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到乾清宮捉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司禮監,是明朝特有的一個建制,是內廷二十四衙門之一,居內務府十二監之首。司禮監遂專掌機密,批閲章奏,凡皇帝口述命令,例由秉筆太監用硃筆記錄,再內閣撰擬詔諭並由六部校對頒發。

這個衙門跟內閣之前的職能差不多,也就是皇帝的秘。天下政事繁雜眾多,皇帝卻只有一個,肯定是忙不過來的,秘必須得有,原本的秘閣大學士,司禮監秉筆是後來才有的。

皇帝的秘很顯赫,可內閣大學士卻是看不的,因為丞相看起來更有前途一點,於是閣臣就撂挑子了,皇帝無法挽回內閣的心,無奈之下就只好另外找人了。

人才在哪個時代都是稀缺的,皇帝找秘也是困難重重。

從朝堂找是不行的,朝臣一個個都心比天高,就肯算沉下心當幾天秘,過些子抖起來之後,也會把眼光投向首輔的位置。

同時,內閣也不會允許有人走這條老路,沒人登天的時候,那是捷徑;有人去了之後,後來者再想走原路,肯定是要挨踹的。

朝堂找不到人,皇帝自然很無奈,可為了不被累死,再有點休閒娛樂的空間,這秘還得找,從哪兒找呢?皇帝茫然四顧,發現只有身邊還有那麼幾個聽話,能勉強用用的。

宦官,是皇家秘的最佳人選,至少,他們有自知之明,知道除非回爐再造,否則他們無論如何也是當不了丞相的,嗯,先天不足。

於是,從宣宗皇帝開始,就在皇宮內設了內房,讓翰林學士教宦官讀識字,然後擇優選拔出來,擔任皇家秘這個光榮的使命。

到了內閣益權重,幾乎壟斷了朝堂之後,皇帝就更加倚重自己的秘了,於是,司禮監又儼然多了另一個職責,那就是跟外朝,尤其是內閣對抗,達到牽制的作用。

結果得意了沒多久的閣臣們驚訝的發現,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後輩,竟然有後來居之勢。如果掌管司禮監的是個跟皇帝關係密切的,比如王振之,那司禮監幾乎就可以代表皇權,毫無疑問的,穩穩的壓了內閣一頭。

這還了得?那可是閹豎!是一羣專門幹壞事的傢伙!

文臣們警醒了,他們開始了艱苦卓越的鬥爭,仁人義士輩出,一路披荊斬棘,包括汪直這樣曾經權傾一時的大太監在內,無數惡名昭卓的權閹倒下了…

文臣們的鬥爭是卓有成效的。成化年以後,如同錦衣衞一樣,司禮監也是漸式微,到了如今,秉筆太監王嶽更是靠着仰外朝的鼻息才能保住位置,已經完全拜服在外朝腳下了。

當然,王嶽也不是那麼心甘情願的,他也時常望着萬歲山嘆息,慨嘆於自己的生不逢時,更是遙想當年王振、汪直等先輩們的英姿…

不過,生活就像一餐劣質菜餚,心裏再不滿,嘴裏也得嚼着,不然就得捱餓。沒了外朝的支持,王公公的位置只怕轉瞬間就沒了。長江後推前,前死在沙灘,現在的後輩兇猛着呢!聽聽外朝怎麼稱呼他們的?八虎!多貼切的名字啊,讀人就是不一樣。

從萬歲山收回目光,王嶽眉頭深鎖。如今形勢變化得太快了,八虎的威脅尚未消除,居然又來了個更猛的!

謝宏,光是想起這個名字,王嶽就恨得咬牙切齒,身也是打着冷顫。不説前事,單説這一個月,就是因為謝宏的一個餿主意,就讓王公公費了多少心思啊!

不是謝宏的主意?怎麼可能?若不是他那輛災星似的馬車去了一趟乾清宮,皇怎麼會突然情大變?

從會走路開始,當今皇何曾在一間屋子裏呆了一個月不出門的?就算是朝,那也是來去匆匆的,好像離開那個屋子就活不了似的…太古怪了,肯定有問題!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