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相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且説沈峯騎着瘸驢翠花,跟着曹一路出逃,路上驚險無數,還斬殺了悲劇的呂伯奢。不過遇敵之時,他都用採花面巾蒙臉,不被npc認出,以防得罪董卓。

大約天快亮了的時候,兩人逃出了司隸的河南郡,到達了東邊的兗州陳留郡。三國演義中説曹回家起兵,但其實曹的家本不在兗州陳留,而在豫州的沛國,兩地之間還是有一段距離的。那麼曹為什麼在陳留起兵,而不回家起兵呢?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陳留太守是他的好基友張邈。

要知道現在可不同以往,黃巾之亂已經鬧了數年,每個太守手中都握有大量的兵,擁有平叛大權。在別的地方起兵,人家太守打不過黃巾賊,還打不過你嗎?你前腳扯旗,後腳人家就爆了你的‮花菊‬,然後給朝廷上書,把你的首級當作戰功領賞。

但是在陳留郡起兵,就不會有這個問題,陳留太守張邈是曹的發小,與曹、袁紹關係很鐵,不但不會帶兵滅他,還會在暗中支持他。有了張邈這棵大樹遮擋,曹就可以乘涼了。

將曹送到他的基友張邈處,沈峯就向曹告了一會兒假,然後傳送回領地給眾女兒餵。女兒們吃飽之後,他又趕去早朝,和董卓客氣一番。

這個早朝,董卓又逆天了。他雖然當上了太尉,但仍覺得不過癮,因為太尉説到底只是三公之一,還有個太傅袁隗。比他官大。於是今天,他鼓搗出來了一個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總算與普通的大臣們徹底拉開了關係,太傅袁隗都比他低一級。

這相國到底是什麼官呢,這麼牛?

其實,在四百年前,相國就是丞相。也就是現在三公之一的司徒。只不過漢初的時候蕭何功高。劉邦特意為他改了個名。再後來,蕭何,以及繼任的曹參死了,這官又改回了原名。繼續叫丞相。

丞相的稱呼。一直用的西漢末年。西漢末年免費復古。掌權的王莽更是復古狂人,他覺得丞相什麼的是秦官,跟着秦朝學沒品位。丟人,還是跟着周朝學比較高大上一點兒。所以當時的三公——太尉、丞相、御史大夫,被改名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因為周朝的時候就是司馬、司徒、司空管事。

劉秀建國時,太尉仍然叫大司馬,丞相仍然叫大司徒,御史大夫仍然叫大司空。劉秀覺得都是大xx太難聽,於是讓大家把“大”去了。不過司徒、司空去了大字無妨,沒有重複的官,但司馬是帶兵的,前些年打仗的時候,軍隊副官都叫司馬,已經成了習慣,大司馬突然變成了司馬,就跟那些小官們重複了。

既然大司馬改名叫司馬,好像司令改名叫班長一樣不好接受,那就再換一個名吧。於是劉秀又把太尉的名字翻出來,讓大司馬改叫太尉。從此以後,東漢的三公,就一直是太尉、司徒、司空,與西漢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區別不大。

雖然相國就是丞相,就是現在的司徒,不過這個官名畢竟好幾百年沒出現了,還是漢朝第一開國功臣蕭何的官,所以董卓就把這個官名拿出來唬人了。

董卓這個相國,與四百前的相國完全不同,他比其它官都大,還什麼事都可以管。原本的三公他也沒取消,司徒黃琬當了太尉,司空楊彪當了司徒,光祿勳荀當了司空,算是他升官,大家都跟着升了。

不過這幾位官升了,但卻沒什麼大用,因為國家大事歷來是三公處理的,現在董卓這麼一搞,大權獨攬,把事情全管了,太尉、司徒、司空全成了虛職。

董卓在三公之上設了這麼一個相國,自己卻是沒用多久,因為遷都之後他又跟王莽學,刨出了另一個古官叫太師,並且讓大家尊稱他為“尚父”不過這樣一個大權獨攬的相國,卻被曹學了去。曹後掌權,比董卓謙虛一點,沒叫相國,只叫丞相,但管的事兒卻不比相國少。

再後來,劉備、孫權也跟着曹學,設立了丞相,不過他們的丞相與曹不同,只是作為自己的副手,統管朝政,蜀漢的丞相諸葛亮大家都知道,吳國也有數個丞相,不過魏國建立之後,一直沒有丞相,只有將亡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相國,就是司馬昭,因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此時擔任相國的董卓可能不會想到,他這次設立相國,其實是一個劃時代的改革,他這樣把三公架空掉了,此後數千年中三公都變成了有名無實的虛銜,而已經廢棄了數百年的丞相一詞,則由此死灰復燃,發揚光大,成為權臣的代名詞。

“恭喜董相!”看到董卓當了相國,沈峯又第一個道喜。

“沈常侍,同喜同喜!我今天新了幾個歌姬,你來我府上教育一下吧?”

“好説好説!”雖然極不情願,沈峯還是去了董府。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