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縱深襲擊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卻説李存孝所部用時五從川蜀之地攻城拔寨,連下十二城,攜天神之威,風頭正勁!勇南公之威望震撼三川,看着攻下的大片土地,存孝繼續追擊,將川蜀逃散潰敗的十餘萬敗軍趕到秦嶺。

秦嶺位於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是川蜀通向江南的重要軍事通道;如今李存孝大軍停到淮河岸邊,前有大河阻路不得向前,士氣大振的存孝本部臨江伐樹取材打造戰船,大有不江南,誓不平息之勢。

劉度恐慌之餘命令部隊遷至淮河沿岸,每隔二兩便設置兵一萬,蜿蜒一百多里的淮河域大多佈滿了齊王親兵,齊王帶來的三十萬人馬再加上川蜀潰逃而來的十餘萬參軍,兩者合兵一處組成了一支不容天下任何藩王小覷的強大力量;李存孝的能力劉度是親眼見識過的,這次拼上了老本,説什麼也不能讓晉軍渡過淮水。

李存孝前軍駐守對岸,一直等到晉王的到來,望着濤濤淮河水從上蜿蜒而下,看着時而平靜時而翻滾的睡眠,老練的晉王似乎想到了什麼。

千里奔襲行軍是兵家大忌,這樣一來離得大本營越來越遠,反倒有被人合圍的危險;恰逢李存孝麾下的將士打造的戰船已經完畢一半,晉王果斷的下令中軍擇撤軍。

“大王,如今我軍士氣正盛,那劉度如案板上的魚已經蹦躂不了幾天了,何不渡河決一勝負,我軍大有破斧沉舟之勢,晾那昏庸的劉度父子也不是我軍的對手。”現在撤軍無疑是給李存孝心頭澆水,瞬間熄滅自己的求勝慾望,耿直的存孝心中斷想,知道大王畏懼自己功高蓋主,又不敢與對岸齊軍決一死戰。

晉王看出了李存孝心有不甘,於是安道:“虎兒不必怪責,本王是擔心後方出事,兵法有云千里行軍是為大禍,要是一味取勝而不安撫百姓,恐其久生變。”存孝正答道:“大王所言句句在理,只是我晉軍所向披靡天下無敵,三晉大地有誰敢斷然謀反?”晉王頓了頓不安的説道:“唯恐五侯爾…”提起五侯,李存孝也知曉一二,早在黃巢起義中,晉陽城內軍鎮割據,知道朱温奪了河南之地,晉王一統三晉七十二州縣,五侯才納入晉王麾下;要是説他們忠心耿耿、心中無二怕是大錯特錯,但要是觀他們貿然謀反卻是過於多心了。

“虎兒常年在外征戰,因此對政治鬥爭有所不知,本王自從將五侯納入麾下就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他們的監視,可曾記得昔契丹左翼王軍隊攻打雁門關時,那五侯身為鎮邊討伐使卻在為難之際無一人出手相助;緊接着朱温那賊人派遣大將圍攻函谷關,本王恐存勖年幼不敵與他,故而三令五申責令五侯出兵相助,那是礙於本王顏面僅僅派出三千殘兵弱旅;如若五侯使沒有反叛之心何至於此啊!”李存孝雖然心中略有不甘,卻也是識大體的英雄,為將者對政治不聞不問也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聽到晉王如此推斷,存孝的殲敵之心也有所延緩;這才忍痛割愛將淮河沿岸的大小船隻百十艘焚燒殆盡,悶悶不樂回到中軍踏上了返回晉陽的行程。

劉度這邊有沿岸駐守的將領來報,將沿岸而下的船隻殘骸告知了齊王;齊王先是如釋重擔,轉眼便驚恐命令全軍將士打起神嚴防突襲。

其實這也不是齊王神緊繃害怕對戰,而是看到了晉王父子的帥旗,回想函谷關下李存勖一個黃小子使了一出舉世聞名的火牛陣大敗朱孝天;因而一聽將士來報江面上佈滿大小百十來艘火船時,也大為吃驚。

