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京都攻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京都舊稱平安京,自平安時代起,歷經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安土桃山時代,都作為東瀛的首都而存在,可説是東瀛的文化、宗教、政治中心。雖然到了德川幕府為尊的江户時代,東瀛的中心慢慢轉向了德川家族所在的江户,但京都依然是天皇及朝廷的所在地,算不上東瀛的中心,也是第二中心。

對德川家光而言,心中當然是早想把這兩個中心合二為一,將天皇一脈完全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儘管德川幕府在京都也有行轅,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大本營。打着“擁護天皇、剷除幕府”口號的中華志願軍對各大名的無差別處置,給了德川家光實現自己理想的最好藉口,不過他顯然晚了一步。

“這些漢人實在太陰險了…居然偷偷摸摸地攻佔了京都!”德川家光又開始拍桌子、扔茶碗:“他們的告示上不是説打對馬和高知嗎?”這其實就是王燃説的買二贈一,此次作戰的目標不僅僅是要拿下告示上所説的對馬和高知兩城,中華志願軍的一部從神户港登陸,在擊潰守敵後,未多作糾纏,而是避開姬路、大阪、奈良等地,直接襲佔了天皇所在的京都。

由於促不及防,幕府留在京都的力量在還未完全搞清對手身份的情況下就已經喪夫了抵抗的實力,天皇一脈從幕府地控制中被順利解救出來。

眾幕僚被這個遊息打的暈頭轉向,這中華志願軍怎麼不按牌理出牌呢?

東一榔頭西一,以為他們要來攻打本州的時候。結果他們去打對馬和高知,以為他們不會來的時候,他們竟然直接攻入了本州的內腹之地。

“這些混蛋!”德川家光恨恨地説道:“如果我們早點動手,就可以把天皇那些人和中華志願軍完全隔開…稍微用一點手段,我們將可以獲得全體國民的支持…”

“將軍殿下不必着急,其實情況並沒出我們所料。”看着由於計劃被破壞而惱羞成怒地德川家光,柳生十兵衞鎮定地説道:“我們當初就巳徑判斷中華志願軍打對馬、四國是假。其目標實是我本州…只不過沒想到他會直取京都…”

“看來我們之講做出的支援對馬、高知兩他動作發揮了作用,中華志願軍之所以敢孤軍深入我腹地,恐怕就是以為我們的兵力已由本州調出…”柳生十兵衞接着説道:“因此這件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並不是壞事…天皇現在對我們的意義並不大,而且京都地處我本州內腹。中華志願軍攻入京都的人馬雖有四萬之眾,佔了他們總數地近一半…但我們在京都周圍卻有超過十五萬的兵力駐紮。而且經過這幾天地集結,兩天之內京都城下的兵力就可以達到二十萬以上…”眾人立刻明白了柳生十兵衞的意思,天皇對中華志願軍有比較大的意義,畢竟中華志願軍打地是天皇這張牌…但失去了各地大名支持的天皇對德川幕府卻已經沒有了任何威脅。幕府完全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圍困京都,將這四萬人馬與天皇一起一併吃掉。

“不錯,這可是送上門來的餡餅…倒省了我們自己想辦法分散他們的兵力…”德川家光立刻從頹喪中恢復過來:“拿下這這四萬人馬後,另外的就容易多了…”

“傳令對馬、高知兩藩,不惜一切代價拖住敵人…”德川家光的思維相當清楚:“調神户、姬路、大陳、奈良等各地大名,兵分兩路。圍攻京都…調名古屋、伊勢、和歌山之兵即起程,阻敵增援…務要盡殲京都之敵!”德川家光這次顯然是下了狠心,據他地佈置,除了部分港口城市,全東瀛的兵力集中在了兩個地區,一個是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户,另一個便是京都。

“將軍殿下,如此一來,其它地方可就成了空城…若中華志願軍趁虛而入…”一個幕僚有些擔心地問道。

“這個不用擔心,他的一半人馬被困京都,哪還有心思去打別的地方?”德川家光清秀的面容浮起一絲獰笑:“只要把他的四萬人馬託制在京都,主動權就掌握在了我們手裏…聲東擊西、圍點打援、關門打狗…他們漢人的兵書裏不是教了我們很多高招嗎?”

“將軍高見,”柳生十兵衞説道:“況且,這是在我們的地盤打仗,我們可以輕鬆獲取各類補給…但對手不行,他們遠道而來,長途行軍,現在又是困守孤城,就算我們不直接攻打,只是圍困…他們也難以撐過十天!”柳生十兵衞判斷的不錯,從補給而言,由莊子固親率而襲佔京都的中華志願軍最多也只能再支撐十天。對他們而言,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趁東瀛部隊尚未完成重圍之前突出京都,原路返回。另一個就是依城而守,等待救援。莊子固選擇的顯然是後者。

東瀛經歷了長期的戰爭年代,軍人素質的確不錯。再加上各大名已經死心塌地以德川幕府為中心,這次的部隊調動竟是異乎尋常的快捷…不到兩天的時間,京都周圍已經集結了近二十萬人馬。

雖然對馬、高知兩藩並沒能校照德川家光的安排推住中華志願軍,兩藩淪陷的消息已經得到證實,而且有一些港口城市正受到攻擊,但這並沒有影響到部隊高昂的鬥志,部隊反而比以前更加團結了。

用德川家光的話:“他打他的,我打我的,是為用兵之道…中華志願軍就是想上我們分兵去救這些地方,才好接應京都人馬衝出包圍圈…這説明什麼?説明他們知道中我們的計了,説明敵人害怕了…所以我們本不必去管他們,只要按我們原定的計劃打就行了,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圍三缺一…着來這德川家族不全是文盲…”莊子固站在城樓上笑着説道.京都城下的德川部隊指揮官顯然把莊子固當成了傻瓜,給他留下了一條通住江户的逃路。

莊子固的身邊站着四個人,一個便是木村拓荒,念主心切的他自然隨莊子固一同前來營救天皇一脈。其餘三人全都作天皇打扮,兩男一女,女天皇容顏娟秀,看上去二十歲上下,兩名男天皇一個看上去四十歲上下.另一個只有十幾歲的模樣。很明顯.他們就是明正天皇、後水天皇和光明天皇。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