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現象又反映出兩個問題:其一,到商周時,華夏民族是龍圖騰,炎帝黃帝族祖先的圖騰崇拜遺風可能還繼續存在。因為,周起源於西戎,而西戎大多是崇拜狼圖騰的遊牧民族;其二,當時的‘龍’可能還沒有被普遍接受,尚未真正成為華夏民族的民族圖騰。否則,象徵王權的寶鼎就一定會以龍作為主要紋飾。而且當時,周天子也還沒有坐龍座,那時還延續着炎黃遊牧遺風:席地而坐。
周鼎上的紋飾主要由饕餮紋和雲紋所組成,以饕餮為心,雲紋環繞其周圍。顯然,饕餮神獸在天上,從雲層裏探出頭,俯看人間。它的身體則藏在雲裏。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龍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腦袋後面續上龍身,那就與後來的標準龍相差不遠了。所以,我認為,在狼圖騰和龍圖騰之間可能還有一個饕餮圖騰的過渡階段。饕餮既有狼的格,又有後來龍的猙獰面目。…獸面紋所指稱的神獸的真正名稱與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復現的年代之,後人因其面相兇惡、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賜名為饕餮。饕餮原是《左傳》用來形容貪財貪食之不仁不義者,近世學者已指出把獸面紋命名為吃人的饕餮純是牽強附會,有悖於商周的社會化狀況。
因為面相兇猛恐怖,又行饕餮惡名,此獸在國化與藝術演變的蹤跡幾乎無從尋覓。西周期,盛行了幾百年的動物紋飾突然退出了青銅器裝飾主紋的領域。但是,與饕餮紋同時出現在青銅器上的幾種動物紋樣,如龍、虎、鳳、龜等,在以後的化演變,都大量出現在官方與民間,成為國化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藝術表現源源不絕的主題。特別是龍,在青銅器時代,多數也都擁有與饕餮紋相同的兇惡面孔。若論神秘、威武和地位,龍在青銅時代遠遜於饕餮。然而,龍後來卻登上了國化與政治象徵的最高寶座“饕餮”這一青銅時代的至尊,卻已然蹤影難尋了。…”張無風話語之間旁徵博引,又有自己的看法,其説法,已經讓眾人聞之眼前一亮,同時又覺心悦誠服。
特別是張無風信手拈來的字句和那自信沉穩的態度,更是讓王錦繡不由心欽慕。
而對於自己的爺爺對張無風的態度,王錦繡也覺到了震驚王錦繡的爺爺,可是北大化與歷史方面的博導級別的人物,同時還身兼教授等多個頭銜,可以説在國內是非常出名的就拿今天來説,等下晚上還要進行青銅器獸面紋方面的論演講但是就是這樣的人,竟然也對張無風尊敬之極?王錦繡的心不由有些忐忑和振奮了起來,一雙大大的眼睛頓時落在了張無風身上。
“張小兄弟,你對於這方面的瞭解,真是讓我這做研究的專家汗顏和慚愧啊商周時期的化,其實是非常的博大深的,現在研究這一塊的,多半都沒有這樣
深的深度,雖然説無數的資料的堆積和了解,知識面肯定會很寬,但是瞭解懂得是一回事,隨手拈來,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老者
慨説道。
“王教授,其實説到這方面,也僅僅只是愛好而已,我對於商周時期的化,比較嚮往,因此瞭解的多一點,再加上我記憶力很不錯,所以看過的東西,都會牢牢記住,因此隨手拈來,多半不是問題,倒是也和博學關係不大。”張無風稍微謙虛了一下。
“看過的東西,都會牢牢記住?”王錦繡的臉上的表情不由有些古怪,在北大,眾所周知,她的記憶力説不上最好,但是也算是之一,但是以她的水平,跟隨爺爺十多年潛心苦學,但是對於商周等方面的化,雖然練於心,卻也並不能做到旁徵博引。
但是張無風呢?
之前怎麼説的?
“《辭海》記載:饕餮是‘傳説的貪食的惡獸。古代鐘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貪饕險’顏師古注:‘貪甚曰饕。’特指貪食。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
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左傳。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
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呂氏
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
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
翅。’揆其所説,殆亦饕餮。
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相傳饕餮是蚩尤敗給炎黃二帝后被斬下的首級身首異處集怨氣所化,有噬萬物之能,被黃帝用軒轅劍所封印(喻劍上龍紋),並由獅族世代看守(守門石獅)。又之饕餮。
《神魔誌異。異獸篇》:神州極南有惡獸,四目黑皮,長頸四足,兇悍,極貪吃。行進迅疾若風,為禍一方。蛟龍水獸的一種,頭有一對角,全生寒氣圍繞,多數呈青白
,長數十丈,
時而温和時而暴躁,騰空而起
起數丈水
,威武無比。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鈎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神異經。西荒經》有云:‘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其還有很多,但是這些,隨口拈來,真是讓王錦繡覺得崩潰。
她當然知道,這並不是張無風顯擺,因為有孫姍姍這樣的侍女,張無風的態度都沒有半分浮誇和輕浮,那麼又何以會表現什麼?
一個人的氣質,等等,都是非常明顯的,要表達什麼,有什麼目的,言行舉止總會有那麼一點瑕疵或者是破綻,而王錦繡本就極為聰明,自然能有強大的識人能力,雖然對於葉麒一事她心也明白,但是對於男人的印象本就不好,所以在之前也幫親不幫理。
但是此刻面對張無風的淵博,她才覺得自慚形穢。
這是一種學識上的差距,讓人無法抗拒和掙。
而很明顯的,張無風絕對不止在這一行擅長,因為很明顯,他只是淘寶撿漏來到了這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