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起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近幾年,互聯網上出現了這樣一則熱門帖子:“古時候本多戰事,男丁稀少,為提高出生率,天皇命令男人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同任何女發生關係以提高受孕幾率。於是,圖省事的女人們出門時僅圍條牀單、背個枕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後來的‘和服’。而出生的孩子並不知其父是誰,女子也只記得當初‘行事’的地點,這就是‘松下’、‘井上’、‘渡邊’、‘山口’等姓的來歷。即使這樣,依然不能滿足人口需要,天皇又補充規定,今後配的對象可以擴展到一切能夠找到的動物,於是,‘獅騎’、‘豬上’、‘鴨下’、‘犬伏’、‘熊代’、‘神馬’等姓氏便逐漸出現了…”在作者“是中國人就進來頂”的威利誘之下,沒過多久,這一最新“研究成果”不出意料地盡人皆知了。

本天皇究竟是否曾作出這麼破釜沉舟的決定,咱不好妄加評論,但號稱“千古一帝”的乾隆老爺子倒確實對左右近臣面授過如下機宜,那是在馬戛爾尼使團到避暑山莊拜壽時、他無比震驚地見識過人家帶來的自鳴鐘、天球儀、望遠鏡、速槍炮之後:“可於無意之中,向彼閒談,爾國所貢之物,天朝原亦有之。”撫今追昔,中國人真是一點兒都沒變,整天沉在自欺欺人的神勝利中,這種民族不落後捱打才怪呢;時至今,我們不是還在沒完沒了地爭論馬戛爾尼當年是否向乾隆爺三拜九叩過之類的無聊問題麼?

小到一個家庭,情況也是類似的,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兒會打,正如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膚一樣,父母宗族的格也會隨同血脈一起不可避免地注入給“人之初、本善”的兒孫繞膝們。中國人罵街喜歡隔山打牛,兔崽子、王八蛋、狗的…並沒有片面地攻擊本人,而是沿着家庭出身去尋找問題的源;從社會學角度看,還是多少具備些合理的。

清楚地記得,上次見面時,遠航媽媽曾泣涕地向他哭訴過對女兒的不解與抱怨,面對着俯拾即是的東牀快婿,怎麼偏偏就要自輕自賤呢?陽關大道你不走,地獄無門偏要來,這種“幸福”就算真追到手,能心安理得麼?萬語千言匯成翻過來掉過去的一句話:“她這是隨了誰呀?怎麼那麼傻呀!”不用説,從小看個《紀念白求恩》都能哽咽得死去活來的徐枕哪受得住這種劑量的煽情,沒等陸媽媽招呼,便自覺自願地一同消費起已經用過兩遍的面巾紙。儘管如此,哭到最後已經擠不出眼淚、光剩下打嗝兒的枕心裏明白,遠航之所以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恰恰是“三代打造一個貴族”的惡果。

就像絕大多數同齡人那樣,陸媽媽也曾高唱着《**的戰士最聽黨的話》、把花樣年華潑灑在廣大農村那滾燙的熱土上。好在,個子不高、卻不少的她倒沒像馮業那紅顏薄命的母親一樣泡妞泡成老公、炒股炒成股東,人們常説女子無才便是德,其實,在特殊條件下,無貌倒比無才更容易保存有生力量。拿破崙時期那大紅大紫、生怕敵人狙擊手瞄不準的軍裝之所以要改進成“遠看像棵樹、近看還像樹”的彩服,大概其就是受到了類似啓發。可是話又説回來了,在那個聽都沒聽説過計劃生育的年代,陸媽媽這種不知藴藏着多少**接班人的“棗核形”身材倒頗受基層羣眾青睞,尤其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佔主導的農村地區,畢竟,連救濟糧都是按人頭領取的嘛,誰不想多生幾個。雖然不乏“積極要求進步”的機會,可人家陸媽媽就是抱定絕不和貧下中農相“結合”的信念,一門心思捱到“天旋地轉回龍馭”的返城之時。

