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278章朕有個要求“萬歲爺,不好了,出大事了!”正對坐無語間,外面突然有人高聲叫喊起來,一陣腳步聲後,劉瑾慌慌張張的出現在了殿門口。
“什麼事?”謝宏和正德同時站起身來。
他倆都被嚇了一跳,如今劉瑾在正德面前的地位是下降了,可因為皇權抬頭,在對外的時候,他的權勢卻是不降反升的,至少王嶽麻了爪之後,宮裏面他基本上可以橫着走了,能讓他如此驚慌,肯定不是小事,不由得二人不驚。
“萬歲爺,承天門…外聚了好多人,説是要請願的!”劉瑾一臉驚慌,話都説的磕磕絆絆的“翰林院的學士,六科和都察院第278章朕有個要求的言官,還有國子監的監生都來了,怕不有幾百人…”
“他們要請什麼願?”謝宏心中一動,有了種不祥的預,一把拽起劉瑾,急急問道。
“他們説:經筵乃是祖制,要求皇上重開經筵!”劉瑾的回答驗證了謝宏的預,文官們果然留了後手,這樣一來,他和正德想矇混過關的對策也就腹死胎中了。
怎麼辦?謝宏皺着眉頭陷入了沉思,一邊的正德臉也是板得緊繃繃的,半是氣,半是憂慮,想到經筵的可怕,和失去自由的鬱悶,朱厚照同學也是憂慮不已。…“介夫此計,確有奇效,宮中傳訊,陛邊那一干佞都已經亂做一團,就算是那個號稱奇計百出的謝宏,此際也是彷徨無計,只能束手待斃,匡扶正義,就在今
。如今劉希賢垂垂老矣,謝於喬重病在身,以介夫大才,又建此奇功,更有與皇上的師生之誼…入閣之
,必不遠矣。”翰林院就在長安東街,離承天門不遠,因為門朝北開,所以只要站在門口,就可以望見承天門了。此時,翰第278章朕有個要求林院裏空蕩蕩的,學士和庶吉士們都去承天門口請願了,只有兩名老者站在門口,正在
談。
説話的那個鬚髮皆白,眼見着已經年逾古稀,臉本是有些灰敗的,可説話時卻是神采飛揚,
神大為亢奮。
“東白先生謬讚了,廷和實不敢當。若非東白先生德高望重,一呼百應,廷和的這點思謀又如何能夠順利施行?何況,重開經筵之議本就是翰林院一直首倡的,詹事府不過追附驥尾罷了,些許思謀之功,又何足道哉?”另外一人與其説是老者,還不如説是中年人,這人頭上雖已花白,可神飽滿,望之頗有威儀,説話時,語氣也是不卑不亢,頗為得體。
“介夫過謙了。”先説話的老者正是翰林學士張元禎,雖然老頭如今已經七十有一,更是體衰多病,可他心中熱火卻是從未熄滅,自從去年升任翰林學士以來,他一直不遺餘力的推動重開經筵的進程,因此,也得到了眾學士和言官們的擁戴。
“皇上既然已經束手無策,介夫,你曾擔任帝師,與皇上相處久,以你之見,若是我等邀同朝中諸位同僚,將聲勢擴大,然後奏請天子誅殺
佞,成算能有幾何?”這次的請願行動,得到了朝中大員的默許,在朝議上,眾人更是表明了支持的態度。因此,做為行動發起人,張元禎頗有些志得意滿,更是蠢蠢
動的想要完成朝中重臣們未盡的事業。
“東白先生太心急了。”那個字介夫的中年人,正是曾為帝師,如今執掌詹事府的楊廷和。因為一直擔任詹事,負責太子的學業,他對正德的瞭解是比較深刻的,因此,對於張元禎的提議,他並不贊同。
“皇上的子其實是比較隨和的,可骨子裏卻很剛硬,若是以言辭相勸諫,他雖然不耐,卻不會因此動怒。可若是強勢
迫,也許會
起他的
子,有什麼
烈反應也未可知。經筵乃是祖制所定,即便皇上心有不耐,他也不會翻臉相向,可若是涉及到他身邊近臣,難免…”楊廷和話沒説盡,可張元禎卻也心知他未盡的意思,之前所發生的種種,他沒參與,也沒被波及,不過卻都是看在眼裏的。
“介夫言之有理,是老夫之過切了。”默默思量了一會兒,他又是抬起頭問道:“以介夫之見,此次請願,皇上最終會如何應對?”楊廷和拂鬚笑道:“皇上應該不會立時答應,可也不會否決,只待聲勢造出來之後,再得內閣首肯,大經筵恐是不能成行,可每
裏的小經筵則應是不妨,三
之後,東白先生只管遣人入宮即可。”
“好,好!”誅之事,原本也不幹張元禎這個翰林學士的事,他剛剛也只是有些忘形,才順口一提,並不怎麼放在心上,相反,對他來説,重開經筵才是正事。想到停了一年的經筵在自己手中重開,老頭大是興奮,連連稱好。
“只是,那謝宏若是從中作梗,事情會不會有什麼變化?”興奮之餘,老頭又想起了謝宏,雖然沒正面接觸過,可作為士大夫中的一員,這個禍害的可惡可憎之處,張元禎自然也是知道的。
“東翁勿憂。”張元禎面帶憂慮,楊廷和卻是不以為意,他笑道:“那謝宏雖然看似瘋狂,實則也是有分寸的。當然,他出身低微,分寸把握的不是很好,但他身後卻是有人指點,所以,一直以來,他才沒出大的紕漏。不過…”楊廷和話鋒一轉,接着道:“有人指點固然能讓他把握好分寸,可也讓他有了顧忌,他行事雖然有些…古怪,終究還是不敢過分緊的。”想到謝宏亂七八糟的應對手段,楊廷和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只好用了古怪一詞。別的不説,單説那個小黑屋,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也不知那少年怎麼想出來的,搞了那麼一個東西出來,將一眾老謀深算的朝臣統統都給將住了。
若是跟普通人,他們也不需為難,只消用強硬手段不講理就好了,可是對方是皇帝,他們不能完全不講理,就算是歪曲,也得個道理出來,才好向皇帝勸諫。
如同重開經筵的理由一樣,勸諫皇帝必須師出有名,尤其是引用經典之言又或祖宗之制,可小黑屋這等怪異的東西,從來就沒人見過,又如何有制度可引?所以眾朝臣一時間才覺得無法應對。
在楊廷和看來,與其説是謝宏老謀深算,還不如説這人擅於鑽空子,然後和擅於耍無賴的正德搭檔,這個組合還真是讓人頭疼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