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天對清軍來説無疑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子,諸多大事均發生在了這一天…皇帝的駕崩、英雄的誕生、權力的再分配、內亂的產生。
順治皇帝的死對所有清軍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據官方正式公佈的説法,是吳三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聽到明軍提出的以他換回滿清人質後驚惶失措,狗急跳牆下企圖“挾天子以令諸侯”結果卻錯手殺了順治。
説起來,順治也算是夠可憐的,自小生活在深宮大院,連童趣都還沒享受到便掛了…按王燃原本時空中的時間計算,順治這個年齡也就是剛上學前班…更不必提他那段原本應該發生的膾炙人口的董鄂妃之戀。
當然,殺了順治的吳三桂也未能逃放入懲罰,只遲了一小步趕到的肅親王在悲憤之餘下令將這個逆賊格殺於箭下。
正所謂福禍相依,如果説順治之死給清軍帶來了極大的悲痛造成了士氣的巨降,那麼豪格這位英雄的誕生重又給清軍帶來了希望。
經過這一個多事之,豪格無疑已經成了滿門忠烈的典範,一天之內,他的事蹟便在軍營中廣為
傳…他的福晉為保皇家周全,以已身換得皇太后之平安,實踐了豪格當初“願為皇上效死”的諾言,至於她在城下哭喊救命一事,大家當然是不約而同地選擇忘記…而豪格更不愧草原兒女勇武之名,單槍匹馬闖敵營,上演了一段有情有義、摧人振奮的橋段。可以説,如果在這個時空最終還是由滿清統治了中國。這段傳奇故事必將被改編為詩歌、小説、電影、電視,廣為
傳。
當然,豪格的英雄事蹟並不僅限於此。據官方消息,在隨後發生的皇帝被挾持之事中,在所有人,包括豫親王都手足無措之是地。正是他及時趕到並判別出皇上已經遇害,果斷地下達了指令。從而避免了繼續被吳三桂所騙,並將之擒殺,雖然未能將皇上地命挽回,但也算是為皇上報了仇。為大清除去了一害。
雖説軍中有小道消息傳説當時順治皇帝在被吳三桂挾持時並未死,真正致他死地的是身上所中的起碼六支箭。而這應該是發生在豪格趕到之後的事。但絕大多數士兵對這個説法嗤之以鼻…肅親王久經沙場,難道他還看不出來一個人是死是活?肅親王忠烈智勇,這可是有目共睹之事,難道他還會起心害皇上?那可是他的親弟弟!
…
在眾多清軍眼中。豪格已經成了大英雄、心中的偶像,自然容不得別人對他進行詆譭。
還有一點更讓清軍興奮…吳三桂既已身死,正好可以拿來跟明軍談條件。…“報,收到滿洲兩黃旗信號,一切順利!”
“報,收到滿洲兩白旗信號。一切順利!”
“報,收到漢州兩藍旗信號,一切順利!”豪格揹負着雙手站在德州城牆之上,聽着手下親兵報上來地一個接着一個的好消息,以及身旁以濟爾哈朗為首之人地阿諛奉承,一絲隱藏不住的笑意透出嘴角。
在亂箭將吳三桂連同順治一同搞定之後,確實讓在場眾人全部驚呆,但很快便有人回過味來稱讚豪格的果斷正確。更有人直接提議由他出任輔政王,這與當年皇太極剛駕崩時,各大臣推舉用於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多爾多爾袞與濟爾哈朗的地位一致。
當然,這個提議隨即便被否定,原因很簡單,現在連皇帝都沒了,還設什麼輔政王?輔誰啊?
要説豪格今天在辦的事情確實當得起“漂亮”兩字,不僅一舉剷除了多鐸黨羽,更借勢拔掉了順治。説豪格不想當皇帝那是不可能地。當年在順治之前,豪格可是最有希望登上寶座的人選,只是由於他耍了一個小聰明反而錯失了良機。他事後自是追悔不已,這次有如此良機又豈會錯過?!
“報…”一名傳令兵氣吁吁地奔到豪格面前,打斷了豪格的暢想。
這又該是哪地方報捷了?豪格帶着寬容的笑意看向大口大口氣地傳令兵。
“報…關寧軍叛變…先鋒約五千人馬正向這裏殺來!”傳令兵勉強壓住了氣息,無情地給豪格澆了一盆涼水。
“什麼?”豪格大吃一驚:“關寧軍,他們怎麼來得這麼快?”關寧軍來的確實是快,只這一會兒的功夫,豪格已經看到了西方揚起的塵土…西面,正是吳三桂部下關寧軍的駐防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