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徹底顛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夫本也以為如此,可是“李東陽神依然凝重。他原本的想法跟張升差不多,因此外朝意宮的時候,他一直都是閉門不出,以表示自己置身事外的立場,為的就是兩面下注,免得被敵人一網打盡。

這不是他的別出心裁,而是士大夫們幾千年傳下來的智慧。無論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局勢,多留幾條路才是王道,就如同三國時代的諸葛家一樣,儘管他們最終失敗了,但是三面下注還是給整個諸葛世家留下了很多種可能,也成為了後人們的典範。

本朝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開國時的劉伯温本來是想效忠大元的,只不過處處碰壁,最終無奈之下從了太祖皇第350章徹底顛覆帝,反而成就了一段傳奇。他的事蹟告訴了後人,人在朝堂,立場是因時而動的,不能靈活應變的話,遲早會碰得頭破血的。

“那謝宏似乎並沒有拉攏一派的意思,而是純粹的挑撥離間。”李東陽收起思緒,嘆息道:“皇上先是挑起了江南人的不滿,相形之下,也加深了他們對我等留任的官員的憎惡,然後又嚴厲的封鎖了京城中的〖言〗論,卻又留下了讓我等士人相互攻汗的空隙…”

“也許是他還沒來得及吧?”張升不解,遲疑着説道:“總要看清眾人的立場之後,他才會有所選擇,若只是分化瓦解,卻不拉攏,那他不是白費功夫嗎?”

“常藤書院!”李東陽斷然道:“他一定是指望着這間書院將來能輸送人才出來,然後讓這些人諸部取代我等儒家子弟。”

“不可能吧?”張升大吃一驚,連連搖頭:“沒有名師大儒,就憑几個落第秀才教出來的弟子,他就想以之取代我等朝臣?實在是太荒謬了!”常藤書院是謝宏整個系統當中,保密最差的一個地方第350章徹底顛覆,或者説本就沒有保密,尤其是小學那個部分。

張升也打探過,知道那裏不過是教人識字,再有就是教點算學基礎,培養賬房先生還差不多,若説是培養朝中大臣,那簡直就是緣木求魚了,大臣是那麼容易就能培養出來的嗎?

“柏崖兄,且聽我説。”李東陽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讓人很難以置信,便是他自己,在剛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也是自己嚇了自己一跳的。可自從他有了這個念頭,卻是一直揮之不去,到了如今,他已經相當確信了。

“當變亂前後,與老夫一樣閉門不出者不少,可老夫也罷,旁人也罷,從未聽説謝宏上門,更沒有皇上召見的消息,他如果真的是要縱橫聯合,怎麼可能一點行動都沒有?”説着,李東陽苦笑一聲道:“別説是我等置身事外的,就算是那焦芳…嘿嘿,老夫早就聽説他跟劉瑾那閹豎有些瓜葛,到如今也已經見了端詳,他不單是投靠了劉瑾,甚至還有通風報信的嫌疑呢。”

“什麼?”張升豁然而起,驚怒集。

宮失敗的原因很多,被謝宏搶了先手應該是主因之一,若非是被他搶了先,那外朝也不會處處都是被動挨打,以慘敗收場了。誰也不知道謝宏到底怎麼提前佈置的,可若説是有人通風報信,那這人豈不就是罪魁禍首?

“柏崖兄稍安勿躁,當之事緣由頗多,單説那地道,就非是旬月之功,謝宏是處心積慮已久,倒也與焦侍郎關係不大。”李東陽擺擺手,繼續説道:“老夫的意思是説,便是那焦芳,皇上和謝宏到現在似乎都未曾召見,由此可見,他對在朝中連橫並不熱心。”

“可那書院”李東陽言之成理,可張升還是很猶疑“即便那謝宏真是如此作想,可就憑那書院?他們能在其中學得治國安邦之道?”

“此節老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李東陽見難以説服張升,只好搖頭嘆道:“也或許是老夫想多了,又或者是他另有手段。”

“李閣老,稱指的是…”

“被罷黜的也好,被羈押的也好,都是品級比較高的官員,除了那個御史蘇逝以外,五品以下的官員一個都沒有”李東陽端起茶杯,輕輕啜了一口,嘿然道:“大概那謝宏是打算用低級官員取代朝中重臣罷,嘿,好算計,真是好算計。”

“先對朝中重臣下手,作為震懾:然後重點打擊江南士人,挑撥離間:最後提拔低級官員,從不得志的人當中收取心腹,就如同當那唐…”這一次的説法,倒是在張升的理解範疇之內了。

唐伯虎當投靠謝宏,看起來就是這種模式,一個有才華而不得志,一個有權勢而沒人才,相逢之後便一拍即合,這種橋段無論是在史書上還是疑問評話當中,都是見得多了。

張升馬上就想到了此節,若不是顧忌李東陽和唐伯虎之間的淵源,他甚至差點口叫出唐*二字來。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