瞧朝堂上的眾生百態,又慢慢悠悠地接了下半句:“弘皙,來,將這讀給大家聽聽!”弘皙聽見康熙點名,很是動,畢恭畢敬的從小太監手裏接過一封書信,可看了眼抬頭,大好的心情就沒了,居然是弘暄的信,這傢伙一向最會糊
人,肯定是在信裏給康熙打預防針了!
弘皙看了看羣情奮的大臣。心中稍微安定了些,這才打起
神,將弘暄的書信認真朗讀了一遍。
“有你這麼大氣的嗎?好傢伙差點沒把我給急死!”莊親王腹腓着,不過這懸着的心還是放下了。
他的心放下了,可好幾個人的心都給吊起來了,若按弘暄所説,那朝廷得大力表彰啊!這怎麼行!
等弘皙讀完,康熙淡淡道:“大夥怎麼説?”莊親王忙道:“皇上,弘暄大阿哥的提議甚好,老臣附議。不過,滿丕如此誹謗敦郡王,臣以為斷不可輕饒。”弘皙忙站了出來“皇瑪法,也不能就此斷定滿丕是誹謗,也許弘暄年紀小,行事急躁了些,沒等…”莊親王道:“弘暄在信裏可是明明白白的説,等聖意決斷後,再安排行事,二阿哥,你讀的時候興許沒注意,不妨再看一遍。”弘皙紅了臉,康熙仿似沒注意到莊親王和弘皙之間的互動,慢慢發着慨:“弘暄這孩子就是個心善的主,這些年一直都用自己的月錢幫着莊子裏的人辦學堂,施粥施藥的,這次在前山寨沒待兩
,又琢磨出了這麼個章程,其心可嘉啊。但為什麼滿丕的摺子卻出入這麼大?看來得派人好好去查一下了,萬一下面的人辦事不力,污了主子的名聲就不好了。”康熙説完了這句,就是連平時最笨的王御史也知道康熙是力
弘暄了,康熙已經定了基調,就算如今真的在囤積糧食,那也是下面的人會錯了意,與弘暄無關,該給弘暄頒獎還得頒…
於是,御史都不説話了,上回老爺子護短就罰大家寫文章,這次還不知罰什麼呢,沒人想往槍口上撞,再説了,弘暄的提案的確不錯,也許是中間哪出了差錯,先查吧,查出來再説…
於是大家便集體遺忘了滿丕的彈劾摺子,爭先恐後的獻計獻策,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民間富餘資本…
將老十的一幫兄弟給急的呀…
小聲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