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依依向物華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淑妃知曉温榮拒絕贈畫後很是不屑。盛京中愛慕奕郎與晟郎的女娘究竟多少,她這當阿孃的自然知曉。擒故縱、拒還的戲碼她見多了,温四娘不知趣地想吊奕郎胃口。往後怕是要後悔的。

王淑妃不過好奇了,到底是怎樣的女娘,能令奕郎那般主動。

一見,小小年紀即已國芳華,美不美倒是其次,關鍵是她很聰明,沉內斂,懂得因勢利導。閒話了幾句家常,就達到了目的,宴席後,太后該傳見前黎國公夫人了。

王淑妃餘光漫向不遠處,坐於二皇子下首的奕郎,雖正同晟郎説着話,可從容淡然的目光卻時不時地轉向這裏。

聖朝裏貴家郎君有三四妾是常事,更何況是後宮了,更該有那麼幾個聰明人互相牽制。

王淑妃笑着望向女眷席,目光卻不願在韓大娘身上多做停留,自己的所有謀劃都是為了奕郎,委屈奕郎娶韓大娘,她心裏亦有不甘,既然如今局勢尚在膠着狀態,不若再看看是否有兩全其美的法子。

太后與温榮又説了幾句場面話,這才命温榮回席了。

不一會,太后即回內殿更換行服,而女眷則至側殿等候吉時。

本陪着温老夫人的林氏,忽然過來尋了温榮,關切地詢問起先才太后與温榮説的話。

若説早先太后將温四孃的江景掛於延慶宮,還不足以説明太后多看重温榮本人,那麼今太后滿面笑意地傳温榮至跟前,神情比之與應國公府謝大娘説話時,還要親切上許多,其意便不言而喻了。

温榮看出了阿孃面上的不自在,知曉前來問話並非阿孃的意思,該是温老夫人指使了過來的,故避重就輕,將太后和王淑妃的場面話,一字不落地告訴了阿孃,不能叫阿孃在温老夫人那難差了。

吉時將至,聖主親自接朝武太后前往麟德殿…

開席後,宴席四處伴響月鼓豎琴,高台上立部伎舞娘梳着九騎仙髻,身着孔雀翠衣,佩七寶瓔珞,垂手旋轉,嫣然縱送,隨着曲調加快,舞娘的腳步亦趨於烈,曲終四弦戛然而止,軟舞亦如鸞鳳收翅…宴席很是熱鬧歡快。

宴席約莫於未時中刻結束,內侍省是安排申時中送賓客出宮的。

朝武太后已覺倦乏,遂留了王淑妃、韓德妃、三位公主於殿中陪伴賓客,自己先行返延慶宮內殿歇息。

聖主則召太子、長孫太傅、林中書令等朝中重臣去了御書房。

不多時,朝武太后身邊伺候的女史,果然過來傳了前黎國公夫人至延慶殿內室説話,謝氏拍了拍榮孃的手,叮囑了榮娘幾句,便隨女史往延慶宮去了。

女眷賓客則被引往了右殿,有興致者可自行前往殿外花園賞玩,若覺得疲累了殿中亦安排了席案吃茶休息。

德陽公主領着女娘去側殿玩起了覆。宮中樂娘在旁敲鼓助興。

温榮與琳娘皆是喜靜的,見殿中鬧得慌。頗為難耐。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