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試兒三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大清早,蕭南便起身,吩咐孃給靈犀換了身喜慶的大紅繡金的衣服,胖的好幾折的脖子上掛着金燦燦的金項圈,同樣嘟嘟的小手上則帶着明晃晃的金鐲子。

玉蘭給蕭南梳妝的時候,蕭南還用手指蘸了些胭脂,在女兒的眉心點了個小紅點兒,越發映襯得小丫頭白胖可愛,一眼望去,還以為是觀音座前的金童玉女下了凡塵。

孃方氏更是沒口子的稱讚,只把崔靈犀誇得靈童轉世、仙女下凡。

蕭南笑得直搖頭,不過,她也沒有打斷方氏的馬,今兒是女兒滿週子,多誇幾句也正常。

過了好一會兒,蕭南收拾妥當,便領着母等一大羣丫鬟婆子去了榮壽堂。

見過了老夫人,老夫人又摟着小靈犀親熱了好一會兒,這才開始準備客。

還不到午時,接到邀請的賓客悉數到場,眾女眷圍聚在葳蕤院的正堂,三五湊做一堆的閒聊。

“娘子,吉時到了,是不是開始抓周試兒?”玉簪看了看滴漏,小聲的提醒道。

“好,讓母把靈犀帶來,吩咐下頭把東西擺好。”蕭南看了看在場的女賓,點頭應道,隨即又對玉竹説:“正堂那邊的男賓也招待好,讓翰墨‘伺候’好郎君,知道嗎?”

“是,婢子明白。”玉竹聽出蕭南話裏的深意,她知道蕭南這是擔心有人借小娘子抓周宴生事,她忙答應一聲,似下保證的説道:“娘子放心,正堂那邊婢子也安排好了,絕不會有人驚擾了貴客。”蕭南滿意的點點頭。

此時,下人已經抬了一張大紅繡金紋的地衣過來,小心的擺放在廳堂中央,又有幾個丫鬟捧着各物件,一一擺放在地衣上。

母抱着靈犀走了過來,跟蕭南問過禮後,便將靈犀放在了地衣正中間。

蕭南着肚子,本蹲不下,便微微躬身,柔聲對女兒説“阿沅乖,這裏有這麼多好東西,你看看喜歡哪個?喜歡哪個就拿哪個。”靈犀忽然見到這麼多人,一時有些發矇,兩隻大眼烏溜溜的轉了又轉,最後定格在蕭南身上。

看到悉的阿孃,靈犀拍着小手,啊啊叫着“liang,阿liang。”蕭南嘴角搐,liang?教了這小傢伙幾個月,她就給自己這麼一個答卷,真真氣人呀。

忍着伸手敲她的**,蕭南扯開一抹淺笑,繼續哄着:“阿沅,是阿孃,阿孃在呢。你先看看這些,都是好東西哦,你喜歡哪個?嗯?”

“liang,”阿沅對眼前的物件兒毫無興趣,咧開小嘴兒,出兩粒小白牙,歡快的喊着母親。

我知道我是你娘,可你個小兔崽子,倒是給我抓東西呀。

蕭南好想仰天長嘯,她覺到身後的女客們已經有人哧哧笑出了聲。

母也在一旁急得不行,她跪坐在一旁,推了推地衣上的一個黑漆螺鈿的小匣子,低聲催促道:“小娘子,這麼多好東西,你喜歡哪個就抓哪個,快呀。”哄了好一會兒,崔靈犀終於過完了喊‘liang’的癮,一個翻身,坐姿變趴姿,向前爬行了幾步,抓住了一把漆了紅漆的尺子。

“哎呀,小娘子抓了尺子,將來定是個巧手——”還不等大家的吉利話説完,崔靈犀一個甩手將尺子丟到了一邊。

接着,在眾目睽睽下,小傢伙又變趴姿為坐姿,雙手在身邊劃拉着,一抬手拿起一枚玉石印章。

“哎喲喲,小娘子抓了印章,將來定是——”啪,崔靈犀又把印章丟到了一旁。

眾人癟癟嘴,參加了這麼多抓周宴,像崔靈犀這般‘活潑’的還真不多見呀。

蕭南也有些無語了,她們夫兩個為了讓女兒抓周的時候好看些,苦苦培訓了她好幾天。培訓的時候,這小傢伙表現得都好的,完全按照她們兩口子的意思抓了吉利的物件兒,今天是正子,她、她怎麼就掉鏈子了呢。

小傢伙不知道母親心中的鬱悶,她此刻發現了一個好玩兒的遊戲,那就是不停的將身邊的東西撿起來,放在嘴邊或者眼前把玩一會兒,然後再丟掉。

如此這般了n次,眾人都忍不住抬頭,以四十五度角仰視天空,心裏默默吐槽:這特麼是什麼孩子呀,哪裏是抓周,簡直就是玩人呀。

終於,在蕭南爆發前,崔靈犀終於停止了這項遊戲,她再次爬回地衣上,扭動着小pp,吭哧吭哧的爬到一卷黃的畫軸前,小胖手一抓,便將畫軸抱在了懷裏。

就在眾人以為這丫頭又要把東西往外丟的時候,小丫頭卻調轉方向,吭哧吭哧朝蕭南爬去,來到蕭南近前,小丫頭雙手拖着畫卷作勢要給蕭南。

呼~~~眾人終於鬆了口氣,開始紛紛説起了吉利話,什麼小娘子手抓畫卷,將來定是丹青大家啦,什麼小娘子年紀雖幼,卻知道孝順阿孃啦…

抓完了一個,蕭南忙命人將畫軸收好,又把小靈犀放回地衣上,讓她再抓一個。

這回也算順利,靈犀抓了一盒子紫毫筆。

眾人又是一通誇獎。

一番熱鬧下來,堂內總算有了抓周宴的氣氛。

就在這時,玉竹滿臉古怪的走了過來,附在蕭南耳邊回稟道:“郡主,盧縣君和盧家小娘子來拜訪老夫人,這會兒人已經到了中庭…她們是帶着行李、僕從來的…您看?”盧家小娘子?也就是崔大的表妹?

ps:嘿嘿,謝謝親們的小粉紅,謝謝親們的打賞,謝謝親們的訂閲,o(n_n)o謝謝(。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