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斯大林就是才華橫溢的獨裁者,他的手段和眼光不是下面的一羣蘇俄軍政官員所能比較的。
“現在西伯利亞那邊的情況如何了?中國增兵了多少?”斯大林開口了。
旁邊的上將道:“據我們的情報來看,中國在哈薩克地區已經增加了至少一個軍的兵力。此外
據我們潛伏在中國境內的特工回饋的消息,中國目前已經在西北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動員,大量原本駐紮在中國境內的部隊已經開始奔赴哈薩克地區。而中國駐俄的部隊也進行了緊急的調動,鄂木斯克前線的中國陸軍已經從一個軍增加到了三個軍,此外他們的第二裝甲軍,第四裝甲軍也是相繼出現了調動,目前動向不明!”説罷後他繼續道:“除了中國陸軍外,俄羅斯國防軍也是進行了全面動員,前線兵力進一步增加!”聽到這些,斯大林也是搞不明白陳敬雲到底要做什麼了,按照中國的動向來看,如此大規模的動員明顯就是擺出了一副要大舉進攻的態勢,至於俄羅斯共和國那邊的反應倒是屬於正常範圍,中國要進攻蘇俄,俄羅斯共和國肯定是舉手歡
而且全面配合的,這個從俄羅斯共和國在中國發布動員令後的一個小時後就是發動了全面動員令後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一次的事件裏頭俄羅斯國防軍依舊是實施緊跟中國腳步的政策,説不定背後還有着俄羅斯共和國的鼓動呢。
“我們的情況如何,兵力部署能不能擋住敵人的進攻?”斯大林問着。
旁邊的上將道:“我軍已經實施了全面戰備狀態,前線部隊已經做好一切準備的擊任何進犯的敵人!而且我們已經籌備從中亞以及中部地區
調兵力增援西伯利亞前線!中國人和那些叛國者是絕對無法跨過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亞目前是蘇軍最為關注的地方,部署了一百多萬的兵力,而且還在增加中,如果不是礙於西伯利亞鐵路的運力限制,蘇軍恨不得在這裏部署超過兩三百萬的部隊。
而運力的限制也是出現在俄羅斯共和國和中國那邊,鄂木斯克方向的部隊主要是依靠遠東鐵路,而哈薩克等中亞方向的中國部隊則是主要依靠中國西北鐵路,而這兩條鐵路都是運力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的供應部隊作戰,這加起來後兩百萬也就是個上限了,再多基本就發揮不出來部隊的數量優勢。
基於運力的限制,所以這西伯利亞一旦打起來後大家實際上是旗鼓相當的,加上西伯利亞領土廣闊,大家基本上都很難集中大量兵力圍殲敵人。在俄羅斯領土內作戰,和在歐洲地區作戰是兩碼事,在歐洲地區作戰,深入敵軍縱深幾百公里的話基本就可以判定輸贏了,但是在俄羅斯地區作戰,幾百公里的縱深本就不算什麼。
距離和冬季的嚴寒以及夏的雨季就是在俄羅斯領土作戰的最大敵人,這種情況不但成為歷史上二戰德國進攻蘇聯的最大障礙,同樣也會出現在這個時空裏的中蘇
戰時的敵人,要不然中國陸軍也不會苦心研究對蘇作戰二十年的時間了,甚至可以説中國的裝甲部隊之所以發展的那麼迅速,一代代的新式坦克被研發出來,很大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針對蘇俄作戰。
在南方作戰以及對作戰裏頭,三十年代的時候可用不上二十七噸的t9坦克,更用不上t11重型坦克,也用不上t13自行反坦克炮,甚至連二十五噸的t12南方陸軍都嫌重,中國現有的的所有重型裝甲部隊都是用於應對蘇俄方向的,南方只有一個輕型裝甲師和幾個輕型裝甲旅。
