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歷史迷霧 第3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義和團一開始還是正規的,當時,基督教在神州大地擴張很快,引起了一些修真者的不滿,然後,有修真者策劃了義和團的起義活動,起義之初,在修真者的庇護之下,的確是有很多拳民不畏洋槍洋炮,刀槍不入…”

“哈哈哈,刀槍不入…哈哈哈…”

“不要輕易的下結論!”狼人臉上出一絲不滿,表情嚴峻道:“一開始,義和團一路勢如破竹,攻城略地,勢不可擋,只是,那些修真者雖然厲害,但無管理才能,無法駕馭越來越多的拳民,最後,一支無堅不摧的鐵軍淪為了燒殺擄掠的強盜民,也正是這個原因,修真者才意識到,他們雖然有殺敵之心,卻無治國之力,莽撞的行動只會把民族推向深淵之中,所以,這事兒之後,修真者開始變得謹慎,改變策略,培養俗世一些有治國之能的大智慧之人,譬如康有為孫-中山之,甚至於,就連周先生這樣的人也會受到一定的保護。”

“周先生是誰?”王蠢見狼人提到周先生的時候臉上出尊敬之,便隨口問道。

“周樹人。”

“魯迅!”王蠢驚得合不攏嘴。

“是的,魯迅。”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也需要保護?”

“周先生的一支筆,可當千軍萬馬,自然是需要保護的,當年,他喚起民族覺醒,可是功不可沒。”

“有道理有道理。”

“如果沒有修真者的保護和從中周旋,你認為,在那兵荒馬亂,白恐怖草菅人命的時代,周先生能夠活得那麼滋潤?”

“不能。”王蠢深以為然的連連點頭“對了,你説義和團的時候,是修真者無法容忍教廷的擴張?”

“是的,俗世的戰爭,除了利益和種族,絕大部分與宗教有關,每一次戰爭,都是宗教擴張,在早些時期,神州大地之上,教廷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鴉-片戰爭開始之後,在極短的時間裏面,在沿海的一些城市裏面,基督教便與傳統的道教佛教分庭抗禮,這引起了修真者們極大的反彈,也讓修真者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於是,便出現了義和團起義。”

“可惜是個敗筆。”王蠢對義和團的事情還是略有了解,從史冊記載所看,義和團可以説是惡評如

“也不完全算是敗筆吧,只能説是一次不成功的實驗,有了這次實驗之後,近代修真者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開始改變了策略,不直接手人類的戰爭,而是制定了很長的崛起之路,就像我開始所説的,國家的國運,在百年之間,百年之前,就有人在規劃中華民族的未來。”

“果然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可敬可佩!”

“是的,治國如下棋,不在於一時得失,領土丟了,在強盛的時候可以奪回來,但一個民族衰落了,就很難崛起。”

“嗯嗯。”王蠢最近惡補歷史知識,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

在歷史上,很多國家衰落過,譬如俄羅斯,德國法國和本,但是,這些國家總是在不停的崛起,而一些民族衰落後,則很難東山再起,在世界地圖上,消失的國家並不是很多,但是,消失的民族卻是不少,很多民族,在歷史的長河裏面曾經一時無兩,但最後卻是曇花一現。

毫無疑問,民族比國家更重要。

民族就像是一個小區裏面的居民,而國家,則是管理小區的物業公司。

物業可以經常的換,而小區的居民則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羣體,離開一個兩個無所謂,並不影響小區的穩定,但如果小區的居民被驅逐,被趕盡殺絕,那這小區也就失去了活力,哪怕是有了新的居民,已經是物是人非…

“説説抗戰吧。”

“抗戰…抗戰其實沒有什麼好説的,因為,修真者一直都控制着局勢,本人雖然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但是,他們不可能完全佔領中國的,哪怕是美國不手,本戰敗也只是遲早的事情…事實上,美國當時也是修真者所利用的一枚棋子。”

“美國也是棋子?”王蠢再一次出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也不完全是棋子,當時那個年代,任何事情都充滿了不確定,只不過,修真們朝這個方向努力,結果,他們成功了。其實,按照原計劃,中之間的戰爭預計是在五十年左右,但因為修真者的干預,提前了四十年的時間結束戰爭。”

“照你這麼説,如果沒有修真者,中國就亡國了?”王蠢覺得狼人誇大了修真者的功績。

“雖然可能很小,但並不排除,當年,中華民族又不是沒有亡國過,漢族這個主體民族,可是被元蒙奴役了一個多世紀。”

“既然這樣,我就搞不明白,元蒙時期,中國的修真者幹嘛去了?”王蠢冷哼一聲。

“我開始就説過了,修真者因為閉門修煉,沒有治國之力,哪怕是帶兵打仗,也只是先鋒,無法做統帥,遇到亡國的大時代,修真者個人的力量極為有限,不可能力挽狂瀾,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培養強大的人與亡國的敵人戰鬥,而這種發現尋找和培養過程,動輒就是數十上百年,而且,在這個過程之中,修真者還要讓民族擁有崛起的生命力…中華民族歷經了元蒙和清朝數百年的奴役,依然能夠不停的崛起,莫非你認為是運氣?”

“原來是這樣。”王蠢深深的嘆息了一聲。

撥開歷史的霧,才知道幕後還有如此多的秘辛。

“現在,説説你自己吧。”王蠢沉默了一會兒道。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