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不急這一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這時,一個將領走上城樓,腳上用力併攏站直身體,直着手臂抬了起來行了個禮。這將領是永定營的,所以才會用這種怪異的禮節。

“稟大人,有客在城下求見,自稱是大人的好友,名叫王儉。”

“王儉?”于謙頓時納悶,他怎麼又回來了,當然不是被抓回來的,否則哪來求見之説。于謙便道“領上來見面。”

“遵命!”小將應答。王儉風塵僕僕,一身布衣,頭上用塊髒兮兮的布包着,不知多久沒換洗了。他走上來抱拳淡定地向于謙行禮,于謙問道:“你怎麼回來了?”這回王儉不像上次那樣偷偷摸摸以文字無聲言論,他朗聲説道:“學生心中有惑仍未解開,恩師可否留學生在鞍前馬後?”于謙道:“你投身在此,南京的家眷怎麼辦?”王儉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捨身取義也。”于謙沉片刻,王儉上次私見就應該瞞不過武昌耳目的,如今索正大光明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而且忽然之間,于謙很想把王儉留在身邊,和他説説話。好像王儉就是另一個自己,解他的惑,何嘗又不是解自己的惑?

王儉只是個小角,留在江西也沒有説公開反叛,按理朝廷不至於抄家滅族大動干戈。可如果真的牽連了他的家人,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于謙不置可否,並未攆王儉走。王儉這時便問:“恩師已做好準備與南直隸的官軍大動干戈了?”于謙板着臉道:“打仗就要死人,當兵吃糧報效國家,戰死是應有歸宿。我們能做的應該是約束軍紀,免讓兵變成匪禍及平民。這一仗註定無法避免,無論是宣德朝官軍擊敗朱雀軍,還是朱雀軍擊敗官軍,血漂櫓都是註定的結局!

天無二,國無二君,終究要分出個勝負,湘王奉建文皇帝正朔,我等為此效命並無對錯!”他在試圖説服王儉,同時也在説服自己。

***深宮的一間宮闈裏,房裏沒有掌燈,光線十分昏暗。坐在上面椅子上的馬皇后彷彿藏在陰影裏,只見人影連臉都看不清。若非下面有個太監恭敬地面對她的方向,實難發現她正坐在那裏。

“曹參,太子以前對你如何?”馬皇后的聲音有些陰沉。太監忙道:“奴婢從小就在宮裏,皇上太子就是奴婢的天,奴婢活着便是為了侍奉皇上太子。”

“很好。”馬皇后道“而今太子竟被人殺害,這些天殺的殺才!你應該怎麼做?”太監沉默了片刻,説道:“只要娘娘一句話,奴婢願殺身殉太子,追隨到九泉之下繼續侍奉他。”馬皇后冷冷道:“這麼做有什麼用,豈不是讓人逍遙自在?你應該為太子報仇!”太監的彎得更低了,生硬地重複道:“是,奴婢應記着太子殿下的仇…不知娘娘要奴婢做何事?”馬皇后道:“郭節的細作打探到一個消息,江西巡撫于謙私會偽朝細,這個細是為了遊説于謙反叛朱文表而來,好讓偽朝官軍順利攻佔江西。

這個細事後與南直隸來的同黨聯絡,同黨已經被妖婦的爪牙逮了拷問。所以于謙的事早就被朱文表摸得一清二楚,他還不自知。你給我帶個信到江西去,叫于謙提防着點。”太監愣了好一會兒,這才緊張地口齒不甚清楚地説:“此事取信於謙倒也不難,咱們既然知道這個消息,他心裏便有計較…可這麼做有什麼好處?”馬皇后手掌拍在椅子上,咬牙切齒道:“本宮聽郭節説,湘王不願對於謙輕舉妄動,是想靠他穩住漢王降軍幾萬人,江西沒兵,不靠降軍打不贏仗。

而於謙只要心存異心,甚至反叛朱文表,江西之役就有得好看了!江西一敗,湖廣無險可守,遲早被一鍋端了!哼哼,還想當皇帝,當太后?野心不小,我叫你當,下去當狗罷!”太監曹參呆立在地上,説不出一句話來。馬皇后質問道:“你願不願意去?”

“奴婢、奴婢…只要娘娘下旨,奴婢不敢不…一百個願意。”曹參又硬着頭皮勸道“不過還請娘娘三思而後行,這樣的事似乎很難成功,咱們不在朝廷,官場上的虛實也瞭解不透,如此做太過冒險。

計謀沒成也還罷了,就怕萬一事敗,奴婢這卑賤命自不要緊,恐娘娘授人以柄。”馬皇后怒道:“本宮都不怕,你怕什麼?機會難尋,本宮絕不會放手。

就算難成,也要試上一試。況且那于謙雖與咱們沒來往,但他會把這種事向朱文表抖出來不成?那不是自找麻煩麼。”

“萬一被截獲怎辦?”曹參道。馬皇后這才尋思了一會兒,認真道:“郭節與許多在外的細作聯絡,也沒被截獲,你就是跑一趟就被截獲了?你幹什麼吃的!別帶書信了,直接去找于謙傳口信。”太監曹參不能不從,他的處境若是得罪了馬皇后,還有什麼活路?宮裏頭皇帝皇后不就是律法,殺個太監宮女只看心情,理由都不用,死個人和死條狗一樣輕鬆。

***但是不幸的事已經早先就被曹參言中,他被內侍省的密探逮捕了。鳳儀樓姚姬的房裏傳出了“哈哈…”的笑聲,這種笑聲是非常少見的。

姚姬平素笑不齒,稍微笑得多一點都要拿袖子遮掩一下,何曾像像現在這樣哈哈大笑,半個樓都聽得見?