面對着中國的重型裝甲兵團,讓蘇俄到了龐大的壓力,要不然蘇俄在三十年代也不會發瘋了一樣造了上萬輛的t26和bt5系列坦克了,而這上萬輛的輕型坦克面對中國的重型裝甲部隊依舊是不足的,這也是蘇俄研發kv系列重型坦克和新一代中型坦克的原因所在,很簡單就是為了抵抗中國的重型裝甲兵團。
面對中俄兩國做出的進攻姿態,蘇俄那邊壓力龐大,不過面對着芬蘭戰場上的即將全面勝利,蘇俄也是不願意就這麼甘心放棄。
於是乎這個讓全世界都緊張無比的二十四小時裏,中國、俄羅斯共和國、蘇俄三國都在進行着緊張的備戰,大量的軍列穿梭在鐵路之上,無數的物資被運輸到前線,戰爭看似一觸即發。
1940年二月二十六號下午三點,就在距離中國向蘇俄發出了最後通牒後的九個小時後,哈薩克前線,雙方的部隊都是進入了最為緊張的時刻。
距離雙方軍事對持線後的十五公里外的一個小村莊外,平地上着大批的坦克以及其他的裝甲車輛,這些坦克大半數是中國陸軍目前的主力t9式坦克,另外還有一部分是t8輕型坦克。
這是一個由一支由中型坦克營和一個機械步兵營所組成的一個臨時裝甲部隊,嫡屬於第四裝甲軍下屬的第六裝甲師,他們昨天就已經受命從後方趕往前線,這兩個營組成了一個臨時裝甲團,然後停駐在這裏。儘管上頭還沒有下達明確的命令,但是這支部隊裏的官兵們都在猜測,如果蘇俄不接受中國的最後通牒停止進攻芬蘭的話,那麼這支部隊將會受命撕破蘇軍的前沿防線,然後對蘇軍發起進攻。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到了下午五點的時候,臨時聯合指揮部裏的一箇中校受到了來自師部的命令,旁邊的機械化步兵營少校營長是個年約三十的人,名為韓奕華,人長的極為俊朗,不過説話卻是大聲大氣的:“甘兄,師部那邊的命令如何説?”甘中校直接把手中的命令遞給身邊的韓奕華:“少校你自己看吧!”韓奕華接過電文,看了後眉頭一皺:“師部那邊怎麼還要派人過來?難不成你我兩個人還不足擔任這次行動的指揮不成!”甘中校笑了聲道:“師部那邊也許是不放心吧,這才把林參謀派過來!”韓奕華卻是很不滿意,這支小規模的部隊是甘中校為最高的指揮官,而韓奕華就是副指揮官,現在師部那邊又派了個參謀過來,而且還是中校級別的參謀,這種情況對於甘中校來説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是對於韓奕華來説卻不是什麼好事。要知道中國陸軍可沒有上級派遣人過來臨時指揮部隊的傳統,不會説出現副師長,參謀長之類的人直接下團營級部隊指揮。一般而言都是部隊主官直接指揮,哪怕是下來進行指導視察,但是也很少説直接指揮部隊的。
等到了晚上八點的時候,一箇中校就是抵達了這個小村莊,韓奕華雖然心裏不太舒服,不過還是保持了必要的恭敬。
但是這個臨時調來的中校參謀卻是拿出了師部的一份書面命令,命令中要求這支部隊前往南邊的一個名為奧拉夫的小鎮,這本來是沒有什麼,但關鍵的是南邊的那個小鎮卻不是中國陸軍所控制的地區,而是蘇軍的一個小型據點,裏頭的駐紮了一個營的蘇軍。
甘中校道:“我們的通牒不是要到明天早上六點才到期嗎,怎麼要求我們在晚上進去進攻蘇軍?”韓奕華也是一臉不解:“師部為何要下這種命令?”那個中校參謀這個時候卻是臉一嚴:“莫非兩位是要質疑師部的命令嗎?”他這話一説出口,這間簡陋會議室裏的另外兩個軍官瞬間就是嚴肅了起來,這兩個軍官可不是什麼軍事指揮官,而是政治軍官,分別是坦克和機械化步兵營來的國社黨政治委員,這些人平時並不會擔任或者
手部隊的戰術問題,主要工作是在部隊裏宣傳國社黨以及保障國社黨對部隊的領導權,説白了就是一監軍,別看他們平時沒什麼存在
,但是在戰爭時期這些政治委員們一個個都是狠角
