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政策變了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等四周沒什麼閒雜人等了,弘曆壓低了聲音問道:“二哥,皇阿瑪在安居島不是一直對土著和善的嘛…”弘參道:“九伯在爪哇島的種植園你知道吧?”弘曆怎麼可能不知道,裏面還有弘曆的股份呢“和這有什麼關係?”弘參道:“這些年,九伯一直奉行親民政策,是,種植園的土著人都誇大清好,但種植園外的土著人卻沒少找碴,相比較而言,荷蘭人開的種植園可就安全多了。”弘曆知道此事的,因為九阿哥有好幾次當着弘曆的面直跺腳,發誓要派人去滅了那幫土著,但是,因為朝廷不希望在海上起什麼爭端,因此,九阿哥回回都只能咬牙切齒的忍了…

“以暴制暴也不大好吧?”弘曆雖然喜歡打仗,但對於徒手的平民卻實在狠不下心腸來。

弘參道:“看看吧,也許咱們是該和洋人多學學…”弘曆卻搖頭道:“我還是喜歡唐太宗,他不是説了嘛‘自古皆貴中華,賤夷人,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我還以為咱皇阿瑪也會和唐太宗一樣呢,後,南邊全是土著人當將領,再説了,咱滿人其實也算夷人啊…”弘參思考了片刻,道:“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洋人還是唐太宗的法子更好,兩種都試試吧,在安居島咱們也算是和善的了,在馬六甲換個法子也未嘗不可…”弘曆鬱悶道:“咱們認為馬六甲遠,可安居島離馬六甲可不遠,這的事肯定會傳回去的。”弘參道:“那,咱們給皇阿瑪上個摺子,説説咱們的看法?”弘曆點點頭“我總覺得皇阿瑪不是在和洋人學,而是得意忘形了…咱們可得給皇阿瑪提個醒,不能由着子來。”其實老十這個冷血政策和洋人壓沒關係,而是受的弘參的啓發,弘參不是派人將幾個土著部落的頭領給逮了嘛,不是到如今也還沒放人嘛,可土著不是越發的温順了嘛,原本還要翹一下尾巴的,如今不是全老實得不能再老實了嗎…

於是,老十審時度勢的一看,此時的狀況和自己當初登陸呂宋可是大不一樣,那對土著的政策自然就得有所變化才是,得與時俱進嘛…

不過,老十的政策轉彎轉得太快太急,讓弘參,尤其是弘曆有點接受不了。

不過,弘曆守着弘參給老十寫了封諫言信後—弘曆認為弘參雖然文采好,但文章深度不夠,還提筆添了好幾句——,又開始舉一反三了,問道:“那是不是也應該學洋人,只能讓咱們的船過海峽啊,要和洋人學就學全套啊…”弘曆的思維其實是很跳躍的…

按既定章程,大清得説自己只是找荷蘭人討要説法的,誰知道荷蘭人不經打,竟然將海峽了出來,大清卻之不恭,只好接了,但是大清可是愛好和平的,願意和包括荷蘭人在內的一切洋人和平共處,因此,海峽的大門是會照舊向洋人敞開的…

這倒不是老十和九阿哥缺心眼,而是大清的帆船商人連馬六甲海峽都沒怎麼靠近,至於海峽的另一邊是個什麼情形,偌大個大清還真沒人知道,那麼想到海峽的另一邊去做生意,肯定不是一兩年內就能發展得起來的,將海峽關了,對大清沒什麼益處,還得白白損失過路費,不划算啊…而此時,發覺朝廷的政策風向改變了的弘參和弘曆對這一既定章程有些拿不準了,想了想,還是給老十和九阿哥分別去了封信,詢問關口是否按既定政策辦,反正才打完仗,暫時應該沒什麼不長眼的船隻來過關…

除了弘參和弘曆有點不適應朝廷政策的變化外,安居島和呂宋的土著和洋人也不大適應。

大清一反常態的高調起來,硬是在安居島和呂宋水師駐地分別各搞了一次慶祝大軍勝利的活動,還邀請了當地的土著以及洋商列席,當然,荷蘭人是沒那資格了,而大清給此次軍事行動定的論調是:“犯我大清者,雖遠必誅”一時間得南洋一帶的土著和洋人那是人心惶惶,西班牙人在其木格的老朋友,格羅夫納的指使下,給荷蘭人提供了一艘戰艦,唆使荷蘭人跑到安居島向九阿哥提抗議。

不想,荷蘭人的抗議船還沒到,九阿哥就放出話來,説但凡在安居島和呂宋水師駐地附近,過往船隻若攜帶有大炮,大清水師不問緣由,一律先轟沉了再説其他…

於是,各國的洋人便聯合起來抗議了,當然,都沒敢乘坐有大炮的船。

九阿哥壓不見抗議者,只是告訴他們朝廷有規矩,但凡進港的船隻都不許攜帶大炮和火槍等武器,安居島和呂宋水師駐地是大清的地界,自然得按大清的規矩行事,喔,廣東、福建的政策到了安居島和呂宋就不管用了,這是哪家的規矩?大清朝廷可沒這麼沒臉,在自己轄內,怎麼能政令都不通呢?

