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次,金三爺在冠家發威的那次,不是有一位帶着個女的退職軍官在座嗎?他已運動成功,不久就可以發表——警察局特高科的科長。他叫李空山。他有過許多太太,多半是
女出身。現在,既然又有了官職,他決定把她們都遣散了,而正經娶個好人家的小姐,而且是讀過書的小姐。他看中了招弟。可是大赤包不肯把那麼美的招弟賤賣了。她願放手高第。李空山點了頭。雖然高第不很美,可的確是位小姐,作過女學生的小姐。再説,遇必要時,他還可以再
兩個
女來,而以高第為正宮娘娘,她們作妃子,大概也不至於有多少問題。大赤包的女兒不能白給了人。李空山答應給大赤包運動
女檢查所的所長。這是從國都南遷以後,北平的
館
見冷落,而成為似有若無的一個小機關。現在,為
勞
本軍隊,同時還得防範花柳病的傳播,這個小機關又要復興起來。李空山看大赤包有作所長的本領。同時,這個機關必定增加經費,而且一加緊檢查就又必能來不少的"外錢"。別人還不大知道,李空山已確實的打聽明白,這將成為一個小肥缺。假若他能把這小肥缺
到將來的丈母孃手裏,他將來便可以隨時給高第一點氣受,而把丈母孃的錢擠了過來——大赤包一給他錢,他便對高第和氣兩天。他把這些都盤算好以後,才認真的給大赤包去運動。據最近的消息:他很有把握把事情
成功。
起牀,睡倒,走路,上茅房,大赤包的嘴裏都輕輕的叫自己:"所長!所長!"這兩個字象塊糖似的貼在了她的舌頭上,每一咂就滿口是水兒!她高興,驕傲,恨不能一個箭步跳上房頂去,高聲喊出:"我是所長!"她對丈夫只哼兒哈兒的帶理不理,對大女兒反倒拿出好臉,以便誘她答應婚事,別犯牛脾氣。對桐芳,她也居然停止挑戰,她的理由是:"大人不和小人爭!"她是所長,也就是大人!
她也想到她將來的實權,而自己叨嘮:"動不動我就檢查!動不動我就檢查!怕疼,怕麻煩,給老太太拿錢來!拿錢來!拿錢來!"她一邊説,一邊點頭,把頭上的髮夾子都震落下兩三個來。她毫不客氣的告訴了瑞豐:"我們快有喜事了,那間小屋得留着自己用!誰教你早不搬來呢?至於藍東陽呀,我看他還不錯嗎!怎麼?你是為了我們才和他鬧翻了的?真對不起!可是,我們也沒有賠償你的損失的責任!我們有嗎?"她老氣橫秋的問冠曉荷。
曉荷眯了眯眼,輕輕一點頭,又一搖頭;沒説什麼。
瑞豐和胖太太急忙立起來,象兩條捱了打的狗似的跑回家去。
更使他們夫婦難過的是藍東陽還到冠家來,並且照舊受歡,因為他到底是作着新民會的幹事,冠家不便得罪他。大赤包福至心靈的退還了東陽四十元錢:"我們玩牌向來是打對摺給錢的;那天一忙,就實價實收了你的;真對不起!"東陽也大方一下,給高第姐妹買了半斤花生米。大赤包對這點禮物也發了一套議論:"東陽!你作的對!這個年月,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得知道錢是好的,應當節省,好積攢下結婚費!禮輕人物重,不怕你給她們半個花生米,總是你的人心!你要是花一大堆錢,給她們買好些又貴又沒用的東西,我倒未必看得起你啦!"東陽聽完這一套,笑得把黃牙板全
出來,幾乎岔了氣。他自居為高第姐妹倆的愛人,因為她們倆都吃了他的幾粒花生米。這些,是桐芳在門外遇見胖太太,嘁嘁喳喳的報告出來的。胖太太氣得發昏,渾身的肥
都打戰!
老二的耳朵,這幾天了,老抿着。對誰,他都非常的客氣。這一程子的飯食本來很苦,有時候因城門關閉,連大白菜都吃不到,而只用香油炒一點麻豆腐;老二這兩天再也不怨大嫂不會過子。飯食太苦,而端起碗來,不管有菜沒有,便扒摟乾淨,嘴中嚼得很響,象鴨子吃東西那樣。他不但不怨飯食太苦,而且反倒誇獎大嫂在這麼困難的時候還能教大家吃上飯,好不容易!這麼一來,瑞宣和韻梅就更為了難,因老二的客氣原是為向兄嫂要點零錢,好買煙卷兒什麼的。老大隻好因此而多跑一兩趟當鋪!
胖太太一聲沒出,偷偷的提了個小包就回孃家了。這使老二終象失了羣的雞,東瞧瞧,西看看的在滿院子打轉,不知如何是好。他本不想把失業這事實報告給老人們,現在他不能再閉着嘴,因為他需要老人們的憐愛——和太太吵了架之後,人們往往想起來父母。他可並沒實話實説。他另編了一個故事。他曉得祁家的文化與好萊塢的恰恰相反:好萊塢的以打了人為英雄,祁家以捱了打為賢孝。所以,他不敢説他打了藍東陽,而説藍東陽打了他,並且要繼續的打他。祖父與媽媽都十分同情他。祖父説:"好!他打咱們,是他沒理,我們絕不可以還手!"媽媽也説:"他還要打,我們就躲開他!"
