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打五六折肯定不行,折打得太低了,明顯是收賄。”
“稍微打點折是可以的。”
“可以打得比別人略低一點,讓紀委看不出。”
“寧可多買幾套,每套少打點折,積少成多嘛,這些人不聰明。”因為教室裏聲音越來越雜亂,小尹想給自己留點面子,就把後面的內容大幅砍去,簡簡單單作了收尾。
完了以後,班主任要召集大家討論下步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安排。因為提前結束,班主任來了以後還在表格上塗塗改改,像是要待會兒再發言。
坐在前排休息的小尹,就成了學員們圍攻的目標。
“尹老師,收禮有哪些講究呢?怎麼收才不算犯錯誤呢?”
“禮金禮卡有沒有一個下限額度呢?紀委有沒有作這方面的規定?”
“買房打幾折才不算違紀呢?”
“家裏親戚送來的錢要不要緊?算不算受賄?”
…
小尹回答得含含糊糊。説實在,這些問題他自己也説不準。因為,嚴格來説,一律不能收禮,可現在領導幹部幾乎都在收,數額大小,中國並沒有規定,國外倒有。還有,買房該打幾折才不違紀,這誰知道?市場行情變幻莫測,誰又能下這個規定呢?
最讓小尹吃驚的,不是這些人問題多,而是這些人提的問題有些偏門,出乎他的意料。似乎,這些領導幹部家屬們最關心的不是該不該收錢收禮,而是該收多少錢多少禮,該怎麼收錢收禮,做到既創收又不出事。
今天在座的,好多都是金陽市比較廉潔的領導幹部家屬,是能夠嚴把領導家門、協助領導做清官的家屬。可是,連這些人的眼裏也都全盯着金錢物質,一心想着如何收錢,小尹心裏突然一麻,想:要是那些貪官的家屬來培訓呢?她們又會提些什麼問題?她們坐在一起,又會一些什麼樣的心得體會?
“大家靜一靜啊,靜一靜。”班主任開口了“這幾天要上的課基本結束了,接下來,我們有一些活動安排,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幾個方案是:到監獄去聽聽罪犯的懺悔;到革命紀念館、先烈故居參觀,接受神洗禮;參觀金陽大橋和金陽市民中心,看看改革開放的新成就…”
“老師,這些地方都去過好幾次了,能不能換個地方?”有人高聲喊“大家難得聚一起搞活動,乾脆組織得豐富多彩一點。”其他一些人也大聲附和。這時,市婦聯的一位處長進來了,站在班主任旁邊説:“對,如果大家有其他好的建議,也可以提出來。”此言一出,下面的建議紛紛呈送上來。
“去過的地方就別去了,沒去過的地方組織一下。”
“九寨溝,聽説九寨溝風景很好,我還沒去過。”
“黃山,黃山歸來不看山。”
“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