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父子倆談到深宵夜盡,一夜無眠,郭相把郭榮應如何辦軍務,籌措糧餉等等事項一一
代代清楚。待到天亮後,命人傳進張超,何徽,李剛,董方等十人,囑咐他們今後跟隨公子,辦好北京的事務。隨又傳令家丁,士兵,收拾行裝,準備上路。辰牌時分,兩位留守都派員送禮,還親自前來為郭相送行。一時之間,相府門前冠蓋雲集,車水馬龍,熱鬧了半天,一眾文武官員直把郭相一行送到東門之外十里長亭,這才告別,各自回府。
郭榮回到府中,即召張超等人議事。那張超,何徽,原在郭相府中管帶親兵。李剛,董方原在郭相軍中掌書記。對裏外事務都是悉的,所以郭相特地撥與郭榮使用。郭榮聽取他們把北京及代北一帶的形勢介紹了一番後,隨即修書一封,命張超帶着四名親兵,火速前往汾西,把慕容華一家接來北京。因聽説太行山有數處不服契丹人的散兵,又命王豪前往龍泉關,收編太行一帶的散兵遊勇。
那何徽出自郭相麾下,征戰有年,在晉陽也是混得極的。今受公子委派太行招兵,便把此行所須事物,如何籌措等等,向公子稟明。公子早已得相父囑咐,一切事務皆按舊例施行,對張昭等人的建議,無不言聽計從。立便命李剛,董方修下文書,由何輝前往北京留守劉崇大人處借來一百步騎,前往太行山去了。
數後,張超把慕容華一家接到相府。在路上慕容華早聽得張超相告,已知柴榮已改姓郭,如今已身任貴州刺使與都指揮使之職,甫相見時即便率家小下拜。郭榮見接來了慕容華,心中大喜,忙下位扶起就坐,連連説道:“教授乃郭某恩人,何必如此多禮。”慕容華道:“大人乃朝庭命官,古人云:禮不可廢也。”郭榮隨即吩咐家人把王氏夫人與公子引進內堂房舍先行安置,這裏好與教授敍話。便先把承蒙相父委以官職一事相告。又把招兵買馬之事提出,聽取教授有何良謀。
慕容華答道:“承蒙垂詢,如今大人派人前往太行,正是良策。近年朝庭政權頻繁替,契丹入侵,天下紛擾,民不聊生,不但太行山那裏有散兵遊勇,就呂梁山一路,也不少散兵遊勇,饑民,嘯聚山林。
前大人途經那一路屢遭搶劫,就都是那一類人乾的。如今若派人前往招募,也是一大兵源。”郭榮大喜道:“教授此言,正合吾意。如今就委教授參軍之職,前往呂梁一路招募兵員…”慕容華忙説:“在下從未參與過軍政,甫到麾下豈敢便領此重任。”郭榮笑道:“教授無需過謙,古人云: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如今天下擾攘,四海紛爭,我漢王龍興,正須延攬英才,教授滿腹珠璣,如今正是大展驥才之機遇,又豈可失之
臂?千載一時,人生難遇。我看教授也無需猶豫了。”慕容華聽了,便離坐下禮,接受委任。説:“承蒙大人過愛,卑職自當肝腦塗地,以死相報。”郭榮大喜,又命張昭隨同慕容華,前往呂梁一帶,招收兵員。
張昭領命,也如何輝般的,請公子下文書到留守處借兵。郭榮又命李剛,董方修下文書,前往劉崇處借兵。不料過了片刻,張昭,慕容華兩人空着手回來,説留守劉大人説:他那裏無兵可借了。郭榮聽了,不免心下着忙。心想:此去招兵,是要對付那些散兵遊勇,無兵無將,那裏對付得了?這事非得親自走一趟不可。便吩咐備馬,帶了兩個從人,徑奔留守府而去。
那劉崇聽得郭榮親臨,忙進內堂,分賓主坐定,郭榮便把來意説出。
劉崇皺着眉頭説:“賢侄不説,本官也知道你來是要借兵,剛才你的人來了,也説了。但是,在他們這些下人面前不好説。如今不瞞賢侄你説,本官得了個北京留守的官銜兒,昨兒你家郭相南下,把本官的兵都帶走了,我現也正招兵呢。你知道我手下有多少兵?”郭榮見他如此神態,也就隨和着低聲答道:“晚輩不知,請劉大人明告。”那劉崇樹出了三隻手指頭,説:“就這麼些。”郭榮嘆道:“只有三千人?那倒是的。不光要守北京,還連上晉陽哪麼大一塊地盤,就是京防內外,也都是嫌人少了點兒。不過侄兒此來,只不過是借一百人,而且借用以後,不消幾天便立即送還。不敢拖延耽誤的。”劉崇聽郭榮這麼説,一拍大腿嚷道:“天老爺!三千人?有三千人我立馬借給你一千。”郭榮聽了,不免也吃驚。忙問:“劉大人説的不是三千?那是多少?”劉崇壓着嗓門,低聲説:“只有三百人呢。前兒借了一百給你,現在連城門站崗還不夠人,還能借給你麼?”郭榮聽了,大驚失,不好開口,只是:“這…這…這…”的,説不出下邊的來。
