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情報戰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朱玉剛當眾宣佈了要對蒙古用兵的決議,朝廷上下頓時一片譁然,自從蒙古人在邊境挑起事端以來,大臣們都以為皇帝會像他的前任一樣一味的忍讓退卻,最多是在蒙古人太過猖狂時抵抗一陣,其實那也是蒙古人退兵的時候,因為以蒙古人這樣的遊牧民族要想統治中原大地,不做好完全的準備是隻有失敗一條路可走的,但他們鐵騎的彪悍又不是大明的士兵所能抵擋的,所以當這次皇帝下定決心要出征蒙古時,大家都驚呆了。剛開始還以為是玩笑,後來見朱玉剛接連下了幾道聖旨,並且命令各衙門準備大軍出征的事宜時,才知道皇上已經拿定了主意,他肯定想做那英明、威武的君王,讓他的威名遠播到蒙古的草原、部落,使他們聞風喪膽,不敢再來侵犯。

大臣們雖然心頭還有一絲英宗土木堡事變的陰影存在,但是現在朱玉剛是皇帝,而且他的出征理由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似乎並沒有反駁的藉口,而且他們也發現了這個皇帝不是以前那麼軟弱可欺了,他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只要他認定了的話,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他,況且作為臣子來説,當以服從為主,所以他們也只有一切以朱玉剛的旨意為馬首是瞻了,於是默默的按照聖旨説的去準備。

但是二十萬大軍的出征準備工作豈是那麼容易的,它牽涉到了方方面面。後勤保障在這時體現出了它地巨大作用,糧草、馬匹、武器、軍服等等缺一不可,但是大明朝也許長久沒有進行過這麼龐大的戰爭動員了,所以進展緩慢。朱玉剛每天都會着急的催問楊一清,但楊一清總是無可奈何的謝罪。朱玉剛知道發火也是沒用。想一個切實有效的辦法出來才是最要緊地。

,王陽明急匆匆的進宮來找朱玉剛,朱玉剛正在焦急中,見到他。忙拉着他的手説道:“伯安,眼看大軍就要出征了,可是前期準備工作竟然一點頭緒都沒有,你怎麼看上去一點都不着急啊?”王陽明看到朱玉剛生氣了,如果不是他以前立下了赫赫功勞,恐怕就會對他破口大罵了,於是趕緊小心説道:“請皇上放心,臣已經從京城附近秘密徵調了一萬民夫,並且派人向周圍的縣鎮去購糧了,各地地軍隊也在向京城集中。相信不用半月就能完成皇上代的任務了。”朱玉剛疑惑的望了王陽明一眼,説道:“這是真的嗎?可是朕聽見的怎麼和你説的相反啊?難道他們都在騙朕,還是你-----”朱玉剛對王陽明的話不由得產生了一絲懷疑,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皇上,他們並沒有騙你,臣説的也不是謊話。”王陽明平靜的説着,臉上看不出一點異常。

“哦,那這是為何?”朱玉剛更加糊塗了。

“皇上,兵家有云。實者虛之,虛者實之,兵者詭道也,如果我們大張旗鼓地作出徵的準備,蒙古人派在京城的內應一定會將消息透給他們的首領的,到時候他們做好了準備,我軍再去征戰的話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了,而且蒙古人的統帥如果夠英明的話,就會布好了圈套等我軍去鑽。後果恐怕---,所以臣就大膽散佈出假消息,這樣即使蒙古人得知我軍要出征,也會麻痹大意,不放在心上地,再加上我軍英勇。一定能夠將他們趕出去的!”朱玉剛恍然大悟道:“所以卿就四處散佈假消息。説朝廷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好出徵的準備,讓蒙古人信以為真。從而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王陽明欣喜的説道:“皇上英明,臣正是這樣想的,因為怕事先了機密,所以才沒有預先和皇上説起,那時候人多嘴雜,被蒙古人知道了就功敗垂成了。還請皇上原諒臣的自作主張,讓皇上白白擔憂了一場。”朱玉剛這時候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裏顧得上責怪他,於是説道:“伯安的本事朕是一向相信的,這次出征事關重大,朕一定要得勝而歸,徹底打敗蒙古人,所以一點都馬虎不得,伯安可不要怪朕多疑啊!