一旁的白衣侍衞和正在稟事的秋葉都驚訝地呆了,等姚姬笑了好一陣、捧着小腹氣總算停下來時,秋葉才繼續説:“那太監一出宮門就被咱們的人盯上了,想來也稀奇,一個太監鬼鬼祟祟一副要遠行的模樣豈不蹊蹺?

但他也沒犯事,咱們的人就一路跟着瞧個究竟,等他到了江西直奔都昌的路,咱們算是猜到他是真有事出去,可能是見於謙去的,都昌縣那地方只能叫人想到于謙。

反正就是個太監,咱們就直接抓了搜查,但沒搜出什麼東西,遂用刑拷問。結果還沒用到一半,那太監就什麼招了,供詞還讓他親筆寫的。夫人請過目。”姚姬拖着長裙,一手拿着一張紙有趣地誦讀,一面在地板上信步慢走。她讀了一段話,便揮了揮紙,説道:“她到底是皇后,礙於建文帝的面,以前我還不敢隨便動她。

就想着罷,反正看着跑不掉,以後慢慢與她清算一下多年的舊賬。有時候我還擔心呢,萬一大事有變,世事難料,沒機會了怎麼辦?現在倒好,自己洗乾淨了脖子往上送,唉,真是個蠢婦。”姚姬低頭思量,抬頭唏噓,一點也不急,好像在品味此刻勝利的喜悦滋味一般。她轉頭道:“這麼蠢的一個人,我以前沒少受她的欺凌。有一次還讓太子裝作中毒,想陷害老孃,差點沒把老孃害死!”姚姬今天似乎有點反常,用詞也不甚講究,尋常她是從來不説髒字的人。

她問秋葉:“這麼欺負過我的人,現在怎麼覺得一點壓力都沒有?是她變得越來越蠢了,還是我變厲害了?”秋葉小心答道:“應該是夫人厲害了,小人想陷害您這樣的大人自是尋死。”姚姬想了想,收住笑容,喚夏雨進來,吩咐道:“把供詞送給湘王先看看,然後給鄭洽郭節什麼的人也瞧瞧。”夏雨提醒道:“鄭洽便罷了,郭節很清楚是建文帝馬皇后的人,萬一他們把東西毀了怎麼辦?”姚姬“哼”了一聲,沒作理會。夏雨這才恍然道:“卑職一時糊塗。”姚姬又道:“等大夥都清楚怎麼回事了,你們帶幾個白衣侍從過去,直接把馬皇后抓走,就説忠正殿不適合她繼續居住,換個宮殿住一下,也不必張揚。”

“是。”***各寺卿及南宮諸臣見了供詞,幾乎所有人都在場面上保持了沉默,只有少數人私下裏唏噓一兩句“後宮本就不該干政,太祖遺訓不能不遵”馬皇后獨自在寢宮呆了一天一夜沒出來,第二天一早,只見她頭不梳臉不洗蓬頭散發走出了殿門,來到了忠正殿暖閣要見皇帝,但被太監擋住了。

她對着緊閉的房門哽咽道:“皇上,夫婦多年,讓臣妾見您最後一面罷。”片刻後,建文的聲音道:“請皇后進來,你們都退下。”馬皇后進門後在建文帝的椅子前跪下來“臣妾肆意妄為,前來向皇上請罪。”建文鐵青着臉走了下來,親手扶起她:“何罪之有?”

“皇上…”馬皇后微微有些詫異地看着他。朱允炆又道:“你有錯,但沒有罪。不過喪子之痛非人所能忍,因此做錯了事也情有可原。”馬皇后頓時哭了出來,一下子撲到朱允炆的懷裏越哭越傷心。朱允炆輕輕拍着她的背,夫倆也不知有多少年沒有過這樣親暱的舉止了。她哭夠了,這才紅着眼睛擦眼淚道:“皇上要為文奎報仇。那妖婦和孽子都不認皇上的,白養了他們!”朱允炆面無表情,不置可否,指着桌子上的一壺酒道:“喝下安心上路罷,你可以放下一切了。”

“皇上、皇上…您不是説我沒有罪嗎?”馬皇后瞪圓了眼睛。朱允炆冷冷道:“我護不了你,你必須為自己做錯的事付出代價!你是皇后,沒路走了要死得有尊嚴,難道你想被關進冷宮被人任意欺凌羞辱?”

“他們…他們…”馬皇后眼睛出了徹底的絕望。朱允炆的口氣仍舊冷峻:“別以為朕不理會後宮,以前的事什麼都不知道。你和姚姬結怨多深,如今情勢顛倒過來,你認為她能輕易原諒你?”馬皇后搖頭道:“文奎是不是真的死了,皇上要怎麼為他報仇?我想看到結局…”朱允炆沉默了片刻,把頭靠近她的髮鬢,小聲説道:“朕二十多年都等,不急這一時,一切要等時機。至少,朕要百年後入享太廟,在史冊上要有建文年號。”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