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甗一門婚嫁,皆衣冠美族;吉凶儀範,為當時所稱。婁太后為博陵王納甗妹為妃,敕其使曰:“好作法用,勿使崔家笑人。”婚夕,文宣帝舉酒祝曰:“新婦宜男,孝順富貴。”甗跪對:“孝順乃自臣門,富貴恩由陛下。”五年,為東兗州刺史,復攜馮氏之部。為馮氏厭蠱,頗失,尋遇偏風。馮氏受納狼籍,為御史劾,與甗俱召,詔付廷尉。諸囚多焉,獄中致競。尋別詔斬馮氏于都市,支解為九段。甗以疾卒獄中。

甗歷覽羣書,兼有辭藻。自中興迄於孝武,詔誥表檄多甗所為。然侈,耽財,於諸弟不能盡雍穆之美,世論以此譏之。素與魏收不協,收後專典國史,甗恐被惡言,乃悦之曰:“昔有班固,今則魏子。”收鼻笑之,憾不釋。甗子贍。

贍字彥通,潔白,善容止,神彩嶷然,言不妄發,才學風為後來之秀。初,潁川荀濟自江南入洛,贍學於濟,故得經史有師法。侍中李神俊雅有風譽,晚年無子,見贍,嘆謂邢邵曰:“昨見崔甗兒,便為後生第一。我遂無此物,見此使人傷懷!”年十五,刺史高昂召署主簿,清河公高嶽避為開府西閣祭酒。博陵崔暹為中尉,啓除侍御史。以父與暹隙,俄而去官。神武召與北海王晞俱為諸子賓友,仍為相府中兵參軍,轉主簿。文襄崩,秘未發喪,文宣命贍兼相府司馬,使鄴。

魏孝靜帝以人登雲龍門。與其父甗俱侍宴為詩。詔問邢邵等曰:“令贍此詩何如其父?”鹹曰:“甗博雅弘麗,贍氣調清新,並詩人之冠冕。”宴罷,鹹共嗟賞之,雲:“今之宴,併為崔贍父子。”楊愔引贍為中書侍,時盧思道直中書省,愔問其文藻優劣,思道曰:“崔贍文詞之美,實有可稱,但舉世重其風,所以才華見沒。”愔雲:“此言有理。”其奏用之。愔又曰:“昔裴瓚晉世為中書郎,神情高邁,每於門出入,宿衞者皆肅然動容。崔生堂堂,亦當無愧裴子乎?”皇建元年,除給事黃門侍郎。與趙郡李概為莫逆之友。概將東還,贍遺之書曰:“仗氣使酒,我之常弊,詆訶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歸,吾於何聞過也?”贍患氣,兼遲重,雖居二省,竟不堪敷奏。

孝昭踐阼,皇太子就傅受業,除太子中庶子,徵赴晉陽。敕曰:“東宮弱年,未陶訓義。卿儀形風德,人之師表,故勞卿朝夕遊處,開發幼蒙。一物三善,皆以相寄。”贍專在東宮,調護講讀及進退禮度,皆歸委焉。太子納妃斛律氏,敕贍與鴻臚崔勵撰定婚禮儀注,主司以為後式。時詔議三恪之禮,太子少傅魏收為一議,朝士莫不雷同。贍別立異議,收讀訖笑而不言。贍正曰:“聖上詔羣臣議國家大典,少傅名位不輕,贍議若是,須贊其所長;若非,須詰其不允。何容讀國士議文,直此冷笑?崔贍居聖朝顯職,尚不免見疵,草萊諸生,云何自進!”贍容貌方嚴,詞旨雄辯;收慚遽,竟無一言。

大寧元年,除衞尉少卿。尋兼散騎常侍,聘陳使主。行過彭城,讀道旁碑文未畢而絕倒。從者遙見,以為中惡。此碑乃贍父徐州時所立,故哀焉。贍經熱病,面多瘢痕,然雍容可觀,辭韻温雅,南人大相欽服。陳舍人劉師知見而心醉,乃言:“常侍,前朝通好之何意不來?今誰相對揚者!”其見重如此。還,襲爵武城公,再遷吏部郎中。因患耳,請急十餘。舊式,百不上,解官。吏部尚書尉瑾偏急,以贍舉措舒緩,曹務煩劇,附驛奏聞。因見代,遂免歸。天統末,加驃騎大將軍,就拜銀青光祿大夫。卒,贈大理卿、濟州刺史,諡曰文。

簡傲,以才地自矜,所與周旋,皆一時名望。在御史台,恆宅中送食,備盡珍羞;別室獨餐,處之自若。有一河東人士姓裴,亦為御史,伺贍食,便往造焉。贍不與言,又不命匕箸。裴坐觀贍食罷而退。明,自攜匕箸,恣情飲啖。贍謂曰:“我初不喚君食,亦不共君語,遂能不拘小節。昔劉毅在京口冒請鵝炙,豈亦異是?君定名士。”於是每與之同食。方重,好讀書,酒後清言,聞者莫不傾耳。自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醖籍者為潦倒,而贍終不改焉。常見選曹以劉逖為縣令,謂之曰:“官長正應子琮輩,乃復屈名人!”馮子琮聞之大怒。及其用事,幾敗焉。有集二十卷。

