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立明動物能學會人類語言嗎?
動物的“語言”,只不過是它們發出的一些特定信號。這些信號代表一定的含義,能夠在動物個體之間進行有效的傳遞,在動物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很明顯,動物的這種通訊完全不同於人類的語言。
動物有很豐富的、五花八門的信號,但是每一種動物的信號畢竟是有限的,而且幾乎千百年固定不變。而人類的語言是由代表一定概念的詞彙作為基本單位,這些基本單位可以組成各種各樣複雜多變的句子,用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比如,英語雖然只有26個字母,卻組成了幾百萬個單詞,這些單詞能組合成的句子數目幾乎是無限的。哪一種動物能有這樣複雜的語言呢?當然不可能有。
那麼,動物能不能學會人類的語言呢?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從鸚鵝學舌、狗和猴子能聽懂人的簡單命令這樣一些事實裏邊,它們的學舌或聽懂命令,只是把人類的簡單詞語作為特定的聲音信號來記憶,形成條件反。就像鱒魚聽見教堂的鐘聲,就趕來吃食一樣,它們並不能理解人類語言的意義,不理解詞語代表的概念,更不可能運用這些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腦的結構簡單,智力水平低下,限制它們達到這一步。
那麼,有沒有哪一種動物的智力水平跟其他動物比起來更接近人的智力水平呢?
一些科學家認為是有的,那就是靈長類中比較高等的黑猩猩和大猩猩。
近幾十年來,教黑猩猩和大猩猩學習人類語言的實驗,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你也許知道,聾啞人有獨特的手勢語言。他們以一定的手勢代表一定的詞,把手勢組合起來,就能“説”出一定的句子。這種手勢語言當然也屬於人類語言。
1966年,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夫婦嘗試教一隻名叫奧休的黑猩猩,學習簡單的美國聾啞人的手勢語。
在1年零10個月裏,奧休學會了34個手勢詞彙。4年之後,奧休掌握了132個手勢詞彙,它還會把這些詞彙組成一些簡單的句子。
這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因為一隻黑猩猩竟用人類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是以前許多人本不相信的事。
197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生彭妮姑娘開始教一隻半歲的大猩猩柯柯學習手勢語言。
“教學”是這樣進行的:彭妮給柯柯看一樣東西,然後把着柯柯的手做出表示這樣東西名稱的手勢詞語。多次反覆,直到柯柯一看到這個東西就能自動做出這個手勢為止。
經過4年教學,柯柯學會了226個手勢詞彙。到它6歲半的時候,它已經能正確使用645個不同的手勢詞彙了!其中,使用無誤的手勢詞彙有375個。
柯柯不但能比較正確地使用手勢詞彙,用簡單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還能和人們對話,爭吵,甚至撒謊!
彭妮拿給柯柯一杯牛,柯柯就會高興地做出手勢:“柯柯喜歡。”彭妮拿一隻蘋果放在柯柯面前,柯柯立刻表示:“要蘋果吃——要。”一次,一位記者來訪。記者問彭妮:“柯柯是不是一個人?”彭妮回過頭來問柯柯:“你是人,還是動物?”柯柯馬上做出手勢:“好動物大猩猩。”柯柯能用手勢語言來追述往事。
一次,它咬了彭妮。三天之後,彭妮問它:“你對彭妮做了什麼?”柯柯:“咬,抓。”彭妮:“你承認嗎?”柯柯:“對不起——咬——抓。”彭妮把手上的傷痕給柯柯看,柯柯看了之後説:“錯咬。”彭妮:“幹嗎錯咬?”柯柯:“因為發瘋。”彭妮:“為什麼發瘋?”柯柯:“不知道。”柯柯還會跟人爭吵。一次,有一位工作人員卡西給柯柯看一張它的畫像,問它:“這是誰?”柯柯答道:“猩猩。”卡西問:“猩猩是誰?”柯柯回答説:“鳥。”卡西問:“你是鳥?”柯柯説:“不是我,你是鳥。”卡西追問:“誰是鳥?”柯柯:“你是栗子。”(彭妮注意到,在柯柯的詞彙中,“鳥”和“栗子”可能是罵人的字眼。)又有一次,另一隻大猩猩把洋娃娃的一條腿咬了下來,接着柯柯把另一條腿也下來了。彭妮故意把兩條腿和洋娃娃一起擺在柯柯面前,責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