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好,太好了,蕭南終於起疑心了。
武氏心中得意,繼續道:“娘子,不管郎君在不在京城,婢妾都要依禮行事。所以,您就讓妾身在您身邊伺候吧…”武氏一番話説得很是謙卑,且話裏話外都暗示着崔幼伯已經回京,且已經知道了她懷孕的事兒。
蕭南不是傻子,武氏一而再的暗示,她豈有不明白的道理。
“嘭~嘩啦~~”蕭南用力一抬手,將身側丫鬟捧着的銅盆掀翻,盆裏的水灑了一地。
“好,你既然這麼想伺候我,我也不能拂了你的心意,”蕭南沒好氣的一指地上的水漬,道:“你就留在寢室,把這裏打掃乾淨吧。”説罷,蕭南袖子一甩,徑直出了寢室。
“…”武氏愣住了,她沒想到蕭南會説翻臉就翻臉,還讓她做使丫鬟的活計。
難道蕭南沒看出來她只是來‘客氣’一二的嗎,她、她還當真了!
接着,武氏似是想到了什麼,又掩嘴笑了起來——蕭南都氣得失去理智了,看來,她這是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呢!
…
用過朝食,蕭南命人取來筆墨紙硯,開始抄寫佛經。
起初她是為了應付差事,畢竟她留在大慈恩寺是為了‘祈福’,每天都有抄經任務。
抄着抄着,她的心竟慢慢靜了下來,不再胡思亂想,而是專心一志的抄寫佛經。
今天抄的是心經,起初幾遍,她因為心不靜,還抄壞了好幾張,案几四周已經散落了一地的廢紙團。
隨後,她越抄越,最後她已經可以不看原稿,直接背誦着默寫。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多時…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蕭南一邊低聲喃呢,一邊認真的默寫,寫到這一句時,手中的筆不
頓了頓,暗道。心經能不能消除一些苦她不敢確定,但確實可以讓人靜下心來。
“表妹好虔誠。時近正午還在抄經?”蕭南正繼續寫,耳邊又想起那個讓她糾結的男聲。
無聲的嘆了口氣。蕭南知道她安靜抄書的時間結束了,放下筆,小心的將抄好的經文放好,抬頭看向來人,淡淡的説:“榮表兄好閒情,大中午的不説在家消暑,卻跑到寺裏閒逛?!”李榮穿着一身湖藍胡服,頭上戴着短腳幞頭,手裏搖着把摺扇。優哉遊哉的晃到蕭南案前,笑嘻嘻的説:“有什麼辦法呢,長公主惦記表妹,託我來看看,長輩有命,我豈敢不從?!”得,蕭南對自家人也是有些無語了,昨天是大兄,今天是阿孃。怎麼一個兩個都找李榮幫忙?
難道她們蕭家就沒有其它可用的人了嗎?
其實蕭南還真是冤枉自家人了,長公主倒是也有信得過的護衞,只是大家都不如李榮的功夫好、辦事利索。
且李榮在宗室中的名聲極好,皇室任俠的名頭可不是白叫的。基本上李家人不管誰家有什麼麻煩,都會習慣的請李榮幫忙。
而李榮也快,只要不是違法亂紀、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他都有求必應。
長公主呢,在李氏宗親中隱隱有帶頭人的地位。她老人家也大方,不但對一些落魄宗親很是照拂。就是對某些混得不錯卻偶有困難的人家也很關心。
比如李榮的娘子王氏,每當李榮外出遊歷的時候,長公主都不忘三不五時的派人去榮國公府看看王氏,送些時興的果蔬或是小物件兒。東西不值什麼,但卻表明了長公主對晚輩的關照。
李榮回京後,王氏沒少在他耳邊説長公主的好話,是以李榮對她也非常尊敬。
再加上蕭家的雙胞胎對李榮甚是崇拜,兩隻小的曾經跟他學過拳腳、騎功夫,李榮算是雙胞胎的半個老師。
諸多因素相加,李、蕭兩家的關係越來越親密。
所以,不管是蕭博還是長公主,但凡是遇到與武力相關的問題,還是喜歡找李榮。
蕭南不知道這些,她在心裏翻了個白眼,涼涼的説道:“真是有勞榮表兄了,勞煩表兄轉告我阿孃阿耶,我在這裏一切都好,請她們不必擔心。”李榮挑挑眉,目光掠過案几四周散落的紙張“唔,表妹倒是真靜下心來了,不管外頭髮生了怎樣的風雨,你也自巍然不動呀!”蕭南拇指食指捏了捏鼻樑,有些好奇的問道:“哦,外頭又有什麼新鮮事兒了?”她才不信李榮只是隨便過來轉轉,依着這人的格,若是沒什麼重要消息,他
本不會來得這麼勤。
“今天早上,許敬宗上書,告自家嫡長孫忤逆!”李榮扯過一個蒲團,盤膝坐在蕭南對面,隨意的説道。
“許、許孟伯?平安公主的駙馬?”蕭南一怔,嘖,還真是個大新聞咧。
這年頭,兒孫若是不恭順了,父母可能會在私底下説孩子們‘忤逆不孝’什麼的,但還真沒幾個將人告上公堂的。
國人不管是千年前還是千年後,都講究‘家醜不可外揚’,且虎毒不食子,更何況是人呢。
因為古代重禮法、崇孝道,一個‘忤逆’不止會葬送兒孫的前程,還會讓孩子有牢獄之災咧。
而許敬宗還真敢做,要知道他的孫子可是駙馬呀。
李榮扯了扯薄,勾出一抹嘲諷的笑“正是許駙馬,嘖嘖,這個罪名可不小,就是聖人,也不好説什麼。”蕭南想了想,忽問了句:“平安呢,她怎麼説?”據她所知,平安早就厭棄了這個駙馬,或許現在正是甩掉他的好時機呢。
李榮邊的笑紋加深,道:“表妹這個問題問得好,平安公主這次表現得可圈可點呀。嘖嘖,非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還幫許大郎説了不少好話…”ps:晚上就去三亞了,雖不是第一次參加年會,但還是好
動,嘻嘻,再次謝謝親們,沒有大家的支持,某薩也沒機會前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