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戰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松江一役,獨立團新成立的輕步兵營警偵營本就打得慘烈,營長趙長風本人重傷失去一條胳膊,一連長兼副營長嚴七官戰死,副營長雷雄代理警偵營營長,警偵營官兵傷亡近三分之一;雪恥營亦是打出了雪恥營的血,營長謝長隆戰死,全營傷亡近二分之一;磐石營則是自營長凌洪以下,全營能迴歸廣德防線的,不過32人。

而那會兒兵荒馬亂,無法補充任何編制,於是,由暫領獨立團最高指揮官的團副張儒浩決定,於廣德之戰之前,將三營暫時合併成立第二營,由雷雄擔任第二營營長。

獨立團由戰前的第一步兵營,刺刀營、敢死營、磐石營、雪恥營、警偵營六大步兵營重新變成四個步兵營,其餘諸部雖也損失慘重,但編制未變。兵力,已經由松江戰前的5000餘人鋭減至3500餘,減員近2000人。

第23集團軍警衞團的傷亡一樣不小,由戰前的3300人,減員至2300人。

兩團合兵一處加上第23集團軍第144師,第145師,第146師,第147師,第十三獨立旅,奉命扼守廣德長興一帶,全軍六萬餘人要替首都防禦最重要的一條生命線。

那是首都唯一能從內陸撤出的路,不管是平民還是軍人。廣德防線若失,則軍不僅前往首都一馬平川,首都之民再也沒了逃生之路。

而水路,在首都保衞戰之初,就因為唐上將的“慷慨昂”已經燒了渡口大大小小的船隻,滔滔江水已經成了首都所有軍民不可能離開的絕路。

早在大戰之前,劉就已經跟劉湘商量過,若寇分三面向首都進攻,那第23集團軍務必扼守廣德一帶。病重中的劉湘堅持了這一決定,和曾經時空中一樣,派出了第23集團軍絕大部分的鋭。

軍第十軍在松江遭遇重創,不光是戰力最強的“地表最強師團”第六師團被滅了個乾淨,在9月份剛被重建的第18師團再次證明,寇不過是紙老虎一枚罷了,如果沒有重炮和飛機的支持,他們就是個渣。

兩個師團會和兩個重炮旅團還有五艘輕型驅逐艦和幾十架轟炸機圍攻中方不過兩萬多人,固然是讓中**隊這邊受創嚴重,但其實他們也被打到哭。

等他們花費了整整一個白天擊潰了中**人最後一道防線後,卻發現,他們已經無力對撤退中的中**隊主力進行追擊。兩個師團,還能動用的步兵兵力,竟然不超過3個滿編步兵聯隊,要知道,在戰前,他們可是擁有8個步兵聯隊的兵力。

這一仗打下來,對於柳川平助來説,就像王八啃骨頭,沒吃多少,卻把自己大牙都崩掉了了一嘴的血。

堂堂第十軍基本上算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類型,若再像曾經的時空中一樣還“下克上”貿然向中國首都進攻那無疑是找死的行為。但軍不光有柳川平助和谷壽夫這樣的戰爭狂人,還有閒院宮載仁和朝香宮鳩彥王這樣在軍中佔據很多話語權的本皇室親王,他們基本代表了本皇室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

在閒院宮載仁的主導下,朝香鳩彥王由一介閒職的軍事參議官被任命為軍淞滬派遣軍司令官,並代替松井石成為淞滬所有軍前線最高司令官,軍在短暫受挫後開始大步向中國首都發起進攻。

超過十二萬兵力的軍分三個方向向中國首都進行合圍,而攻擊廣德方向的軍則是獨立團的老對手,崩掉大牙的第十軍剩餘的一個半師團,不過他們還有從華北戰場上緊急調過來的第五師團國崎支隊。

軍獨立支隊實際上是以一個步兵旅團為主,騎、炮、工、輜為輔組建的一個混合旅團,作戰能力要更強於一個步兵旅團,兵力高達8000餘人。

雖然第十軍在松江一役徹底被打疼,三個步兵師團僅餘不到一半,但重炮旅團還有一個,戰鬥力依舊兇悍,再加上新入戰場的國崎支隊,總兵力也高達五萬人。

對於六萬中國守軍來説,廣德之戰依舊是一場血戰,而且是不能後退半步的血戰。

雖沒有親身經歷,但一封封發自獨立團團部的戰報,卻將那一週的屍山血海盡展現於劉眼前。

12月1,駐守泗安縣145師與寇率先接戰,三夜中,泗安縣城被寇重炮轟擊炮彈近萬發,縣城五度易手,終失陷。陣地失陷,145師殘餘兵力僅存不過一個步兵營,145師師長饒中將自戕於前線殺身成仁,天地同悲。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