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朱玉剛走到那俘虜跟前,冷冷的盯了他一陣,問道:“你看清楚了沒有,他真的是龍虎堂的首腦嗎?否則的話,你要為自己的話負上應有的責任!”那俘虜在朱玉剛的視下,臉
煞白,他膽怯的看了楊廷和一眼,彷彿終於下定了決心,説道:“皇上饒命,小的絕不敢説一句假話,他就是我們龍虎堂的領袖,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他指使的,我也是
不得已啊,要是不聽他的吩咐,他就要殺我的全家啊!”楊廷和突然使出全身力氣掙
錦衣衞,錦衣衞因為他是當朝重臣,而且又是一個半百老頭,所以並沒有使多大勁,卻沒想到他如此強悍。楊廷和衝到那俘虜跟前,一把抓住他的衣襟道:“你胡説!我
本就不認識你,我和你無怨無仇,你為什麼要陷害我?我從來就沒有聽過什麼龍虎堂的名字!”朱玉剛大怒,楊廷和當着他的面竟敢如此囂張,兩個錦衣衞見皇帝震怒,急忙上前再次將楊廷和拿下,這次他們可是使出了吃
的力氣,再不敢讓他
身了。
那俘虜驚恐未定,説道:“楊大人,事已至此,抵賴也是無濟於事,還是向皇上承認了,懇求他的饒恕寬大吧!”
“你,你---”楊廷和氣得説不出話來。
“楊廷和,朕待你一向不薄,你竟然做出這樣的事來,幾次三番想要謀害朕。還成立什麼龍虎堂和朝廷作對,現在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什麼話説?”朱玉剛本來還心存一些疑慮,可是看到剛才地情形,他不得不相信楊廷和就是一切陰謀的主使。。
“皇上。臣---”楊廷和還想申辯,但他發現朱玉剛已經轉過了身子,本就不想聽他的話,他無可奈何的低下了頭。長嘆一聲,放棄了申辯。
“將他們兩個都帶下去,好好看押,改審問。另外將楊府封鎖起來,沒有朕的允許,誰都不準進來!”朱玉剛不容楊廷和狡辯。
楊廷和二人被押下去之後,朱玉剛這才關切地問起武玉清事情的詳細經過。武玉清神情之中略帶一絲得意,説道:“昨我和陳公公按照皇上所給的線索一路追蹤到了京郊的那家磚窯場,那夥人正在商討要事,他們完全沒有料到我們回出現。因此當我們才問了幾句話,他們就
出了破綻,驚慌失措地逃進了秘道,陳公公去追逃出磚窯場的那個人,我就帶人跟着進了秘道。這條秘道曲折、漫長,我們走了很長時間才發現了他們的蹤影,他們就躲在這間屋子的下面,我們見了面,當然是一場惡戰。很不幸,跟隨我進來的兄弟們都戰死了,不過,萬幸的是我抓住了唯一的一個活口,總算沒有讓這些兄弟白白犧牲。”武玉清一口氣説完,望着朱玉剛,目光中充滿了希冀。
朱玉剛不由得疼惜的摩撫了一下她的頭,説道:“辛苦你了,快回去好好休息吧。你為朕所做的是,朕會記在心裏地。”當上早朝的時候,朱玉剛就把楊廷和成立秘密組織,企圖謀害皇帝,顛覆朝廷的事向眾位文武大臣説了,奉天殿裏頓時一片譁然…眾人面面相覷。誰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朱玉剛知道眾人的想法,於是冷笑道:“你們不用顧及和他的情。有什麼意見儘管説好了!朕也看他平時忠厚老實,任勞任怨,不相信他會做出這樣喪心病狂的事來,但是現在人證、物證俱在,由不得朕不信!”朱玉剛的話等於無形中宣判了楊廷和的死刑,眾文武馬上
頭接耳,議論紛紛起來。不過,熱鬧了半天,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説話。
朱玉剛怒道:“你們怎麼都沒意見嗎?他做了這樣地事,該殺該放,你們總得表個態吧,你們太令朕失望了!王陽明,你説説你的想法吧。”朱玉剛心想王陽明總是站在他一邊的,只要他説了話,其他的人就不敢為楊廷和求情了。王陽明猶豫了一下説道:“皇上,臣不知道此事的詳情,不過,如果楊大人真的做了這樣的事,那就萬死難辭其咎了。”朱玉剛一愣,王陽明的話是什麼意思?太模稜兩可了,難道他還是不相信楊廷和是這樣的人嗎?自己應該先把事情地詳細經過和他説了,那就好了。他決定再問問江彬,楊廷和和他的關係應該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的簡單。
“江彬,你説説看,楊廷和是不是這種人?”江彬似乎早就知道朱玉剛會問他,他不慌不忙的説道:“皇上,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個人內心只要有了那種念頭,他就會在表面上儘量掩飾自己,楊大人表面上看起來和藹可親,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但是誰知道他內心是怎麼想的呢?”