,除了監督部隊主官不會違反命令外,同時也會在佔據緊張的時候站出來號召部隊裏的國社黨員為了國家和民族而戰,他們帶領國社黨員所組成的突擊隊實施決死作戰的事情常有發生。
這些人眼裏是容不得任何違背上級命令的事情出現,哪怕這些命令是讓他們去送死。
中**隊中的國社黨政治軍官和傳統的軍事軍官是不同體系,平裏互不干擾,甚至是沒有什麼存在
,但是他們的作用是任何軍事主官都知道的。
甘中校面不變道:“我們不是質疑師部的命令,只是想要知道為什麼而已!”那中校參謀道:“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個命令是來自軍部!”説罷這句後他又説了一句:“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行動,你們大可當成政治任務來看待,而且你們放心,我並不會
手你們的指揮權,明天一早我就會回師部!”那人都這麼説了,甘中校和韓奕華對望了一眼,都知道這個命令雖然有些奇怪,但是身為軍人的他們也是需要執行的。
傳令傳達之後,甘中校迅速下達了部隊立即行動的命令,於是乎夜中數十輛的坦克和大批的汽車打開了車燈向南方前進,就像是一條發光的長蛇一樣在夜
中撲向獵物。
晚間十二點,甘中校看着遠方的那個閃着稀薄燈光的小鎮,從望遠鏡中依稀可以看見幾個塔樓上的蘇軍身影。從今天白天開始,雙方都已經下達了全面備戰的命令,這些蘇軍自然是收到了命令,此時此刻已經是全面戒備了。
由於裝甲部隊行動時動靜太大,所以甘中校是乘坐了一輛偵查坦克悄然靠近觀察,確定了一切和原有的情報中顯示一樣後,甘中校才對身穿的副官道:“命令部隊展開進攻,務必一鼓作氣衝進去,不得拖延!”命令下達後,後邊的坦克營和機步營迅速的啓動了坦克,然後開始朝着這個奧拉夫筆直衝了過去。
隨着這支裝甲部隊的靠近巨大的聲響也是被蘇軍的前哨所發現,於是乎奧拉夫那邊眾多的探照燈亮了起來,無數的喊罵聲出現,十分鐘後,中國陸軍四門自行火炮開始相繼開火,105毫米的高爆彈劃過夜空,如同星一樣落入蘇軍陣地中,隨即爆炸的火光在蘇軍陣地上亮起,震耳的爆炸聲響徹了整個原野。
隨着中國裝甲部隊的率先進攻,奧拉夫內的蘇軍也是展開了火炮反擊,不過由於事發匆忙,而且這個時候中國的裝甲部隊也還沒有靠近,所以他們的炮火反擊只具備了心理影響,沒有任何的實際戰果。
這個時候,甘中校也已經是登上了一輛t9坦克指揮車,身子探出了坦克的他大手向着前方奧拉夫一揮,瞬間大量的t9坦克如同水般湧了過去,少量坦克行進間也會急速停下,然後朝着蘇軍陣地開一炮,然後再啓動快速前進。
數十輛的坦克和裝甲車,所組成的是數十門七十五毫米火炮和數十門二十米毫米速炮以及數以百
的重機槍火力,這種火力是一個普通的步兵營絕對無法抵抗。
同等數量的步兵部隊和裝甲部隊的火力是完全不對等的。
遭到了中國裝甲部隊的猛烈進攻後,奧拉夫到處都是爆炸的火光,這個時候蘇軍中的反坦克火力也是開始反擊,距離遠了還好蘇軍的反坦克火力還無法擊穿t9坦克的裝甲,只能給t9坦克留下一個彈痕,但是距離靠近了後,面對蘇軍步兵反坦克火力的反擊,甘中校手下的坦克開始出現傷亡。
看着身邊的一輛t9坦克被擊中了履帶後如同一頭疾跑的戰馬一樣在地上拖出了一到巨大的痕跡,履帶被擊毀的他們並沒有停止戰鬥,炮塔迅速轉動,然後對準了一門蘇軍的反坦克炮就是開火,七十五毫米的高爆彈在蘇軍的反坦克陣地上掀起了一股巨大的爆炸火光。
而於此同時,更多的坦克迅速靠近蘇軍的陣地,然後用着坦克炮和車載機槍一遍又一遍的打擊着蘇軍陣地,而後邊伴隨坦克進攻並掩護坦克的機械化步兵們看到這種情況,臉上
出了對戰爭和死亡懼怕的同時還有着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