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清晨,明媚的陽光傾灑在八寶山上,灑落在革命公墓的蒼松翠柏之間,卻絲毫沒有讓公墓那股莊嚴肅穆的氣息改變。
佔地一百五十畝的公墓,隨處可見前來參觀的遊人,其中,位於一百五十畝地公墓北向頂端的墓區遊人數量最多——那裏是是公墓中政治規格最高的地方。
包括陳家老太爺在內的許多大人物就葬在那裏。
八點鐘的時候,一輛掛有燕京軍區的越野車來到了八寶山革命公墓。
汽車裏,陳帆、蘇珊、陳戰和孫豔玲四人均是一臉肅穆的表情。
陳家老太爺去世的時候,陳帆不想驚動陳家老太爺的亡魂,在被陳建國趕出陳家後,只是帶着蘇珊給陳家老太爺重重地叩了三個響頭,並沒有參加陳家老太爺的追悼會,也沒有參加出殯儀式。
原本按照陳帆的計劃,他回到燕京後的第二天就要去“看望”陳家老太爺,無奈抵達當天便接到納蘭永軻的電話,風急火火地趕到了大連。
昨天,陳帆回到燕京軍區後,在陳永樂和陳寧兩人面前表了態,然後又和陳戰商量今天一大早便來祭奠。
汽車停下後,陳戰將孫豔玲從汽車裏抱出,請放在輪椅上,陳帆不動聲地站在孫豔玲身後,推着輪椅朝着公墓北向前進。
一路上,陳戰表情嚴肅,孫豔玲表情複雜,而陳帆則是一臉平靜。
只是——那份隱藏在平靜之下的悲傷很明顯。
或許是能夠察覺陳帆的心情,一路上,蘇珊都默不作聲地陪伴在陳帆的身旁,親切地挽着陳帆的胳膊,用這種方式給予陳帆力量。
不知過了多久,當陳帆一行四人來到公墓北向頂端的墓區時,墓區的遊人不少,除此之外還有專門負責站崗的士兵。
和陳帆四人一樣,那些遊人一臉肅穆地給那些給共和國做出巨大貢獻的革命先驅們鞠躬,以此表達着他們的敬意。
“小帆,你帶姍姍過去吧,我和你媽就不去了。”抵達規格最高的一片墓區後,陳戰想了想,停下腳步對陳帆道:“我和你媽清明的時候來過。”
“嗯。”陳帆輕輕點了點頭,然後任由蘇珊挽着他的胳膊,按照陳戰所指的方向走向陳家老太爺的墓地。
或許是周圍的氣氛實在太肅穆了,周圍的那些旅客並沒有因為陳帆和蘇珊兩人的到來而到驚訝,甚至幾乎沒有幾個人將目光投向他們,更沒有人大聲喧譁。不知不覺中,陳帆和蘇珊兩人穿過人羣,來到了陳家老太爺的墓地後方不遠處。
陳家老太爺雖然算得上最後一位離世的開國功臣,而且在軍政兩個領域影響力超羣,可是…在民間的影響力很小。
為此,相比其他墓地而言,陳家老太爺的墓碑前顯得有些冷清,只有一個人站在墓碑前。
那是一個身材高挑的女孩,或許是為了表示尊重,女孩一身黑的打扮,就連身上的揹包都是黑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