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邪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天堂,下蘇杭”而揚州與蘇州齊名,猶勝於杭州。

“玉樹瓊花,綠楊明月”不亞蘇杭,而其金粉之盛,遠過於秦淮,東南數百萬漕舶,浮江而上,此其咽喉,商旅什九,有十里長街及二十四橋之勝,風光麗,熱鬧繁榮,揚州即江都,處江淮之要衝,為兵家必爭之地。

揚州地並不大,臨近運河的一帶,遍植楊柳,所以,古詩中有那麼一句:“綠楊城廓是揚州”與杭州的白堤垂柳齊名。

到過揚州的人,那自不必説,沒到過揚州的,也該聽説過,那十里珠簾香影廊,朱樓畫閣,朱欄翠檻,紙醉金的“瘦西湖”還有那當歐陽修與文人騷士假以招傳花,盡情暢飲,往往深夜戴月而歸,傳為千古風韻事的“平山堂”還有那“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叫吹簫”的廿四橋。

還有那每逢六月十八夜,通宵達旦,寺中如香火海,由城北廣儲門起至觀音山下,沿途店鋪林立,廟會之盛況與泛舟遊瘦西湖,波光鬢影,笙歌鼎沸相映的觀音山古剎。

更有那…

這,都是那麗風光帶點風味的。

如今,再看看那令人熱血沸騰,髮上衝冠之餘而肅然起敬,恭立悲悼,值得追思效法的。

那是在廣偕門外,梅花嶺上一代忠臣史閣部祠“萬點梅花,盡是孤臣血淚,一懷故土,還留勝國衣冠。”

“萬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饗堂中,有史閣部手書,寄夫人遺筆真跡石刻,有血有淚,不忍卒讀。

手書對聯雲:“斗酒縱觀廿四吏,爐香靜對十三經”筆力工而勁。

“心痛鼎湖龍,一寸江山雙血淚,魂歸華表鶴,二分明月萬梅花。”

“殉社稷,只江北孤臣,剩水殘山,尚留得風中勁草!

葬衣冠,有淮南壤土,冰心俠骨,好伴取嶺上梅花。”嘉定三屠,揚州十,民族覆亡之一頁痛史,這就是與揚州共存亡,大節凜然的一代民族英雄,為萬世所仰敬。

實際上説起來,揚州的繁華,與鹽官、鹽商、文士要結不解之緣,揚州本民貧地瘠,可是,豪富甲天下。

隋唐時,江南之始,以揚州為中心,官商均研食譜,招傳花,所以有了那句:“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也就因為揚州處處畫舫歌樓,優娼舞,所以小杜有了那首:“落拓江湖載酒行,楚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小杜,他風煞人!

口口口口口口在那揚州城中的東街,高高地矗立着一座美輪美奐的酒樓,酒樓,大招牌,紅底金字:“揚州第一樓”!

再看看兩旁巨柱上那副聯:“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楊州第一樓。”好大的口氣!

難怪,本不愧第一樓之稱,建築豪華,擺設雅緻,招待親切,那自不必説,便是那醇酒美人,也是揚州城中,其他酒樓所望塵莫及。

更難得的,是樓主人不惜以斗量金,聘來十多位南國紅粉,北地胭脂,藝雙絕的歌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