“那麼你地意思是相信他就是那秘密組織地首腦了?”朱玉剛追問道…
“皇上,臣只相信事實。”江彬的回答無懈可擊。
“那麼其他人地看法呢?”朱玉剛不願讓人認為自己是一個獨斷專行的皇帝。
於是,眾人開始爭先發言,朱玉剛聽來聽去,覺得他們的觀點歸納起來只有兩種,一是附和江彬的看法,二是認同王陽明的觀點。朱玉剛為難了,本來他是非常信任王陽明的,但是今天他卻一反常態,江彬的話雖然很婉轉,但他的意思卻和他一樣,該同意誰的意見呢?朱玉剛犯愁了,最終他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既然大家意見相左,朕就下旨由王陽明和江彬二人共同審理此案,務必要將一切有力證據調查到手,這樣天下的老百姓就不會説朕是一個昏君了!”江彬似乎很樂意接受這樣的旨意,他忙謝過恩典,但是朱玉剛卻發現王陽明面為難之
,他非常不解,今天王陽明是怎麼啦?
“伯安,你好象不想接受朕的旨意啊?”
“皇上,臣沒有那個意思,只是臣還要負責比利覲見皇上,遞國書的事情,所以暫時
不開身,請皇上派別人吧。”王陽明
吐吐的回答。
朱玉剛恍然大悟,他暗暗責怪自己,這一陣為了龍虎堂的事,差點把這件大事給忘記了,真是該死!自己親口答應比利的事不僅沒有兑現,而且還把它忘到了腦後,不知道比利會怎麼想,他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言而無信的皇帝嗎?
“原來如此,那麼朕就派容帥和江彬二人同審此案吧,你就一心先把此事處理好,比利應該等得着急了吧。”
“皇上,此事不宜延遲了,明天就是個黃道吉,不如就定在明天,也好讓比利先生早
回國,這對皇上的長遠計劃也有利。”朱玉剛一想也是,自己還想讓比利回去後,多帶一些人才過來呢,一來一回肯定要耗費很多時間,應該讓他早點回國,但是就定在明天的話,會不會太倉促了呢?
王陽明看到了他的表情,解釋道:“皇上,您不用擔心,臣已經準備好了一切,就等您的旨意了。”
“那就定在明天上午吧。”朱玉剛沉片刻説道。
第二天,朱玉剛起牀不久,正在晨練,這是他剛養成的習慣,自己的身體因為長久不活動,已經越來越差了。忽然看到遠處王陽明在陳其武的引領下匆匆的走了過來。
朱玉剛到奇怪,難道儀式這麼早就要開始了嗎?他還未來得及詢問,王陽明就搶先説道:“皇上,臣有要事稟報。”
“哦,有事快説吧。”朱玉剛看王陽明的神就知道必然不是小事。
“比利先生認為儀式進行的時候,他要按照他們國家的禮節給皇上行禮。”
“什麼意思?”
“他的意思是不給皇上行三跪九叩的大禮,而僅僅是鞠躬。”
“這萬萬不行!”朱玉剛想都沒想就一口否定,不管比利此舉是出於何種居心,但對大明、對他本人來説就是不敬,再説既然來到此地,就得按照大明的規矩來辦事,而且此時的大明還沒到哪種任人欺侮的地步。他不由得想起了清朝乾隆時期,英國人到中國來,也發生了這樣的事,雖然乾隆皇帝也然大怒,堅決要他們下跪行禮,但是畢竟國力開始衰弱,最後還是折中而行,不過,他可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你去告訴比利,如果他不願按照大明的禮節來辦事的話,那麼國書也就不要遞了,直接派人送他回葡萄牙吧。”朱玉剛的話非常堅決,沒有商量的餘地。
“臣遵旨。”王陽明的表情很平靜,看不出他對此事的態度。
朱玉剛等王陽明走後,也沒心情再晨練下去,匆匆用完早膳,不一會兒就到了覲見儀式開始的時候了,他換上朝服,坐在高大的龍椅上,等待着比利的出現,他心中不時猜度,比利會以何種方式來覲見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