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蠢蠢欲動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五位宰相輪番上陣。這個引經據典,那個長篇大論。別看一干老臣頭髮花白、年長老邁的樣子,但耍起嘴皮子來。絕對比專業的御史還要犀利。

皇帝直接被一羣老頭兒嘚啵嘚的給繞暈了,呆愣愣的盤膝坐在榻上,瞪大一雙眼睛看着幾張開開合合的大嘴。

最後,長孫無忌上陣了,直接給出結論:“聖人貴體剛剛痊癒,不宜勞過度,親自出徵一事,還是緩一緩吧。當務之急,還是先議一議派兵增援的事吧。”這話很有道理,不管是皇帝親自出徵,還是另選大將出徵,都是要帶兵去增援的。

而增援不是簡單事兒,絕不是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就能解決的問題:從何處調集府兵,調集多少人,器械、馬匹、糧草等如何籌集等等等等。

都需要一一討論。

至於統帥,倒是可以先壓一壓再議了。

皇帝沒意見,很痛快的表示‘司空言之有理’。

於是,議事堂開始熱烈討論起來。

大唐施行的是府兵制,沒有職業的常規軍,十二衞亦是由府兵組成。若是有了戰事,便從十二衞中調府兵前去戰。

而大將軍是聖人欽點,待戰事結束後,大軍重回十二衞,而大將軍也將立刻解兵還朝。

所以這年代沒有所謂的‘某家軍’,而似柴家那樣能在西北盤踞近三十年,也是因為柴家的當家主母姓李,且在開國之初立下汗馬功勞。

若是換做旁人,早在先帝的時候,就被收拾了。

一干老臣足足商議了半,最後決定調三萬府兵,由蕭嗣業為副將,直接奔赴西北救援。

許是為了進一步打消聖人慾御駕親征的想頭,幾位老臣有志一同的決定,此次援軍不設主將,副將蕭嗣業暫行主將之權。

待大軍與平西大軍匯合後,將由平西副總管、大將軍蘇定方全權統轄。

爭取了半天,皇帝還是沒能爭得過一羣老臣,最後他也不得不放棄了。

沒辦法呀,他實在扛不住一羣口才極佳的老頭兒在他耳邊嗡嗡,吵得他腦仁兒疼。

為了不讓自己英年就患上頭疼的病,皇帝只得點頭默許了宰相們的決議。

,皇帝便下了旨意,兵部、户部、軍械監等有司衙門也都立刻運作起來,調集府兵、籌集糧草等軍需物資,忙得不亦樂乎。

因前線吃緊,且戰敗的消息太過打臉,憋着一肚子火的天朝官員們的辦事效率都明顯提高,沒用多久,三萬大軍調集完畢。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