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的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叫鐵紅,是鐵山的女兒,伊利亞是我的母親,後來她改名叫陳莉雅。1950年的那一天,按公曆是1950的1月1,按舊曆則還是1949年11月,我出生在從安徽往上海的行軍途中。我的母親騎在馬上,我就從她的兩腿間滾了下來,所以,我是在馬背上出生的人。

父親看着馬背上鮮紅的血,説,就叫鐵紅吧,革命要血,共產主義的前景也是紅的,紅比黑好,比白好,紅讓人興奮。

我的父母就抱着我參加了土改,這場發生在江蘇接近上海的農村土地改革,使我母親的信仰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動搖。自從和我父親結婚後,母親就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父親的事業中。她先是參加了父親所在的抗隊伍,經歷了重奪滇緬公路的戰役,她把對納粹的仇恨都發到了本人頭上。隨後她支持丈夫投身共產黨,因為這是丈夫的理想,是他所有“主義”的總結以及惟一可能實踐的地方。對於母親來説,她的信仰已經轉化成一種馬上可以實施的行為,而不再是阿爾伯特那種對遲遲不來的彌賽亞的盼望。所以,她非常支持丈夫投奔共產黨。

1945年抗戰勝利後,鐵山開始為這個計劃作準備,他調到了北平,任裝甲團團長。1945年的一個冬夜,鐵山率領他的裝甲團浩浩蕩蕩地開進了東北,成為抗戰後第一支起義的國民黨隊伍。鐵山的起義行為後在質認定中引起爭議,因為其質不像是一次起義,後來發生的起義事件大半都是在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的情形下發生,而鐵山面臨的不是這種情形,他沒有受到威脅,沒有處境危機,甚至可以説前途一片大好,他為什麼要在這種時候起義呢?惟一的解釋是,鐵山可能早就是打入國民黨內部的共產黨。但資料顯示,中共並沒有所謂鐵山這個地下黨員,解放後鐵山也沒有被當作地下黨的功臣對待,他的黨齡也沒有從1945年之前算起,反而是從他起義不久後算起,因為履歷上很清楚地寫着,他的入黨期是1945年12月3,就是他率部起義後的一個月。

由此可見,只有一種解釋是説得通的:鐵山在起義前早就是一個真誠的共產主義信仰者,這才是事實的真相。他比那些從閩西農村為了吃飽飯而參加紅軍的將領們更明白什麼叫共產主義,也更真誠地投入他的事業,因為這是他的“主義”鐵山不是為了吃飽飯才參加共產黨的,如果僅為這個,他就不會離開他的富裕家庭。所以,他起義後很快得到上級信任,僅幾年時間就升任師政委,成為當時渡江部隊的重要指揮官。

在渡江前的一年中,部隊駐紮在安徽,鐵山所在部在屯溪附近的農村開展了土改。

我見過母親的一張照片,她穿着部隊的軍裝,戴着軍帽,頗有些英姿颯的味道。可是在這張照片的背後,卻隱藏着父母第一次婚姻危機的徵兆。

鐵山自從參加了共產黨,我是説在他正式加入共產黨之後,他的熱情高漲,到了無法自制的程度。在他看來,他過去在書上看到的某種前景馬上就要實現,他認為從時間上看也就是幾年的樣子,這使鐵山狂喜。他竟然認為,一旦共產黨奪取了政權,就會馬上實現社會主義,再過幾年,共產主義就來臨了。鐵山被內心的喜悦念頭纏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他一天工作達十六至十八小時,除了吃飯,他每天只有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但他仍然神煥發,這隻能理解為信念使然。鐵山對吃飯的要求降到最低的程度,只要一把炒米就可以對付,這是他在汽車隊留下的習慣。

伊利亞開始不習慣這種生活,倒不是説她貪圖安逸,事實上她已經跟着鐵山吃了不少苦。她也答應鐵山在革命勝利前不生孩子,問題在於鐵山的生活實在太過簡單,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為了革命理想他可以犧牲一切。工作忙的時候,他竟然長達幾個月無視她這個子的存在,不和她同房,也不過問她的生活,一切給勤務兵處理,有時二十多天伊利亞也見不到鐵山的面。

有一次伊利亞吃錯了東西,發起高燒,腹瀉很厲害,鐵山説沒事沒事,也沒送醫院,只叫衞生員餵了幾粒藥,自己就下鄉了。結果因為延誤治療,伊利亞幾乎到了生命垂危的程度。當時鐵山正在農村進行土改的前期工作,他聽到伊利亞病情加重的消息,並沒有馬上回到駐地,而是繼續把工作做完,連同行的副師長都勸他回去一趟,他説,沒事,她會理解我的,她知道這裏的工作比她更重要。

鐵山回到駐地醫院時,伊利亞剛從死神的懷抱中回來。她急切地想見到丈夫,可是鐵山回來後竟然沒有先到伊利亞牀前,而是在師部開了一個會,會議結束後才到醫院。

伊利亞到了憤怒。是的,可以説她第一次在心中湧起了對丈夫的憤怒。鐵山坐在牀前,也到了子的憤怒在眼睛裏閃動。他輕輕地握起她的手,説,我工作忙,你是知道的,可是伊利亞,你也知道和這個工作相比,你、我都不重要,不是我不關心你,我也不應該關心我自己。

如果這一回我死了你怎麼辦?伊利亞問。…鐵山沒有馬上回答,他在考慮應該如何回答,因為這的確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在他的字典裏,人死後沒有靈魂,所以人死了就死了,什麼也不留下,就像一股輕煙一樣消失了。那麼,如果伊利亞死了,就再也無法和她見面了,這的確是一件令人想起來很不愉快的事。不,你不會死的。鐵山説。

如果我死了呢?伊利亞堅持不懈地問。…你不會死,因為革命還沒有成功,不會讓你現在死的。鐵山説。伊利亞追問:是誰不會讓我現在死?誰?

我相信母親可能就是在這一刻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就是在她傳統中的有神論信仰。在父親口中出現的那個“不讓她現在死”的到底是誰?可能父親是無意間説出口的,但在母親聽來卻好像突然喚起了她的遙遠記憶。

誰不讓我死?這個問題和“死後有什麼”是一樣的。當伊利亞在搶救過程中,似乎叩響了死亡之門時,她好像突然看到了靈魂,那個死後的東西,正像一團煙一樣上升。

鐵山沒有馬上回答伊利亞的話,他憋了半天,突然説:…是我,是我呀,我不讓你死。

他很聰明很巧妙回答了伊利亞的問題,也迴避了她的真實詢問。

伊利亞不再説話,她理解鐵山這句話的意思是:他不想離開她。伊利亞動了,她重新在鐵山身上找回了愛情的希望,她原諒了丈夫。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