王陽明惶恐的説道:“皇上千萬不要這樣説,這都是老臣地不是。”他頓了一下又説道“皇上,臣還有一個請求。”

“快説!朕一定答應你!”朱玉剛迫不及待了,他知道王陽明一定又有了新的計謀。

朱玉剛如此姿態,王陽明倒有點手腳無措了,他鼓起勇氣説道:“臣想請皇上當眾宣佈延遲大軍出征的期,只要延遲三次,相信蒙古人的探子知道後一定會稟報他們的大汗,蒙古人驕橫傲慢,這樣一來,他們必會長驅直入,對我軍毫無防備,到時候我軍就能將他們的先頭部隊一舉消滅,挫挫蒙古人地鋭氣!”

“好,就依卿所説地去做,朕馬上叫人去擬旨,估計很多人正等着朕的洋相呢!”朱玉剛興奮地説道。

“伯安,你把近來蒙古人的最新情況和朕説説吧,朕知道你派出了許多錦衣衞的探子,一定獲取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吧?”朱玉剛迫切的想知道最新戰況,京城雖然仍然一片平靜,山西邊境肯定已經是戰火連天了。

“是,皇上。此次入侵山西的蒙古人是由巴圖蒙克的兒子俺答統率的,此人極其彪悍,英勇善戰,而且野心極大,他現在已經是蒙古土默特部的可汗,這次率了一個萬人隊直撲山西,本來按照往常蒙古人的做法,他們搶掠了一定的糧食和牲口後就不會再深入內地,因為他們畢竟是遊牧民族,而且被太祖趕出中原這麼長時間了,不太適應中原的生活了。但是這次的情況卻非常反常,他們越過東勝衞後,絲毫沒有回撤的跡象,而是馬不停蹄的直奔太原、保定而來,看來其志不小啊!”朱玉剛心中一驚,形勢如此嚴峻,蒙古人已經嚐到了甜頭,他們是不會輕易退兵的了,不管怎麼樣,這次一定要徹底擊敗他們,以後才不會那麼囂張的再敢來犯我大明瞭。他負着手,低頭走了幾個來回,突然停住説道:“一定要將他們阻擋在山西、保定的背面,否則的話京師就危險了,蒙古人實在太陰險了!”

“皇上,俺答此人雖然是蒙古人,但他一點也不像其他人那樣曠、魯莽,而是狡猾異常,他的心計深沉,幾乎沒人能夠猜到他下一步的動作,所以對他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據説他手下猛將如雲,更加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他還有一個謀士,竟然是個漢人!”王陽明的神情讓朱玉剛也到了一絲驚訝,他很少這樣喜怒於形外的。

“哦,他是何人?”朱玉剛有些愠怒。

“他名叫何平漢,是正德五年的進士,此人頗有才學,因此好高騖遠,恃才傲物,對誰都看不起,曾經做過幾年縣官,因為和同僚、上司相處得非常不愉快,所以也沒做出什麼政績來,因而幾年之內得不到任何的升遷,本來這也是很平常的事,但他卻遷怒到了其他不相干的人人身上,他認為是因為有了那些人的從中搗亂,他才一直碌碌無為的,更加讓人到難以理解的是他轉而竟然憎恨起朝廷來,棄官不做,投奔了蒙古人。説來也奇怪,蒙古人拿他當寶貝一樣看待,他在那裏得到了俺答的重用,俺答對他言聽計從,也許這次蒙古人大規模入侵就是他出的注意,他肯定是想報復朝廷!”王陽明説到這兒,臉上出現了很少見的那種憤怒的神情。

朱玉剛也料想不到竟然會有這樣為虎作倀,出賣自己民族、國家的漢,他猛的拍了一下桌子,大怒道:“朕一定要親手抓住他,將他碎屍萬段,讓他知道幫助蒙古人的下場!”王陽明的頭腦卻很清醒,他説道:“皇上息怒,這樣的人不值得和他生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他遲早會得到他應得的下場的。不過,正因為他在蒙古人那裏的地位,而且他又是個漢人,所以要想蒐集到有價值的情報,還得從他身上着手。”朱玉剛驚喜的説道:“莫非你已經有了良策?”王陽明微微搖頭道:“皇上不必心急,老臣在幾天前已經派了唐解元和武姑娘二人前去山西探聽情報了,相信這幾天就有迴音了。”朱玉剛到意外:“唐伯虎也肯聽你的命令嗎?”

“臣一説國難當頭,匹夫有責,他二話不説就自告奮勇去了。”王陽明的神中顯着一絲得意。

“這樣就好,他和武姑娘二人武藝都不錯,有他們兩人去,相信必有所獲,而且朕也用不着過分擔心他們的安危了,我們唯有靜待他們的好消息了。”王陽明看看時候不早了,還有很多事等着他去處理,於是匆忙告辭出了皇宮。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