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烏合之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二與是對古的,忠臣的反義詞就是臣代表着什麼?

貪婪,狡詐,擅權,謀利,陷害忠良,禍亂朝綱”這些都是貶義詞。

可以肯定的是,沒有誰願意當臣,哪怕他的本質是個不折不扣的臣,他也不會承認自己是臣,相反,歷史上越是臣,越要拼了老命的標榜叫囂自己是忠臣,誰敢説他不是忠臣他就死誰,騙別人也好,騙自己也好,總之沒有誰會主動給自己扣一頂“臣”的帽子,那太不講究了。

不過蕭凡是個例外。

他並不介意別人説他是臣或忠臣,他對忠與的概念很模糊,別人誇他是忠臣,他不會沾沾自喜,別人指着鼻子罵他是臣,他也不會太生氣。

忠與只是掛在別人嘴上的兩個字眼兒而已,與自己何干?世界這麼複雜,所有的人能簡單以“忠”二字全部概括嗎?正如這世上的好人與壞人,難道全天下的人只有這兩類?

比如有人在大街上扶一位老過馬路,好人吧?絕對的活雷鋒吧?可若是被扶的那位老本就沒打算過馬路,好心人非得跟綁票似的把老挾持過去,你能説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不明真相的人眼中,他就是好人,只有那位老心裏跟明鏡似的,孫子哎,下回別讓我碰上你,不然非把我兒子叫過來揍死你不可。

一黃子澄其實就是這類人。説他好心辦了壞事吧,還是有點粉飾他了,頂多給他一個“禍國殃民的忠臣”的評語,算是很貼切了。

再比如,又有一個好心人扶老過馬路,碰巧這位老是真打算過馬路,於是好心人熱情大方的將老人家恭恭敬敬的扶了過去。臨走還跟老禮貌的説聲再見。

這是好人吧?可若是這位好心人道別老後,拐個彎兒便在路邊狠狠吐了一口濃稠的痰,黃黃的粘粘的,一看讓人噁心半年的那種。你能説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蕭凡大概屬於這一類了。大節忠義基本沒問題,但在小節方面做得讓人噁心,比壞蛋更令人髮指。這一類人”很不好給他下定義,連蕭凡自己都無法評價自己。説得好聽點兒,這叫有爭議,牛的人才有這類待遇。不過,蕭凡不介意再或忠臣的稱呼,並不代表在座的其他大臣不介意。

大臣們十年寒窗,辛苦考取功名,進了朝堂,好不容易爬到這麼個。高位,誰不愛惜羽?誰願給自己腦袋上扣臣帽子?你總不能拿“臣”這倆字當謙稱吧?

就在眾人神情複雜,駁未駁之時,宴席中坐在鬱新左側的解借解大學士畏畏縮縮舉起了手。

蕭凡是個很隨和的人,於是急忙道:“解學士有話要説?儘管説吧,在座的都是德高望重的朝堂砥柱,我也向來崇尚以德服人”解諸隱秘的翻了個白眼兒,以德服不了人你就揍人是吧?

“我”我不是臣”解諸弱弱地道。

在座的大臣們紛紛贊同的點頭。

“就是,我們明明是志同道合的忠臣,怎麼到你蕭大人嘴裏就成了臣開會了?”

“是啊,我們輔明主,匡社稷,對陛下對朝廷忠心不二,哪裏是臣?明明是忠得不能再忠的忠臣”蕭凡嘆了口氣。果然,臣永遠不會承認自己是臣,意識形態都不能統一,看來這黨很難上下一心抱成團啊。

“各位大人,我説咱們是臣,這話原本不是我説的,是坊講讀官黃子澄説的”蕭凡不假思索的把黑鍋往黃子澄頭上一扔。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