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五百八十章“添堵”(中)聽得康熙問起弘參和弘豐,老十隻覺得今天出門沒看黃曆,當下摸了摸腦袋,對康熙道:“皇阿瑪,兒子好像忘了一件特重要的事了,那啥,我先去處理一下,回頭再聊…”康熙哼了聲,道:“處理什麼?大清國債,還是…”老十見逃不,只好怏怏道:“皇阿瑪,這兩孩子其實見解都不差,能力也還湊合,假以時
,必定能成國之棟樑,呵呵,光耀門庭,嘿嘿,當然,咱愛新覺羅家的門庭一直就熠熠生輝,他們會讓咱們的門庭更亮…”康熙再次哼了聲,道:“你就慣吧,朕倒要看看你會慣出什麼樣的棟樑來”老十小聲道:“他們只是涉世未深,欠缺了點經驗而已,不是説瑕不掩瑜嘛…”康熙轉了轉拇指上的扳指,沒做聲。
老十見狀,又小心翼翼道:“皇阿瑪,兒子盯着那兩小子的,出不了大事…”康熙淡淡道:“廣東福建都鬧騰起來了,還不叫大事?”老十忙叫道:“哪個王八羔子在皇阿瑪跟前亂嚼舌頭,什麼叫鬧騰起來了?哪鬧騰了”康熙淡淡的掃了老十一眼,沒做聲。
老十艾艾道:“皇阿瑪,真的是小事,真的,九哥明就起程去廣東,沒什麼事…”康熙無語道:“九阿哥都得疾馳廣東了,這還叫沒什麼事?有你這麼慣孩子的嘛?”老十道:“皇阿瑪,這換誰也料不到這個結果啊,弘參可是沒一點錯處…”康熙運了一會兒氣,沒好氣道:“你就護吧,
後還有你添堵的時候,你就天天等着給他們擦
股吧。”老十陪笑道:“不是説兒女都是債嘛,我不幫他們擦
股,誰幫他們啊,嘿嘿…不過,這回真不是幫他們擦
股…”康熙楞了楞,但下一秒立馬就道:“算了,你愛擦就擦吧,朕到現在都還在給你擦
股呢”老十自然趕緊拍了拍康熙馬
,將康熙贊成了大清第一好的爹,自己只能屈居第二。
也許是戴了高帽子後,康熙心情比較愉悦,反正,康熙接下來沒再糾纏弘參和弘豐的問題,只是告訴老十“弘參那已經鬧出事了,弘豐那一定要壓住,不能讓他貿然行事,還有,等這些事了結後,讓他們將得失體會寫成摺子,給朕,想要朕不計較他們給朕添堵,那就得讓朕知道,他們值不值得朕不計較”老十一聽,康熙的要求
合理的,闖了禍不要緊,關鍵是得學到經驗教訓啊,喔,老闖禍、卻不長進,那不成了敗家子了嘛,於是,立馬對康熙的決定表示擁護。
康熙搖搖頭,嘆氣道:“唉,朕不光得為兒子們擦股,還得為孫子們擦
股啊…”老十頓了頓,還是很快又送給康熙一頂大清第一好的爺爺的高帽子,等晚上回到家後,老十見了其木格頭一句話就是咬牙道:“為了這幾個臭小子,爺都成諂媚小人了”而在安居島海關衙門的弘參雖然並不知道老十的
受,但卻依舊皺着眉頭,對蔣先生道:“先生,這下慘了,皇阿瑪本來就忙,光西北、台灣就一大堆事等着皇阿瑪處理,我這又來給他添堵,還不知道皇阿瑪給氣得怎麼在養心殿直跺腳呢…”蔣先生不好評論什麼,只是道:“二阿哥也是好心為皇上分憂…”弘參嘆氣道:“光有好心不行啊…”原來,當弘參接到老十的回信後,雖然蔣先生一再強調,老十叫弘參賣一兩百萬國債只是戲言,當不得真,但弘參卻幹勁十足的將兩百萬國債的營銷業績定為了短期目標,憋足了勁兒要將大清國債賣給洋人,於是,便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大清國債推廣宣傳會,還打算親自奔赴馬尼拉,給西班牙總督和商業協會會長髮帖子,當然了,如果西班牙人能安排幾場洋商見面會那是更好…蔣先生對國債一事不怎麼上心,一嘛,源自
