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管是林彥寫的那篇,還是這位小哥寫的這篇文章,在某種程度上,都在證明着電子遊戲正在進入主文化陣營。
或許,遊戲本身並沒有什麼能和哲學扯上關係的事情。但是,人們卻可以通過一些周邊的信息,得出一些結論。並且,在遊戲過程中,逐漸有了情懷這麼一個東西。
這就很可怕了,等到這些人歲數變大,成為社會主力的時候,那麼那個時候,就是電子遊戲徹底成為社會主文化的時候。
事實上,千葉遊戲一直想在自家遊戲的電影化上做文章,不過,負責這一塊的林彥沒有鬆開口子。
因為,在林彥看來,現在千葉遊戲的動畫電影,實際上並沒有成。如果,貿然就用了千葉遊戲遊戲人物的形象,如果動畫電影沒有做好,那麼甭説會造成多少收益,那就是造成多少損失的事情了。
再説了,千葉遊戲也不差那點遊戲電影的錢。沒有必要瘋狂圈錢到那樣一個地步。
要知道,如果不是千葉遊戲娛樂,先一步在美國娛樂圈拓展了一些路子,千葉遊戲製作的電影,甚至不可能在好萊塢上映。
因為,好萊塢實際上是一個由多個門閥控制的組織。雖然,看上去好像是寬泛的。只要有實力就能進去,但是,那是對於演員、編劇、導演這些人來説。誰會討厭不會威脅到自己地位的員工呢?
如果,你是作為一個公司,一個整體想要進入好萊塢,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市場就這麼大,你想進去分別人的蛋糕,別人為什麼會答應呢。
就像是千葉遊戲,不也是一般的小公司你做遊戲可以,但是你想做遊戲平台,看我不死你。
其實,都是一個道理的。所有人之間,沒有誰高尚,或者誰低劣。大家都是利益生物,都是為了守護利益而存在的。
千葉遊戲雖然有千葉遊戲全球娛樂開路,但是進入好萊塢,還是費了比較大的代價的。
代價是什麼呢,就是割讓一部分千葉遊戲全球娛樂的利益。比如説,把千葉遊戲全球娛樂旗下的幾個節目的電影改編權換出去了。
要知道,這種小人物,成就大夢想的戲碼。可是標準的美國主旋律,而且,如果利用真人秀人物親身演出的話,那麼染力一定更強。
其實,林彥一直覺得,美國的主旋律節目,其實,都有一點點反智的味道。
倒不是説不好看,其實好看是好看的。但是,小人物的成功,那只是一個特例啊。不能把這種特例當成範例。
如果,是在美國剛剛建國,沒有多長時間的時候。或許,從一個窮小子,成為一個全國文明的大富豪,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美國都成立一百多年了,各種利益和階-層,已經完全沉澱下來了。這樣的情況下,還在強調個人奮鬥,可以極大的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不是太忽悠人了一點。
當然了,這並不意味着大多數人的生活都很糟糕。實際上,只要有一技之長,都還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