然後,在洋人的抗議聲中,九阿哥還趕緊派了一干修船匠、漆工前往馬六甲海峽,並派了一隊人馬去爪哇,通知爪哇的主管,但凡再有土著人前去鬧事,直搗他老巢,一定要得他姥姥都疼如今馬六甲海峽都有咱們的駐軍了,還怕什麼馳援不及呢…

其木格知曉後,才幡然醒悟,原來老十此時才是傳説中的鷹派,別看以前老十牛哄哄的,竟然還是個鴿派代表,這個認知讓其木格很是接受不了,硬是停下籌備過年的繁重工作,發誓要重新認識老十,卻遭到老十無情的打擊“此一時彼一時也,不懂別瞎説。”老十這廂在打擊其木格,那邊卻在被康熙打擊,要過年了,老十專門去暢園和康熙商議回宮事宜,誰知康熙卻不見老十,冷冰冰的讓人通知老十,他忙着呢,要釣魚,別去煩他…

氣不過的老十特意跑到園子裏的池子邊走了一遭,整個池子都凍得硬邦邦的,老十恨不得搬塊大石頭在冰面上砸個,從中抓條魚扔給康熙,但是老十很及時的壓制住了自己的脾氣,心想,神氣什麼啊,武則天還能叫百花不顧時令的亂開放呢,連一女之輩都比不過,哼,也就只能欺負欺負兒子們了…

這麼一想,頗有點阿q神的老十覺得氣比較順了,拍拍股走了。

不過,老十一回到宮裏,便叫人將十四給拎來了“皇阿瑪是你給氣的,你去將人哄好了…”在康熙面前尋死未遂、反被踢了兩腳的十四毫不客氣的道:“皇上,皇阿瑪是回宮過年,可不是到我府上過年,他如今還在暢園待著,怕不是還在氣我吧?”老十氣結“不去是吧,行,朕記下了,過完年就叫阿茹娜回蒙古。”於是,十四便很沒骨氣的灰溜溜的朝暢園跑了…

老十想了想,又將弘暄叫了來,叫弘暄過兩時辰去暢園走一趟,務必敲定康熙回宮的子。

弘暄很無語“皇阿瑪,這馬上就要過年了,你幹嘛還那麼狠狠的發作弘旺他們啊…”老十道:“喔,要過年了,所以就不能處罰人了,就得處罰輕了,喔,那要過年了,你是不是就別吃飯了,或者少吃些啊,什麼邏輯少廢話,趕緊辦正事去”於是,弘暄只能對天長嘆“老天爺到底要降什麼樣的大任於我啊…”老十喝道:“這話你衝鬧彆扭的人説去…”老十威武的呵走了弘暄,正想是不是到儲秀宮和其木格嘮嘮嗑,休息一下腦袋,不想,弘參和弘曆的諫言信就到了,於是,養心殿便傳來了老十的聲聲怒吼,嚇得管事太監趕緊去將還沒走出宮門的弘暄給追了回來“南洋那邊的信,皇上一看就火了…”弘暄一聽,也急了,大清莫非給敗了?那弘參和弘曆怎麼樣了?

於是,弘暄便趕緊朝養心殿衝去,也不管規矩了,不等人通報就直接進了大殿“皇阿瑪,南洋那邊怎麼了?二弟、四弟沒事吧?”弘暄急吼吼的問完,才發現情況有點詭異,老十漲紅着臉坐在位置上運氣,地上沒砸爛的茶杯、瓷器,也沒散落四處的奏摺。

弘暄心中一緊,太反常了,莫非弘參和弘曆…

於是,弘暄便用顫抖的聲音問道:“二弟和四弟沒事吧?皇阿瑪,你説句話啊…”半響,就在弘暄等不急要去搶老十手中的信紙時,終於聽到老十咬牙切齒的聲音“他們好得很,好得很”弘暄大大的鬆了口氣,看來是惹事了,沒關係,就是將天捅了個窟窿,只要這兩傢伙還活蹦亂跳的,就沒關係,於是,弘暄便笑了笑“弟弟們惹事了?呵呵,那皇阿瑪,您先慢慢生氣,兒子先去暢園了…”然後,弘暄便腳底抹油溜了,反正弘參和弘曆遠在南洋呢,老十也打不到他們,弘暄又何苦待在養心殿代兩人捱罵…

自然,其木格便遭了秧,老十晚上喋喋不休的衝其木格嚷嚷了一兩個時辰,質問其木格,到底怎麼教兒子的,竟然教出這麼沒大沒小的兩個傢伙來…

請大家繼續多多支持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