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實吧,蕭南覺得王氏做得不太聰明。既然她的夫君明確表示心疼生母,哪怕為了夫和諧,王氏也該對薛氏親近些。
但王氏出自太原王氏,她出生後便一直接受世家傳統的教育。在她的認知裏,自己家族是尊貴的存在,可以藐視一切非世家出身的人,即使這人是宰相、是國公。
王氏連權臣、勳貴都不看在眼裏,更不用説一個奴婢出身的小妾了。
或許,在王氏看來,她能放下身段、心平氣和的與薛氏相處,沒有因對方的出身卑賤而輕賤,已經是看在夫君的面子上了。讓她把薛氏當正經婆母看待,絕對是對她及整個王氏家族的羞辱。
王氏覺得,她堂堂王氏女下嫁唐家,已經夠委屈了。當初若不是看唐謙是嫡母養大的,且仕途也不錯,這才勉強答應。
倘或早知道唐家這般沒規矩,唐謙如此‘腦子不清楚’,王氏寧肯嫁個資質平平的世家子。
‘腦子不清楚’是崔江評價唐謙的原話。
聽着崔江毫不掩飾的質疑自家女婿的智商,蕭南不莞爾,趁着崔江喝茶湯補口水的當兒,
了一句“唐謙都做了什麼?他為了那個薛氏為難表妹了?”
“何止是為難?!”崔江匆匆嚥下口腔中的茶湯,滿臉憤恨的説道:“他簡直就是作踐,拿我兒去成全他的賤婦生母。”原來,唐謙自幼覺得生母可憐,多年積攢的愧疚終在嫡母過世的那一刻爆發了。對於薛氏的任何要求,唐謙都毫不遲疑的答應下來、並竭盡全力的滿足。甚至不惜委屈子、兒女,甚至是犧牲
子的利益。
在唐謙的一番努力下。薛氏儼然成了唐家內院的第一人,其地位之高、權勢之重,比當年的唐夫人還要威風。
這還不夠,唐謙打小便有個心願,一定要讓生母正大光明的出現在其它官眷面前,要讓生母不再被人鄙視,而是成為大家尊敬、羨慕的人物。
為此,唐謙拼命讀書,終於在十六歲的時候考中進士科。又經嫡母兄長的推薦,入了官場。
當了官,雖是個低品級的小官,唐謙卻看到了希望。
正巧當時有朝臣上書,請求聖人准許庶子為生母請封、為生母守孝等事宜,唐謙見機會來了,也跟着附議。
不過唐謙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以他的官階,本沒資格打前鋒。於是他就做出一副‘我是來打醬油的’圍觀模樣,適時的跟着喊幾句。
只可惜,聖人駁回了這項提議。
原因很簡單,當今聖人重嫡長。他擔心此項提議一旦通過,會助漲某些人寵妾滅的氣焰,時間久了。嫡庶不分,正統的嫡長繼承製將不能正常執行。
一旦傳統的宗法出現了問題。社會秩序便有可能出現紊亂,這是皇帝不想看到的。
為生母請封成了泡影。唐謙的失望可想而知。但這廝確實聰明,很快就想到了解決之道——“噗~”蕭南口中的茶湯全都噴了出來,幸好她及時轉過了頭,這才沒把崔江噴得一頭一臉。
玉簪忙上前服侍,給蕭南擦拭角和身側的水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