深蒂固的觀念,蔣先生認為國債有點丟朝廷的臉,二嘛,老十是叫他來協助弘參調查南洋漢人情況的,主要任務是探查南洋是否依然或有潛力繼續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因此,蔣先生便沒怎麼摻和,由着弘參去折騰。
沒想到,消息傳出去後,最先跑到海關衙門打探消息的並不是洋人,而是安居島的商人。
兩百萬的國債可不是小數目,洋人不見得能消化得了,有漢人願意買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弘參卻知道,國債不能隨便賣給漢人,否則的話,自己的九伯和十三叔哪還用得着天天愁眉苦臉的費腦子啊,所以,弘參只能忍痛叫衙門發通知,説國債不賣給漢人,只賣給洋人,老天可以作證,當弘參宣佈這條消息的時候,心裏真的是在滴血啊,那血可不是一滴一滴的往下掉,而是一灘一灘的往外啊,可心疼了…
但是,因漢人來詢問了,弘參也得想好章程給洋人説啊,洋人又不傻,為什麼國債只賣給洋人不賣給漢人?雖然洋人不怎麼開化,但既然他們都會做生意,那麼肯定也知道肥水不外人田…
因此,弘參便開始認真琢磨了,想來想去,只能搬出老十這杆大旗來,説老十特重視遠洋貿易,想和海外番夷加深經貿往來,讓洋人買大清國債就是拿繩子將雙方給捆綁在一起,雖然繩子太細了,但好歹也是個姿態不是…
光這麼説,自然信服力還是不夠,遠洋貿易可不是隻有洋人在做,自打老十到南洋晃悠了一圈後,福建廣東的帆船商人那可是又活躍起來了,雖然還是沒衝出亞洲,但在南洋一帶那可是風頭正勁,假以時,衝出亞洲那是毋庸置疑的,為什麼不賣給他們呢?
所以,弘參又説了,自己只是大清國債海外放行的代理人,沒撈到國內發行人,畢竟國內太大了,老十也不敢將後門開得太大…
因如今呂宋與廣東福建聯繫緊密,因此,弘參的説法很快就傳回了國內,福建和廣東的大商人起初本都是打算觀望的,實在不行,到時就象徵的買點
差,誰知道朝廷是想怎麼個斂財呢…那些中等富裕之家也不怎麼上心,利率再高,能高得過高利貸?再説了,誰知道朝廷會不會還錢啊…只有那些小康之家,手裏有個一、二十兩的存款,倒願意拿個幾兩出來試試,他們琢磨着,朝廷再耍賴,應該也不至於好意思不還自己這幾兩銀子吧,當然,一想到老十好意思到處找人給朝廷當債權人,大夥又都遲疑了,這個皇帝好是好,但好似不怎麼注重臉面…
因此,總的來説,雖然廣東福建的民眾心裏有那麼一點牴觸情緒,但卻沒起什麼波瀾,大夥該幹嘛還幹嘛,反正國債還沒開始國內發行呢…
但是,一個月過去了,眼見那些在廣東的洋商大部分都趕去了安居島,聽説連澳門的洋人都走了一大半,大夥便奇怪了,因為廣東福建還沒消息。
於是,有些人便沒忍住,跑去衙門打探了,哪知衙門卻道,沒聽説要發行國債…
有那消息靈通的,也查探到江南一帶也沒聽説什麼國債…
於是,便有人想,朝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只賣給洋人呢?漸漸的便有人往深處琢磨了,台灣不是在反清復明了嘛,聽説大阿哥和四阿哥都給派去台灣了,看來朝廷對此事重視的…
廣東福建的人本來對台灣的事態就持不支持態度,畢竟這幾年大家子過得都還不錯,在不遠的將來,
子看似還會越過越紅火,因此,大夥對朝廷還是
擁護的,所以當時這兩地的鄉紳都給朝廷表了忠心的,生怕朝廷遷怒。
可如今將國債一事這麼一聯繫,大夥便斷言,小心眼的朝廷還是遷怒了,肯定是想再度海了,當然了,也有人問,那幹嘛還賣洋人國債?
立馬就有人提醒,第一,朝廷有個內務府,第二,與當今皇上有着過命情的九阿哥可是專門做生意的,人家沒準是要搞壟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