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夫人的心情很不好,大家小心!
葳蕤院的奴婢們相互傳遞着這樣一個信息,做事的時候也都加倍注意,唯恐哪裏做得不好,惹得夫人更加惱怒,進而遷怒自己。
就是玉簪行動間也分外謹慎,表情嚴肅得彷彿在參加追悼會。
一時間,正堂裏異常安靜,誇張點兒説,四周的空氣都凝固起來,除了熏籠裏噼裏啪啦的炭火聲,偌大的廳堂裏竟沒有半點聲響。
蕭南還沉浸在自己的心事裏,並沒有發現身邊的異常,她似幽魂一樣,默默的飄進堂屋,走到主位前,默默的坐下,然後抬眼看了看玉簪,示意擺飯。
玉簪會意,扭過頭,無聲的吩咐小丫鬟們抬食案、擺飯菜。
片刻後,幾個小丫鬟魚貫而入,麻利的將食案、飯菜擺好,玉簪則忙親手奉上乾淨的銀製餐具。
蕭南拿起銀箸,正吃飯,忽然發覺少了些什麼,問了句:“孩子們呢?”她這是在問四胞胎,自從四個小包子過了週歲,她便有意識的讓孩子們跟着她們一起用飯。
小傢伙們雖然還不能吃正常的飯菜,但按照蕭南的吩咐,堂屋裏依然要擺上他們的食案,而他們的母則各自抱着自家的小主人坐在食案後,給他們餵食一些果泥或是牛
。
小傢伙們年紀還小,暫時不能領會母親此舉的用意。
不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用飯的時候,大家雖都不説話。但那種温馨的氣氛還是蠻好的。
在這樣的氣氛中,就連最有個的長壽小盆友。也不再一臉便秘的面癱樣兒,而是咧着小嘴
出一顆米粒小牙牙。乖巧的任由
母餵食。
且隨着四胞胎年歲的漸長,他們的小手能抓住銀匙的時候,蕭南便不許
母服侍,而是手把手教孩子們自己用飯。
讓蕭南很欣的是,小傢伙們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小
病,但本質還是很乖、很聽話的,至少在教他們自己吃飯的時候,小傢伙們對於‘無人伺候’、‘自己動手’的情況,並沒有什麼不滿。而是很歡樂的予以配合。
當然,若是他們每次吃飯的時候,沒有得滿食案都是湯湯水水、沒有像小豬仔一樣吃得叮噹作響就更美妙了。
起初崔幼伯見了還有些不理解,覺得蕭南這樣做,既為難了孩子,還、還很不雅,頗為挑戰崔氏用餐禮儀。
不過,他們夫婦早就説好的,兩人都有教導兒女的責任和權利。且每當某位家長訓導孩子的時候,另一位倘或有什麼異議,也不得當着孩子的面兒糾正。
有什麼問題,夫兩個私下裏談。在孩子面前,雙方要給彼此必要的尊重。
那飯後,崔幼伯和蕭南就寢前。崔幼伯就指出了這一點,只可惜蕭南在這件事上很堅持。崔幼伯爭辯不過,只得作罷。
但隨後一段時間。崔幼伯發現,小傢伙們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好,別看一個個的還不到兩週歲,但已經能有模有樣的拿着湯匙用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