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北方六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中國的核彈工程規模浩大,而且這種超大規模的研發工程也不僅僅是核物理以及航天方面的研究,同時還設計到諸多學科的一起研發,牽涉到力學、電子學、化學等多個方面。比如核彈的引爆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需要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科學家們來一起解決,吳有訓雖然是核物理方面的專家,但是他自身也不是全才,核彈的製造中也需要其他學科的科學家幫助。

又以火箭的研發來説,火箭研發的重點在於三點,一個是火箭發動機,而另外一個則是燃料,最後一個則是導航。這裏頭設計了力學、化學、電子學等等學科。

整個核彈工程幾乎包含了整個人類的所有科技學科,可以説是集一個國家所有基礎工業的進一步深入整合研發。這種情況和造戰列艦以及航空母艦一樣,他們不僅僅是造船業一家的事情,而是整個國家的基礎工業進一步整合深入的研發,缺了任何一方面都無法和戰列艦或者航空母艦這種龐然大物造出來。

核彈工程同樣如此,而牽涉了這麼多學科後,核彈工程總體上的每一次進步都是直接帶動了眾多基礎科學的進步,並帶動了整個科學的進步。

比如在後人看來很普通的視頻通訊系統,也就是電視機或者顯示器,順便你怎麼説了,而這玩意在之前也有,不過穩定不好,能也不咋地,但是為了能夠在核彈爆炸的時候收集到最為直觀的影像資料,核彈工程的下屬部門裏就是專門據前人的一些科研成功,然後出來成穩定的攝像以及顯示系統,儘管他們的本意只是為了收集核彈爆炸的資料,但是不可否認這個電子攝像以及顯示系統有着大用處,民用上可以當做電視機的用途就不説,更關鍵的是這玩意在軍事上的意義非常大,比如説可以用在炸彈上,用電視制導的炸彈可是確炸彈發展史上的一大跨越進步。

確制導炸彈,這方面在中國中,海軍方面研究的多,因為海軍對確轟炸的需求遠遠超過了陸軍和空軍,海軍在海戰中,所追求的就是把炸彈扔到敵人軍艦上,而目前來説最為高效的就是用俯衝轟炸機用近乎垂直俯衝的模式投彈,這種模式的準確率非常高,但是隨着時代的進步,各**艦上的防空火力早已經不是以前那會可以比較的了,現在不管什麼國家,基本上每艘軍艦上都跟刺蝟一樣滿了防空火炮,更不用説那些專業的防空艦上的彪悍的防空火力裏,在中國海軍1942年最新的演習當中,兩艘航空母艦用載機對伏羲號以及一艘防空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組成的小型艦隊發出的連續空襲。結果呢,艦載機雖然取得了擊沉伏羲號的戰果,但是出戰的戰機中卻是被判定被擊落高達80%,也就是説出戰的近兩百架飛機中,有超過一百五十架的飛機被擊落。

而這個結果讓海軍高層震驚不已,要知道如果只是單純的損失飛機,那麼對於海軍來説不算什麼,不就是百來架飛機嘛,海軍家大業大損失的起,但是這可是海上空襲啊,這飛機掉了同樣還代表着飛行員也損失掉了,而飛行員的損失才是讓海軍無法接受的。

中國雖然非常注重飛行員的培訓,尤其是海軍為了培養後備艦載機飛行員,可是擁有眾多訓練聯隊,各式訓練飛機還要超過海軍的現役主力飛機,但是即便這樣也不是説海軍想要補充飛行員就能夠補充飛行員的,一旦飛行員的損失過大那麼就會嚴重影響海軍艦載航空兵的戰鬥力。

為了降低戰損,那麼在面臨各國的軍艦上防空火力大大增加的情況下,就得用其他辦法來補充了,海軍最開始想到的是給航空炸彈安裝無線電接收器以及可以機動的尾翼,投彈後由炸彈作員以目視的方式來確認炸彈的航跡,如果發現所有偏差,那麼就通過無線電指令來遙控炸彈進入正確航線。這種制導炸彈也就是中國乃是其他國家所研發的第一代確制導炸彈,即目視無線制導炸彈。