好在晉王並非真心攻打於他,齊王派遣船隻沿江而上,哪裏還能覓得晉軍的蹤跡;這才稍作寬心,同時下令將太子好生看管,經過一連串的驚心動魄,齊王也暫時收起了利用太子指令天下的稚想法,知道了亂世中軍力為上的劉度,正式的斷自治以圖後大局。

卻説綁架太子的內府侍衞已經尋找到太師、齊王數,身負重傷的王越跟郭無為這才踉踉蹌蹌的剛到漢口。

忍受了幾的飢餓,兩人在看到王氣十足的長安城時似乎看到生存下去的希望,也許對王越來説這不是希望,這是一種信念;好不容易來到了漢口本想找個人家解決下温飽,眼前的一幕幕讓兩人瞠目結舌。

這次二王不顧天下基使得黃河水決堤,已經成了百姓心中千夫所指的辱罵對象,倘若辱罵真能解決了實際問題,那又何須災民四處lang、打家劫舍佔山為王;這次被洪重創的地區大多為河南、山東一帶,其中以漢口、漢陽、汜水、陳留最為嚴重,一路上百姓離失所漂屍街頭小巷,黃溢出漕、農房田禾均被衝損,接連數倖存者生活在水患之中,從而引發了瘟疫的橫行,昔的繁華與今的落魄,王越跟郭無為偷生到此卻如同死去。

由於這裏屬於朱温的藩地,為了控制難民失,官府在雍州一帶廣制賬房接納受災慘重的黎明百姓;可是**難違,大多聚眾順着山東府跟江東逃竄,因為那裏土地豐厚、氣候温和;不少身染瘟疫的難民就成了朱氏軍團下令捕殺的對象;王越跟郭無為二人被雍州守軍追逐的事端便由此而起。

雍州不比長安跟漢陽,這裏雖為朱温的地盤,但是主力均被調去前線大戰,只留下兩萬綠林士卒維持治安,因為民越來越多,這裏的治安也越來越差;王越跟郭無為滿城躲避着官府的搜查,如此反覆數在城中也鬧出很大的動靜;好在運氣使然撞到了喬裝打扮的李響,在其帶領下隱入深山,跟趙爍聚在一處。

卻説晉王率領大軍走到漠河,才得知朱温親率大軍入京一事;當場後悔不已,自責道:“兵出晉陽,無功而返,陛下天子皆入虎口爾!”朱温的為人晉王再清楚不過,想當年晉王以北抗契丹擔任封疆大將,正是朱温在朝堂之上挑撥離間壞了陛下對晉王的信任,以至於忠心耿耿的晉王無法立足於朝堂,無奈反叛自立為王;但仍心存大唐盛世更念及太宗皇帝的恩澤,所有從未有過稱帝之心。

“那朱賊包藏禍心,陛下此次大難臨頭啊!”馬背上的晉王慷慨昂,俯首南拜不見鄉音,作為李氏一脈到了這等境地又是何等的淒涼。

“父王不必過責,朱温那賊既到洛陽,大軍經過之地必然是繞道而行,如此大費周折豈能短時間內進入洛陽。”説話的是年幼的李存勖,也是李克用最得意的愛子。

俗話説知子莫若父,李存勖一言猶如醍醐灌頂點醒了李克用,也點醒了隨行的眾人。

晉王環顧四周將士,最終把目光定格在李存勖身上,斷然下令李存勖為先鋒前往洛陽勤王。

看出了李存孝的不悦,晉王笑着拍了拍其肩膀,説道:“存孝虎兒,為父有一更為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辦;要是成功了,功勞不比存勖小。”李存孝聽後,眼中稍見生澀;晉王用兵向來如斯,一向是多才多用,麾下將領都有發揮的餘地;這次晉王給李存孝的任務是率軍征討長安,拖延朱温進軍洛陽的速度給李存勖贏得戰機。

安排妥當後,晉王便帶着剩餘的兩萬兵北上晉陽了,李存勖二次掛帥,可謂意氣風發,輕車路出秦川、過潼關直襲洛陽;存孝志大,三萬鋭後方紮營,自己則率領百名衞前去長安城外叫陣。

這正是:虎父神威無犬子,軍分三路壯雲霄!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