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想到這不由的提高了對周圍環境的警惕,原本以為路上就能解決風波,現在看來要多帶些人去城主府,順便他也提醒了周圍的五女和趙虎的眾衞小心戒備。
張寧幾乎把敵人所有的想法都摸了透,不過唯獨沒想到敵人的心比他想象中要大的多,不僅揚州城甚至那五萬將士全都是贈品,只是一個誘餌,最終的殺招真的隱藏在城主府。
城主府的門並不大,一次只能容納十個人同時進去,而且府內結構頗為複雜彎彎曲曲的。張寧自然不可能等到掉幾千人進去先護着然後探查清楚再進去的道理,那樣簡直是可笑至極,總不能以後在揚州城內一舉一動都要這樣吧。
況且自己總要頭籤降書的,冷不丁的暗箭也得防一下,是防不過來的,只能儘量謹慎,盡人事聽天命。張寧只帶了兩百人進了城主府,一路徑直走到內裏,就見三個人立在外面的一座案前,上面放了一堆文書。
“見過太子殿下,下官李明奎。”中間那人道,旁邊一個青年男子自我介紹道:“下官楊昱。”另一個人只是磨墨的小廝。
“楊昱?”張寧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是。”楊昱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多看一樣,不過這都不重要。李明奎拿起旁邊的印章重重的蓋在降書上,張寧端起來詳細閲讀一番,降書很長淨説了為了民生等沒用的話。
周圍侍衞戒備的看着四周,張寧彎下身簽字,只見那李明奎將那沉重的印章砸在地上,頓時兩邊牆上翻過來許多身手矯健的兵士,這些都是楊昱,李明奎
挑細選的
兵個個身手不凡。
“保護殿下!”頓時侍衞們分分拔劍,那楊昱和李明奎趕緊退到堂後拿劍準備血戰。那兩邊跳下來的將士越來越多,眼瞅着有四五百號人就逐漸近了,趙虎連忙帶着張寧選了一邊準備突圍而張寧的五個護衞則護着張寧且戰且退,張寧不得已也拿出了劍戰鬥,不過他的戰鬥力十分可觀幾乎砍不到人,一路被桃花仙子拉着逃跑。
那幫將士幾乎都是無腦的向張寧這裏突進,而周圍的護衞更是死命的護住張寧,好幾次劍要刺到張寧身上都被別人給截住了。
桃花仙子拉着張寧的左手左右搖擺接住來自四面八方的刀劍,但每一次格擋都只是打退並不乘勝追擊,因為很快下一把刀或是劍就來了。而另外四女則是配合着桃花仙子打退後的破綻補以致命一擊,她們在一起訓練很長時間,一到太子府上就開始了。
這五個人有如鐵桶一般團團護住張寧,即便真有招架不及的刀劍她們也是拿身體接住。從內裏到城主府門口這短短的百米路竟是花了整整十分鐘。這時候守在外面的少部分衞早有人發現情況不對叫來了軍隊。
這五個侍衞的實力實在是沒有在楊昱,李明奎的預料之中,張寧帶兩百人進來已是極度謹慎之舉,在那二人看來是十拿九穩的局面,但是那侍衞五人的配合如同一個人拿命護着張寧。
不過就算是這樣張寧身上還是受了很重的傷,畢竟他自己是個文質書生,但凡他有五個人任意一個人一半的實力在這種被死命護住的情況下都應該毫髮無損。
鬧劇很快結束了,因為五個女子的原因。楊昱是武將抵抗很久被活捉,李明奎是個文官死在了亂軍之中。
張寧被抬進軍營接受軍醫的治療,五姝都是行走江湖的人,受過的傷遠比張寧要多得多因此並不像他那麼弱不風,因為她們都是女子並沒有讓軍醫治療而是要了許多藥相互治療。
經此一役她們之間不管是默契還是情都極大的加深了,似乎找到了情
上的共鳴,相互間上藥還時不時聊天打趣。
氣氛好不和諧香豔,這其中最為活潑就屬梅,雖然沒什麼經驗但是葷話章口就萊,把沉默寡言的己丑和單純的辛未逗的滿臉通紅。
而秋葉和桃花仙子都是老油條自然不吃她這一套。這五姝在養傷的這幾天也是和眾人分享着自己和張寧的故事,這其中當屬桃花仙子的經歷最為有趣,她詳細的講述了張寧如何從一個文質書生一步步成長為一個政客,將軍,太子。
當説到張寧最開始被桃花仙子嚇得大氣都不敢一個,還寫詩求榮,不對是求饒時候眾人哈哈大笑。
至於秋葉説到他如何被張寧強迫時,眾人同道了一聲無恥,不過更無恥的還是在於他和有夫之婦偷情,讓梅站崗,這五人便如同一體一心。張寧得知五姝沒有生命危險,還是派人將蕭青叫了回來,畢竟女人之間要方便許多。
只一天一夜蕭青就到了,她聽説張寧受傷了,連夜啓程快馬加鞭帶着工具就來了,蕭青一見到張寧奄奄的躺在牀上眼淚不爭氣的嘩嘩下,連張寧讓她去看望五姝都沒去,張寧也沒辦法畢竟自己動不了人家也是關心自己總不好罵走吧,直到確認張寧身上沒有什麼致命傷和隱
的傷才去看望五姝張寧最終發現五姝對蕭青需求並不大,她們在相互幫助下只十天就已經可以下牀了。而張寧則是花了整整一個月,這一個月裏蕭青沒
沒夜的伺候着,廢寢忘食只是常態。
讓張寧好生心疼,幾次都勸她好好休息,她每次不是回説“殿下救過自己的命。”就是説“殿下替我報殺父之仇,恩同再造。”雖然張寧在揚州歇了一個月不過他的軍隊沒有歇只是稍作整頓,張寧就將軍隊給朱廣洋。
朱廣洋再南京一役中表現出,以少勝多在朝中正是聲名大噪,而且其人心思沉着穩重不會出什麼叉子。
他一路帶着軍隊北上,有一部分守軍望風而降,因為據説連密謀嘗試刺殺太子殿下的楊昱都只是被關在南京沒有處死,那些投降的以此為例甚至想以獻城之功圖個一官半職,不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助長歪風氣張寧是不可能同意的,不過好在這些人算是通過獻城保住了全家
命。其餘的零零散散的也有稍作抵抗,奈何兵力懸殊也守不了多久,雖然表面上一時間宣德朝看起來不堪一擊節節敗退,但是張寧和眾將都知道這只是表象,宣德的主力部隊肯定是要用來守住戰略意義較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