這種炸彈的主要缺陷是受到了氣候的極大影響,一旦視線不好,炸彈作員無法看到炸彈航跡的時候就無法進行遙控了。

這種時候,也就是出現了電視制導炸彈,即在炸彈上加裝攝像機以及信號接受發送系統,後方飛機上的炸彈作員就可以直接據視頻畫面來遙控炸彈的航向了,這樣方式完全就可以擺惡劣視線的限制。

當然了即便是電視制導炸彈,但是他們也存在了這個時代裏的眾多缺陷,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無線電干擾的問題,不管是目視無線制導,還是電視制導,它們都需要通過無線電來接受飛行指令,而這個過程中非常容易被敵方的大功率無線電干擾器所幹擾。

至少中國海軍自己就可以輕易的干擾自己研發的這兩種制導炸彈,而中國海軍也不知道外國是否有類似的制導炸彈,同樣也不清楚外國是否有大功率干擾器的存在。

但是從中國海軍自身來説,他們無法確定其他國家的技術發展到底如何,只能是以自身的技術水平來參考,而得出的結論很令人悲觀,那就是現階段的技術條件下,不管是目視還是電視制導的制導炸彈,都非常容易受到來自外部的無線電干擾,而海軍內部得出這種結論後,也就讓海軍放棄了第一時間大規模裝備制導炸彈的想法,不過海軍內部並沒有停止制導炸彈的研究以及生產,因為其他國家有沒有干擾器還是不確定的事情,如果敵國海軍沒有的話,那麼中國海軍可就要把無線電制導炸彈當成殺手鐧來使用了,就算是有,那麼想要研發出來對抗中國製導炸彈的干擾器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只要中國保密的足夠好,不把自家的制導炸彈完整的給其他國家的話,那麼其他國家想要研發出來無線電干擾器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除了空型號的反艦導彈外,還有艦艇發的反艦導彈。如果説研發空反艦導彈是為了增加艦載機突防能力以及提升投彈命中率的話,那麼發展艦反艦導彈就是為了讓中國海軍裏眾多的小型軍艦也擁有對抗大型主力艦的能力。

幾十年以來,小型軍艦對抗大型軍艦的話,只能依靠魚雷,不過魚雷也有着太大的侷限,有時候也不是那麼好用的,即便是中國海軍裝備的氧氣魚雷也算是非常先進了,但是中國海軍依舊沒有説小型軍艦有了魚雷後就能夠一切順利的,畢竟你有人家也有啊,`本海軍裏同樣有氧氣魚雷,而且能不比中國海軍的差不多。

這年頭想要有優勢,就得我有其他人沒有,或者是大家都有但是我的最好。

這個艦對艦反艦導彈,就是屬於我有大家沒有的東西。別看世界各國都在研發導彈,但是基本都限制在空導彈上,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研發不出來推力足夠的火箭來,艦對艦導彈可是需要一個合格的運輸工具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研發的,而得益於中國核彈工程中火箭的研發,別説區區數十公里程的反艦導彈了,就是數百上千公里的火箭海軍如果要的話也能夠出來,不過裏頭的成本以及能不能指引那些數百公里以上程的火箭攻擊目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了火箭了,海軍那邊也沒有太過貪心,對於反艦導彈的程要求只是五十公里而已,而這個只是最大的需求,程要求降低到三十公里那邊都是可以接受的,他們對程上的要求並不大,主要能夠超出敵軍的主炮有效程就可以了,一般來説超過三十公里之外敵海軍的十六寸主炮基本就不會對己方造成威脅。

海軍最為關心的還是如何擊中目標這一快上,要想擊中目標有兩個方式,一個是在導彈上裝主動搜索雷達,也就是讓這枚導彈發之後自己搜尋目標然後攻擊目標。也就是所謂的發後不管的主動導彈。不過這種模式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現今很難實現,技術上的限制使得即便是勉強做出來後,那麼這種主導導彈不但能不穩定,而且造價也會高到無法接受的地,所以海軍還是選擇了技術較為成的半主動制導模式,也就是導彈發後由軍艦上的雷達負責照並指引導彈進行攻擊。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