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家的事歸結底,全都由一個‘貪’字引起。
近幾年王佑安迅速崛起,他的財富和社會地位遠遠超過其父,將前任首富拍在了沙灘上。
面對王佑安的成功,慢説他的幾個異母兄弟了,就是王家老爹也眼熱。
尤其是看到王佑安將自己的同母弟弟王承平到洛陽,只三四年的功夫,那個資質平平的小子搖身一變成為洛陽有名的豪商。
這讓其它自認為‘聰明’的王家郎君如何甘心?
在他們想來,大家都是王家兒郎,王佑安也就罷了,他有郡主娘子做靠山,又跟世家聯姻,能成功也是情理之中。可那王承平呢,痴漢一個,他憑啥能在洛陽混得風生水起?
於是,王家的幾個兄弟攛掇各自的生母,紛紛跑到王老爹跟前吹枕頭風,力勸王元寶親自出面,責令王佑安提攜眾兄弟。
幾個侍妾也是‘能人’,還主動幫王元寶出主意:如果王佑安不聽老爹的話,王元寶可以‘分家’。
按照彼時父母在、無私財的習俗,在王家沒有分家的情況下,王佑安手頭上的生意全都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整個王家的,應是王家公中的產業。
聽到這裏,蕭南忍不住嗤笑出聲“呵呵,王傢什麼時候也講規矩了?”王元寶是草出身,隨後經商起家,他
本就不懂什麼規矩、禮法,否則當年也不會把髮
丟在老家種田,自己帶着個
女出身的小妾四處
際了。
在王家。小妾管家,原配住草棚。庶弟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嫡兄苦哈哈在外頭獨自拼搏…那裏發生的每一件事都與禮法無關。更沒有一件事符合規矩。
嘁,這樣的人家如今也口口聲聲喊着規矩,真是天大的笑話。
“誰説不是?”柴玖娘也笑着點頭,繼續道:“王元寶還真聽話,命人把王佑安夫叫來,還假模似樣的找來幾個所謂的‘族老’,當眾宣佈分家。”王佑安見到父親如此模樣,心寒的同時,忍不住冷笑連連。他啥也沒説,直接把一份契紙摔在眾人面前。
這份契紙是當年王元寶命請來的賬房寫的,而後由他親自簽字畫押,又去京兆府備檔的。
內容很簡單,通篇是王元寶的一份聲明:王佑安所進行的收購安善坊、永昌坊等事宜與王元寶、王家無關,是王佑安的個人行為,該生意成功與否、盈虧與否,與王元寶、王家沒有任何瓜葛。
當初王元寶立這份契約,為得是擔心王佑安生意失敗了。別人找他要債。為了躲避責任,他這才立約為證。
王元寶萬萬沒有想到,這份契約卻成為他染指親子產業的攔路石。
王家眾人面面相覷,待他們反應過來時。王佑安夫婦已經拂袖離去,如夢方醒的幾兄弟,紛紛用譴責的目光看着自家老爹——人怎麼可以蠢成這樣?!
一計不成。王家幾兄弟又想了個損招,讓王元寶裝病。然後幾兄弟輪番去王佑安的新宅門口哭訴,話裏話外指責王佑安不孝。發跡後不顧親生父親死活,只顧自己富貴,眼下老父垂危,求長兄回去探望…次次引來一大堆人圍觀。
在古代,‘不孝’可是大殺器呀,不管是經商還是做官,一旦被冠以這個罪名,他的事業算是完了: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親長都能忤逆、拋棄,你還能指望他能善待治下百姓、善待生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