其實,本就先天不足、又年近三十才步入婚戀市場的她已經毫無競爭力可言,但陸媽媽還是憑着過人的理智與明找到了碩果僅存的“眾裏尋他”説起來,遠航爸爸可是隻難得的金龜:身為陽光產業的技術骨幹,又有國家做堅實後盾;更重要的是,這位憨厚老實的高級工程師一向本本分分,不僅聽任家政大權旁落,且無任何揭竿而起的野心。毫不誇張地説,這類王老五乍看上去似乎貌不驚人,卻是最實惠的選擇。

長江後推前,一代更比一代強;高調秀氣的遠航同學雖比不上沉魚落雁,但也好歹算是個值得炒作的項目。的確,從小到大,她身上寄託了陸媽媽太多的期待,就算不能嫁入豪門,怎麼也得“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呀;可也難怪,這些往事不堪回首的“老‘們往往都是這個心態,全指着掌中獨苗為自己殘缺不全的一生討回公道呢。當然,一點就透的遠航並沒有讓含辛茹苦的母親大人失望,她很清楚自己的價值,早就盼着能一展身手,比如枕就從陸遠航少女時代那眾多頗費心思的藝術照裏明顯看出些許“何時縛住蒼龍”的躍躍。出道之後更了不得,小馬乍行嫌路窄、大鵬展翅恨天低的遠航始終是情演義中的積極分子,那些既因地制宜又恰倒好處的形象工程自不必説,這位嗅覺格外靈的女孩兒對周邊的風吹草動一直保持着高度警覺,這麼説吧,陸姑娘能比本主兒自己都早知道人家對她“居心叵測”封建時代中國的統治者歷來奉行“重農抑商”的策略,在他們眼中“買賣人”都是些好逸惡勞、依靠投機倒把發家致富的不法之徒。確實,如果所有人都整天琢磨怎麼把別人口袋裏的錢進自己包、而不紮紮實實地去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話,這個社會恐怕維持不了多久。所以説,那些挖空心思準備靠一場或若干場婚禮來實現人生理想的窈窕淑女們真該多花些心思去研究宏觀經濟學而不是空手套白狼。

股票市場中被深度套牢的玩家大都是犯了貪心的痼疾,逢高未拋之後才把搖錢樹變成燙手山芋的。其實,那些愁嫁的大齡美女往往也是這種心態作祟,挑來挑去就剩下殘次品了,於是便像遠航一樣情急之下把地雷當成財寶;倒是小富即安的二三散户笑到了最後,沒有太多選擇的她們瞅準機會便“滿倉吃進”反而掙得缽滿盆滿。

大家恐怕還能記起前兩年那些買櫝還珠的中秋禮盒吧,兩塊幹月餅恨不得要配上真金白銀一起打包下載,想想也不難理解,反正月餅本身也沒有更多文章可作,想錢想瘋了的商家也只好另謀出路了。依此類推,婚戀市場中那些九九八十一種招式都玩兒遍了的兒們也難免要在無聊之餘去嘗試點兒新花樣,尤其像陸遠航這種非頂級選手,既然正面較量幹不過黎夕茜之類的王牌部隊,也就只好選擇暗渡陳倉了。祖傳的心高氣傲、爭強好勝,再加上執拗的80後那種不計後果的特立獨行,您説,衰神不找她找誰?