"是呀!"老二很愛聽媽媽的話:"所以我不上學校去啦!我趕緊另找點事作,不便再受他的欺侮,也不便還手打他!是不是?"他也沒敢提出老三來,怕一提起來就涉及分家的問題。他正賦閒,必須吃家中的飯,似乎不便提到分家。即使在這兩天內,憲兵真為老三的事來捉他,他也只好認命;反正他不願意先出去捱餓。瑞宣本來有點怕到學校去,現在又很願意去了,為是躲開老二。老二的膽小如鼠並不是使老大看不起他的原因。老大知道,從一個意義來講,凡是在北平作順民的都是膽小的,老二並不是特例。老二的暫時失業也沒使老大怎樣的難過;大家庭本來就是今天我吃你,明天你吃我的一種算不清賬目的組織,他不嫌老二白吃幾天飯。可是,他討厭老二的毫不悔悟,而仍舊是那麼無聊。老大以為經過這點挫折,老二應該明白過來:東陽那樣的人是真正漢坯子,早就不該和他親近;在吃虧以後,就該立志永遠不再和這類的人來往。老二應該稍微關心點國事,即使沒有捨身救國的決心,也該有一點國榮民榮,國辱民辱的
覺,知道一點羞恥。老二沒有一絲一毫的悔悟。因祖父,父母,兄嫂,都沒好意思責備他,他倒覺得頗安逸,彷彿失業是一種什麼新的消遣,他享受大家的憐憫。假若連胖太太也沒申斥他,他或者還許留下鬍子,和祖父一樣的退休養老呢!瑞宣最不喜歡在新年的時候,看到有些孩子戴起瓜皮帽頭兒,穿上小馬褂。他管他們叫做"無花果秧兒"。瑞豐就是,他以為,這種秧苗的長大起來最好的代表——生出來就老聲老氣的,永遠不開花。
為躲避老二,在慶祝太原陷落的這一天,他還上了學。他沒決定去參加遊行,也沒決定不去;他只是要到學校裏看看。到了學校,他自然而然的希望學生們來問他戰事的消息,與中戰爭的前途。他也希望大家都愁眉苦眼的覺到遊行的恥辱。
可是,沒人來問他什麼。他很失望。過了一會兒,他明白過來:人類是好爭勝的動物,沒人喜歡談論自己的敗陣;青年們恐怕特別是如此。有好幾個他平最喜歡的少年,一見面都想過來跟他説話,可是又都那麼象心中有點鬼病似的,
了他一眼,便一低頭的躲開。他們這點行動表示了青年人在無可如何之中還要爭強的心理。他走到
場去。那裏正有幾個學生踢着一個破皮球。看見他,他們都忽然的楞住好象是覺到自己作了不應作的事情而慚愧。可是,緊跟着,他們就又踢起球來,只從眼角
着他。他趕緊走開。
他沒再回教員休息室,而一直走出校門,心中非常的難受。他曉得學生們並未忘了羞恥,可是假若這樣接二連三的被強迫着去在最公開的地方受污辱,他們一定會把麪皮塗上漆的。想到這裏,他心中覺得一刺一刺的疼。
在大街上,他遇到十幾部大卡車,滿滿的拉着叫花子——都穿着由喜轎鋪賃來的綵衣。每一部車上,還有一份出喪的鼓手。汽車緩緩的駛行,鑼鼓無打彩的敲打着,車上的叫花子都縮着脖子把手中的紙旗
在衣領上,以便揣起手來——天相當的冷。他們的臉上幾乎沒有任何表情,就那麼縮着脖,揣着手,在車上立着或坐着。他們好象什麼都知道,又好象什麼都不知道。他們彷彿是因習慣了無可如何,因習慣了冷淡與侮辱,而完全心不在焉的活着,滿不在乎的立在汽車上,或斷頭台上。
當汽車走過他的眼前,一個象藍東陽那樣的人,把手中提着的擴音喇叭放在嘴上,喊起來:"孫子們,隨着我喊!中親善!慶祝太原陷落!"花子們還是沒有任何表情,聲音不高不低的,懶洋洋的,隨着喊,連頭也不抬起來。他們好象已經亡過多少次國了,絕對不再為亡國
費什麼
情。他們毫不動情幾乎使他們有一些尊嚴,象城隍廟中塑的泥鬼那樣的尊嚴。這點尊嚴甚至於冷淡了戰爭與興亡。瑞宣渾身都顫起來。遠處來了一隊小學生。他閉上了眼。他不忍把叫花子與小學生連到一處去思索!假若那些活潑的,純潔的,天真的,學生也象了叫花子…他不敢往下想!可是,學生的隊伍就離叫花子的卡車不很遠啊!
糊糊的他不曉得怎麼走回了小羊圈。在衚衕口上,他碰見了棚匠劉師傅。是劉師傅先招呼的他,他嚇了一跳。定了一定神,他才看明白是劉師傅,也看明白了衚衕。
二人進了那永遠沒有多少行人的小衚衕口,劉師傅才説話:"祁先生,你看怎樣呀?我們要完吧?保定,太原,都丟啦!太原也這麼快?不是有——"他説不上"天險"來。"誰知道!"瑞宣微笑着説,眼中發了濕。
"南京怎樣?"瑞宣不能,不肯,也不敢再説"誰知道!"
"盼着南京一定能打勝仗!"
"哼!"劉師傅把聲音放低,而極懇切的説:"你也許笑我,我昨天夜裏向東南燒了一股高香!禱告上海打勝仗!"
"非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