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爺,咱們要是在黑龍江也建‘火室’和‘地窖’,守邊的將士冬天就不用老吃大白菜了。”老十稍微來了點興致:“我説你怎麼想在那裏置辦莊子呢。其木格,那裏天寒地凍的,冬天確實不好過。可就是京城,尋常人家大冬天也只能吃大白菜。”
“爺,尋常人家吃不起,就是因為冬天種蔬菜成本貴,咱們只要出夠賞銀,總會有辦法將成本降下來的,而且黑龍江那邊不是有放的犯人嗎?到時候軍營裏也不缺人手。”老十仔細想了想“這倒是個法子,到時候讓寧古塔的犯人專門種菜,想來皇阿瑪也會應允的。”我才不管你的軍隊伙食能否改善,只要我能把觸角伸到邊境上就行。但既然老十關心,自然就得從這方面下手:“如果咱們在那邊辦個莊子,戌邊的將士自然就能第一時間嚐到甜頭。”老十想了想,又道:“雖説這是好事,但戌邊的將士怎能貪圖安逸,我八旗可不要這種人。”我怎麼記得歷史書上説,康熙平三藩的時候,八旗就不能打仗了。
我看了眼盲目崇拜八旗的老十,繼續遊説道:“如果那邊的出產不錯,到時候戌邊的將士也可以種莊稼,這樣糧草問題不就能解決了嗎?”想當初,建國後很長一段時期內,人民解放軍每個連隊都有一塊菜地呢。
老十聽後,哈哈大笑:“你是説屯田?哈哈,其木格,康熙五年就開始在黑龍江設立官莊了。二十四年分配盛京官兵到璦琿墾地1500垧,到二十六年增加到了1789垧。之後,在璦琿設立了30處官莊,墾地3000餘垧。二十六年為抗禦沙俄侵擾,又命令索倫、達斡爾官兵於墨爾耕種糧食,共計田地1160垧。繼之,增設官莊11座。齊齊哈爾於康熙年間設立官莊20處。此時,齊齊哈爾積穀已達12萬石,璦琿、墨爾
各積穀3萬石。與此同時,於寧古塔、三姓等地也設立了一批官莊。還好今兒是爺聽到了,要是旁人聽了,還不笑話死你。”老十都笑得
搐了,好似羊
筋一般。
這老十,平常讓他背篇文章,半天都放不出個聲響,怎麼亂七八糟的事倒記得如此清楚。
再説了,有這麼好笑嘛,放在前世,就是不好好學習歷史,位於當下,就是不關心國家大事,但都不至於被人嘲笑成這樣啊。
等老十好不容易恢復正常後,我説出了我的困惑:“既然當時不存在糧草問題,為什麼沒把俄國人趕出西伯利亞,反而簽定了尼布楚條約,允許俄國人虎視眈眈的在旁邊待着呢?”老十聽了,毫不在意道:“沙俄的都城在莫斯科,你知道離尼布楚有多遠,大清沒必要為他費
力。”老十這麼短視,我也就認了,反正
據記載他就一草包,但如果康熙也這麼認為,我就真要吐血了。
“是呀,沙俄人都是傻子,為了打打秋風,跑到離都城那麼遠的不之地來。”我語氣有些衝。
老十想了想沒有言語。
“為什麼大清鐵騎不能把沙俄打回老家去,免得他們老在咱大清門口晃的讓人心煩,順便再把西伯利亞也拿來,到時候咱八旗一不高興就去莫斯科溜達一圈。對了,似乎還有一大片土地沒有在尼布楚條約里約定呢,為什麼不奪過來?”我繼續質問着老十,一想到就是因為他這樣的人,才害得國人遭受的苦痛罄竹難書,我就氣不打一出來。
老十看着我漲紅的臉,有些詫異:“咱大清哪有閒工夫搭理沙俄那跳樑小醜。再説了,你知道那裏多荒涼嗎?聽大哥説,那鳥不拉屎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是雪,奪來也沒什麼意思。”
“爺,西伯利亞既然如此不堪,為什麼沙俄卻給全佔了?我只覺得這世間萬物都有他的用處,就算不能利在當下,必定會有利於後世子孫,如果爺能領兵將沙俄趕出西伯利亞,爺的大名必定芳後世。”我説的是實話,就算最後慈禧仍然把這些全拱手讓人,但老十一定會作為民族英雄而永遠活在人們心中,被後世無數的小青年推崇。
老十看着我,對我認真的説道:“其木格,爺是想立軍功,但一個國家不能輕言戰事,好戰必亡,這話你以後不要再説了,若旁人聽了去,不定若出什麼禍事來。再説了,大清也不愁沒仗可打。”天啊,這是當年侵擾大明朝幾十年的遊牧民族嗎?
“爺,您是想説,大清要顧着蒙古,才沒神和沙俄耗是吧?”我有些憤怒了。
老十看着我,沒有言語。
“蒙古的部落鬧事,哪次背後沒有沙俄撐着?難道朝廷不知道?為什麼治標不治本?”我看着老十,怒其不爭。
“其木格,女眷不得干預政事,這事就此打住。”老十沉聲説道。
我也不想再説了,反正我是鐵了心要跑路的。
我平息了一下中怒氣,説道:“爺,邊疆那裏天寒地凍,將士們自然越發辛苦,若是能改善他們冬天的飲食,將士們自然會更用心為朝廷效力,而且如果冬天的蔬菜便宜到尋常人家也可以吃,那也是功在社稷。”老十想了想“那就在京郊多種,這不就成了,幹嘛大老遠的去黑龍江?”我牽強的找了個藉口:“一來,那裏地價便宜,二來,就算蔬菜成本沒降下來,軍營也能多個莊子購買不是?”老十沒有過多堅持:“其木格,你想做就去做吧,如果真能成了,也是好事。若不成,不就一處莊子嘛,爺不在乎。別在乎那幾個錢,告訴所有莊户,誰能將冬天種菜的成本降下來,使尋常人家都能吃得起,爺賞他一處莊子。”我再次領教了老十的大手筆,不過,這次我卻真心的贊同。
想後世,在東南亞發生糧食危機的時候,中國13億人口中的老太太幾乎都沒囤積口糧,不就是因為有個袁隆平嗎?
在回程的路上,我則差點再次被氣得吐血,這次是被自己氣的。因為從老十處得知,俄羅斯和大清在尼布楚條約中約定,凡持有護照者,俱得過界來往,並許其貿易互市。我有些生氣,當年的歷史老師怎麼不對我進行大教育呢。
回府後,我連夜趕出了章程,要求每個莊子都劃出兩畝地作為大棚試驗基地,只要是土裏長的,都可以種,而且還可以推薦種植能手,如果這些被推薦的人以後種出了成績,推薦人也有賞賜。因曹嬤嬤的丈夫曹安以前為阿靈阿看着一處莊子,我便讓曹安負責全面跟進此事,並吩咐他開後前往黑龍江買地,順帶考察一下中俄邊貿市場。
而老十回府後就把自己關在了書房,吩咐眾人不得前去打擾,接連幾,老十不是找不到人,就是在書房裏搗鼓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