劉崇見他着急,便説:“你也不用着急,本官這兒沒兵,那馬軍都指揮使劉信大人那邊倒是有的,待本官寫個信給他,自然能借得到。”郭榮聽了,這才放下心來,連連拱手致謝。
劉崇道:“你也不用謝,都是替皇上出力罷了,郭相臨走之時也是説好了的,本官能不幫你麼?”一面説着,一面命書記寫好文書,與郭榮。又叮囑説:“那軍需錢糧,都貯在本府。你招得兵之後,可編好名冊,到本府找他們領取就是了。”郭榮得了這話,又取了書信,萬千之喜,連連道謝。回到相府,命張昭火速前往?陽劉信處借兵。
原來這劉崇是漢皇劉知遠的親弟,劉信是從弟。領兵打仗的本領不高,所以如今南征汴梁沒帶他們去,把他們留下看守老家,這倒是靠得住的。如今郭榮招兵是為了往前方送,他們也是明白的,所以都竭力幫助。那劉信見了劉崇來書,二話沒説,立即選了一百輕騎,還派偏將樊愛能相助。
郭榮見這一百輕騎不但人強馬壯,又有將領帶着,便要親自率隊前往呂梁。慕容華諫道:“大人剛到晉陽建府,一應事務皆須親自處置,且何將軍前往太行未歸,大人暫不宜遠出,那呂梁一帶在下是比較識的,且有兩位將軍率兵,看來不難處置那些散兵小寇,大人自可安心留在府中料理…”兩位將領也都勸説郭大人不必前往。郭榮聽了,也就作罷。
那慕容華領着兩位將領與一百輕騎,辭別過郭大人,直奔汾西而去。這汾西地面,慕容華可是悉不過的。到了汾西,找了個驛站作為駐地。隨又上街,找了幾位
悉親朋前來議事。那些親朋好友,見教授離家不過數
,即便率兵領將,衣錦歸來,無不欣喜雀躍,紛紛前來道賀,出謀劃策。兩位將領見眾人對慕容華皆以教授相稱,也都改口稱他教授。
慕容華把眾人所説的情報分為三類:一是本地的鄉人,三五成羣,在外遊蕩劫掠為生的。二是三二十人,匿跡外地打家劫舍的。三是百數十人嘯聚山林,有點氣候的。歸納起來,與兩位將軍商議對策。議定了對那些小股零星的則以招安為主:大股招之不服的則剿之。
教授先是修下多份文書,到各處張貼勸喻,又委託鄉人,到各地勸説相的人回來接受招安。這一手果然靈驗,因教授素有民望,那些小股
寇,本是素仰其名的,如今得知他領兵前來招安,都紛紛納降,三數
間,便收編了三百餘眾。二位將領大喜,便把新招的兵員,分別編入輕騎隊,成為馬步軍。
至於那些三幾十人,一時不來的,慕容教授便與二位將軍率軍前往勸喻。一來是教授素有聲望,二來是漢王已稱帝,接受了招安便是堂堂正正的王者之師。三來又是四百多人的馬步軍來至面前,無力對抗,也只好接受城下之盟…。因此,不過三五間,又收編了八百餘眾。這樣一來,就有了一千二三百人馬。慕容華把他們整編了一下,分作三隊,每隊四百餘人。張昭領一隊作左翼,樊愛能領一隊作右翼,自己領一隊作中軍,浩浩蕩蕩的,頗有聲勢。
惟有一些佔山為王的大股賊寇,由於匪首過慣了小戥分金,大稱分銀的子,不願招安。更由於太嶽山的霍山上聚集着一羣三百餘人的匪徒,為首的匪首人稱白麪狼的,自恃人多勢眾,佔有地盤,往
經常四出打家劫舍,殺人放火,霍縣,汾西,洪
百姓深受其害。如今更是不把慕容教授放在眼裏。其他股匪也惟他馬首是瞻,故一時無法突破。慕容教授遂與二位將軍商議。
張昭道:“霍山這一羣,不過也是些烏合之眾,草寇而已。有道是人
馬,擒賊擒王。撂倒了這個什麼白麪狼,那些烏合之眾還怕不老老實實跟咱們走?端了霍山這一窩,其他的那些就都好辦了。”樊愛能也説道:“教授儘管放心。小將知道這個什麼白麪狼,原來不過是太谷縣白圭鎮的一個剪徑小賊罷了,一點本事也沒有。只因連年戰亂,官兵無暇顧及,他倒躲到這霍山混來混去混大了,稱起霸王來了。明
咱們圍上他霍山,且看小將三五個回合,把他砍掉。”這正是: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