事實上,借屍還魂是那些不甘寂寞的挑戰者面對暫時還無法撼動的強弱對比時慣用的伎倆,雖然僅僅快速發展了區區三十年,但中國大陸不也試圖通過花大本錢辦奧運來試圖讓沒見過什麼世面的老百姓相信能投資這個發達國家不稀罕為之勞民傷財的“課外活動”是種“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具體體現麼?小到像語研院研究生院這樣一個在高等教育格局內總試圖有所作為的角,情況也差不多,為了看起來能和那些財大氣的老牌勁旅平分些秋,國小民寡的語研院也只好扯虎皮做大旗、多搞點兒價比高些的花拳鏽腿。

為落實黨中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光輝指示,研究生會主席團決定,在學術報告廳召開一次題為“‘與時俱進’跟黨走、‘科學發展’奔前程”的座談會,還象徵地請來幾位兄弟院校的代表進行主題發言;當然,取了前幾次類似活動門可羅雀的教訓後,此次政治任務特地規定各班“務必按比例派人蔘加”於是乎,這些本來與經世濟民沒什麼直接聯繫的小語言學家們也投身到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熱中。尤其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為體現組織關懷,研院黨組常務副書記鍾教授也在百忙中出時間親臨現場、與民同樂。

會議剛剛開始那會兒,氣氛還算融洽,稀稀落落的掌聲中,各項議程得以平穩地順利進行。可是,當研會主席那份“壓軸”發言行將結束時,形勢卻突然發生了出人意料的變化。

“閉嘴吧,不要再粉飾太平了,”眾人驚詫的唏噓中,一位身材瘦削的熱血青年從後排站了起來,大家認出,此君正是上回卡拉ok大賽中拔得頭籌的博士哥哥,那位來自革命老區的階級兄弟:“你到下面農村去走過麼?”

“我,我…”腦滿腸肥的學生領袖不知所措地看着自己手中那份剛從“改革三十年成就展”上抄來的材料,他顯然沒能預料到,居然有誰膽敢對此妄加質疑:“我這都是有據的!”

“請問主席大人,你知道有多少農民無地可種麼?有多少年輕姑娘到城裏當雞?有多少男孩子小學沒畢業就…”

“住口!”領袖定了定神,竭力扭轉着可能失控的局勢:“你不能以偏蓋全,你這是,這是…”他動得有些語無倫次,不住朝四下張望着,好像在等待從天而降的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來把這不知無產階級專政為何物的土老冒押將下去,卻只見到那幾位來自兄弟院校的嘉賓正幸災樂禍地津津有味着。

“是奮鬥總要有犧牲,”正當主席同志孤立無援得手足失措的時候,另一個富於磁的男聲堅定地響起,領袖先是一驚,以為又來了個“宮”的;還好,乍聽上去,這位半路殺出的程咬金似乎是來“護駕”的,至少暫時如此:“變革時期難免會對基層有些衝擊,從長期看,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枕回頭一看,還真不是外人,正理直氣壯地侃侃而談着的就是魏丹那位緋聞男友,據説名叫段青,今年博二了。

“如果離子散的是你們家,”一時間,率先發難的那位似乎有點兒腹背受敵,但他卻越戰越勇:“你大概就不這麼説了。”段博士冷冷一笑,並沒有正面回答:“我相信,社會有能力把這些個別現象消化掉。”坐在不遠處的石立深深地點了點頭,對此,他大概比誰都有發言權。石班長原先教書的那個山旮旯便是遠近聞名的“寡婦村”之所以會得此諢號,還是託那些漫山遍野的小煤窯之福。自從這個曾長年靠吃國家救濟維持的貧困縣開始把採礦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當地gdp始終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突飛猛進,不用説,人均收入增速就更快了,每年百十來口子被壓在破煤窯底下,連計劃生育問題也都一併解決了。每逢出事,自認晦氣的礦主在指天罵地之餘,總難免要給死者家屬一筆在當地人看來相當不菲的“封口費”、將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於是乎,這個本不為人知的小山村便多了“一寶”

揣着撫卹金的俏寡婦。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有個手氣格外壯的女人連續中了兩次頭彩,村裏人説她剋夫,儘管嫁妝頗豐,卻沒人敢要。知識改變命運,信奉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石立老師當然明白“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道理,他不顧鄉親們善意的諄諄勸阻,毅然決然地“消化”掉了這個“個別現象”後來發生的一切充分説明,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