甗弟仲文,有文學。太和中,為丞相掾。沙苑之敗,仲文持馬尾度河,波中乍沒乍出。神武望見,曰:“崔掾也。”遽遣船赴接。及至,謂曰:“卿為君為親,不顧萬死,可謂家之孝子,國之忠臣也。”後文襄使行青州,聞其多醉,乃止。天保初,甗為侍中,仲文為銀青光祿大夫,同受拜,時雲兩鳳連飛。嘗被敕召,宿酲未解。文宣怒,將罰之。試使為觀詩十韻,筆立成,乃原之。拜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卒。子偃,太子洗馬、尚書郎。偃弟儦。

儦字岐叔。少與范陽盧思道、隴西辛德源同志友善。每以讀書為務,負恃才地,大署其户曰:“不讀五千卷者,無得入此室”初舉秀才,為員外散騎侍郎。遷殿中侍御史。與熊安生、馬敬德等議五禮,兼修律令。尋兼散騎侍郎,使陳。還,待詔文林館。歷尚書郎。與頓丘李若俱見稱重,時人語曰:“京師灼灼,崔儦、李若。”若每謂其子曰:“盧思道、崔儦,杳然崖岸,吾所重也,汝其師之。”思道與儦嘗酒後相調,儦曰:“偃邈無聞。”思道譏儦雲:“高曾官薄。”齊亡,歸鄉。仕郡為功曹,補主簿。隋開皇四年,徵授給事郎,兼內史舍人。後兼通直散騎侍郎,聘陳。還,授員外散騎侍郎。以聾,常得無事,一醉輒八。越國公楊素時方貴幸,重儦門地,為子玄縱娶其女為,娉禮甚厚。親之始,公卿滿坐,素令騎之。儦弊衣冠騎驢而至。素推令上坐,儦禮甚倨,言又不遜,素忿然拂衣而起,竟罷坐。後數,儦方來謝,素待之如初。詔授易州刺史,或言其未合,乃追停。鹿語人曰:“易州刺史何必勝道義。”仁壽中,卒於京師。子世濟。

仲文弟叔仁,輕俠重衿期。仕魏為潁州刺史。以貪污,為御史中丞高仲密劾,賜死於宅。臨刑,賦詩五絕,與諸弟訣別。不及其兄甗,以其不甚營救也。子彥武,有識用。隋開皇初,位魏州刺史。

叔仁弟叔義,魏孝莊時為尚書庫部郎。初,叔義父休為青州刺史,放盜魁,令出其黨,遂以為門客。在洛陽,與兄叔仁鑄錢。事發,閤家逃逸,叔義見執。時城陽王徽為司州牧,臨淮王彧以非其身罪,驟為致言。徽以求婚不得,遂停赦書而殺之。

叔義弟子侃,以寄名從軍竊級為中書郎。為尚書左丞和子嶽彈糾,失官。兼使氣。從自修改,閉門讀書,當時稱為博洽。後兼通直散騎常侍,使梁,為陽斐副。恥居斐下,自負才地,呼斐為陽子,語輒折之。還,卒於路。子拯,位太子僕、武德郡守。

子侃弟子植,位冀州別駕。走馬從禽,發掛木而死。子珪。

子植弟子聿,位東莞太守。

子聿弟子約。五歲喪父,不肯食。後喪母,居喪哀毀骨立。人云:“崔九作孝,風吹即倒。”禫月,兄子度死,又百不入房。長八尺餘,姿神俊異,潛觀梁使劉孝儀,賓從見者駭目。武定中,為平原公開府祭酒。與兄子贍俱詣晉陽,寄居佛寺。贍長於子約二歲,每退朝久立,子約馮幾對之,儀望俱華,儼然相映。諸沙門竊窺之,以為二天人也。乾明中,為考功郎。病且卒,謂贍曰:“自諸兄歿,而門業頹替,居家大唯吾與爾。命之修短,曾何足悲。汝能免之,吾不餒矣。”休弟夤,字敬禮,位太子舍人。卒,贈樂安太守。,樂安王長女晉寧公主也,貞烈有德行。

子愍,字長謙,幼聰。濟州刺史盧尚之慾以長女之,休子甗為長謙求尚之次女,曰:“家道多由婦人,令姊妹為妯娌。”尚之其義,於是同成婚。休誡諸子曰:“汝等宜皆一體,勿作同堂意。若不用吾言,鬼神不享汝祭祀。”休亡,枕中有書,如平生所誡,諸子奉焉。長謙與休第二子仲文同年而月長,其家謂之大二、小二。長謙少與太原王延業俱為著作佐郎,監典校書。後為青州司馬。賊圍城二百,長謙書不廢,凡諮手抄八千餘紙,天文、律歷、醫方、卜相、風角、鳥言,靡不開解。晚頗以酒為損。遷司徒諮議,修起居注,加金紫光祿大夫。後兼散騎常侍,使梁。將行,謂人曰:“我厄在吳國,忌在酉年,今恐不免。”及還,未入境,卒。年二十八。贈南青州刺史。逞兄遹。

遹字寧祖,亦有名於時。為慕容垂尚書左丞、范陽昌黎二郡太守。

遹曾孫延壽,冀州主簿。輕財好施,甚收鄉曲譽。

延壽子隆宗,簡率友悌,居喪以孝聞。位蘭陵、燕二郡太守。仁信待物,檢慎至誠,故見重於時。卒,贈齊州刺史,諡曰孝。

子敬保,冀州儀同府從事中郎。卒,贈冀州刺史。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