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志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個疑問在謝宏心頭已經盤旋了很久,不過他卻從來都沒跟人説過。他親近的人當中,只有馬文濤算是有些見識,可聽到自己升職為千户的時候,那傢伙也是樂不可支,又如何跟他商議?二牛跟晴兒都是唯自己馬首是瞻,董平更是隻對鍊鐵鑄鋼有興趣而已。

既然沒人商議,他也就把這個疑問放在一邊,只當是劉瑾那個死太監變態,連因果都搞不清楚而已。不然怎麼會只看重寶物,不看重做出寶物來的匠人呢?

曾鑑説話的時候,他已經隱隱有些想法,到了曾鑑最後這句出口,謝宏心裏也是電光一閃,不由口而出:“難道劉瑾那個死太監也跟那些士大第92章志向夫一般的想法…”話一出口,他就暗叫糟糕,這話怎麼能説出來?死太監現在可正是得勢呢。而且,又一個疑問浮現出來,曾尚書是怎麼知道這些事的?明明自己就沒有對董平説啊。

“賢侄果然思路捷。”聽了謝宏的話,曾鑑臉上卻出了微笑,道:“自古以來,閹豎屢屢為禍,而為禍最烈的往往都是那些以士大夫自居的,數十年前有一個王振,想要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結果導致土木之變,險些傾覆了大明社稷,漢人江山。”

“現在又有了一個劉瑾,雖然不學無術,卻經常以士大夫自居,就連士大夫對工匠的態度,也是學了個十足十。朝野上都説老夫憤恨閹人,其實老夫又豈不知,宮中閹人多是可憐之人,老夫恨的是那些得了權勢,存了非分之想的閹豎。”謝宏鬆了一口氣,至少這位曾尚書跟劉瑾是不和的,自己剛才的失言應該不要緊了。

“曾伯父,你怎知道小侄和劉瑾…”有私人關係,又有共同的敵人,謝宏認為有些話倒是可以問一問了。

“第92章志向這個倒是簡單,只是説來話長,曾祿…”曾鑑突然向門外喚了一聲。隨即,一個老者出現在雅座門前,躬身施禮道:“曾祿見過老爺和二位少爺。”

“這是曾祿,曾家在京城的諸多事務,都是由他來料理的,這次也是他從京城來這裏接老夫,賢侄的疑問,就讓他來解釋吧。”謝宏到沒驚訝,曾鑑和張鼐跟自己進來,他們隨從自然也是跟進來了,這裏出來一個管事,倒也不奇怪。只是這曾祿也有五六十歲的樣子,這麼大年紀還能四處奔波,而且看起來還很有神,倒是有些不凡。

“謝公子有所不知,您當所獻的那個八音盒,在京中有不少人見過,至於傳聞就更多了,皇上還曾讓人到工部問詢,可否仿製。只是老爺不在京城,工部中幾位大人雖是進士出身,卻不大懂得格物之道,只能徒呼奈何,卻絲毫沒有辦法。”曾祿傲然道:“後來又是從宣府送來了一座寶塔,偏偏卻在大殿上被砸了,那位御醫死活不改口,就説是寶塔原來就是要敲一下的,結果宮裏又把這事推給了工部,結果麼,嘿嘿,自然也是一樣。”

“出了這兩樁事,這才有人提議召老爺回京,若非如此,那些大人們恐怕還盼着老爺快些在家鄉告老呢。”他呵呵一笑,道:“既然起因在於兩件寶物,在下也去調查了一番,那個御醫又曾説出公子名姓,把那兩件寶物與公子聯繫起來倒也不難,其他事,在下就不知道了。”

“説起來,老夫與賢侄的緣分確實不淺。”曾鑑解釋道:“接到京中來信,老夫便啓程回京,路過宣府時,正要到董賢弟墓前拜祭,卻與董賢侄説起此事。聽了董賢侄所言,老夫才有了這些推測,今天與賢侄一見,事情自然也就水落石出了。”推測麼?謝宏沒想到,自己還沒怎麼顯山水,就被人推測出了這麼多資料,就連自己的想法都猜出了大半。只有自己想在宣府等正德的這個想法太過匪夷所思,曾鑑這才沒猜到,還好對方是自己人,要是敵人可就麻煩了。

不過,這位曾尚書不過是工部尚書而已,在中樞的地位其實不高,而且又醉心於技術,謀略什麼的應該不是很強。要是朝中那些大學士之類的老狐狸,又該當如何呢?自己要是對上了那樣的人物…

暈,想這麼多幹什麼,謝宏晃晃腦袋,自己的思維太過發散了,正德還沒見到呢,就想到那些了,真是好笑。

“老夫在朝中也是努力多年,只可惜依然一事無成,不但沒能將格物之道推廣開,反而連工匠的地位連年下降都無法阻止。”曾鑑長嘆一聲,懊悔道:“老夫一直沒能專心一致的做事,時而分心手藝,時而專注朝堂,結果竟是兩面都耽誤了,最後也是一事無成,唉…”

“而今,老夫已經年逾古稀,眼見…生老病死本是尋常,曾祿,你不要作此兒女之態。”説到生死,曾鑑語氣中卻沒有悲苦之意,反而盡是懊惱。

“可這格物之道還是要推廣的,工匠也應該受到重視,老夫已是有心無力,可謝賢侄,你可以!”老人的情緒突然高昂起來,話語鏗鏘。謝宏嚇了一跳,這麼大的責任,自己哪裏擔得起?哥不過是個手藝人,想接近正德也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不受欺壓罷了,嗯,最多再給百姓做點好事。可是現在曾尚書説的這個可就太逆天了,一個階級要翻身,這本就是要革命哇。

這可不是好差事,革命最開始領頭的可都是先烈哇,後來者才能享受成果,哥可不想當這個領頭的。

“小侄何德何能,能夠擔此重任。”謝宏急忙推辭。

“不然,此事非賢侄莫可當也。”讓他鬱悶的是,老人的評價越來越高了“賢侄你先莫謙虛,且聽老夫道來。”

“要世人重視工匠,除了外因,工匠們自己的問題也亟待解決。拿神臂弓來説,除了神匠李宏的手藝外,眾人的羣策羣力也是神兵現世的重要原因。可當今之世,工匠們都對門户之見看得極重,有甚技巧都是敝帚自珍,長此以往,不知還要有多少神技失傳。”曾鑑慨然長嘆,又道:“老夫之所以看重賢侄,固然是因為賢侄的手藝湛,構思巧,可最重要的還是賢侄心中絲毫沒有門户之見,那煉製鐵之術何等珍貴,賢侄竟然毫不吝嗇的授予他人,這等襟,實在令人嘆不已。”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