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總督大人凱旋,官員們都去城門外接,好熱鬧的人也都去城門口看熱鬧。在這個已經平平靜靜過了許多年的地方,能有這麼一件大事兒也實在是不容易。
要不是長子要渡河來打省城,也用不着總督大人自己風風火火的帶着兵去河邊佈防,省城離河邊三十幾裏,仗打得有多
烈,只要聽聽那分不出點兒的炮聲就知道了。
百姓們不知道長子是幹什麼的,只是聽官家的人説,他們都是些造反的逆匪,凡被他們攻下的城池,都要屠城,搶東西燒房子,男人們五馬分屍,女人們先
後殺,小孩子一劈兩半。
所以,看着大隊大隊的官軍急急忙忙往前開,大家全都揪着一顆心,盼着總督大人能夠旗開得勝,把長子堵在河西,千萬別叫他們過來。
炮響了好幾天,昨天下午終於稀落下去,大家不知道是勝是敗,提心掉膽地等着命運的安排。
終於,前面的人送了信兒回來,説總督大人勝了,斬獲長逆匪五千,還捉了一個長
女將,總督大人今天一早兒班師回城,要在南門外舉行入城儀式。
嗬!這回大家都把心放了下來,心裏頭把總督大人千恩萬謝的,許多人準備下好酒,打算去城門口兒勞軍。
等得頭快到頭頂兒了,才見遠處的大路上塵頭大起,已經等得疲憊的人羣突然歡呼起來。行得且近,只見來了一哨人馬,最前面是騎兵。
當先的三匹高頭大馬上,坐着總督和兩位將軍,都穿着錚亮的盔甲,得勝鈎上掛着各自的兵器,身後是旗幡招展,號帶飄揚,威風凜凜,讓人看得心澎湃。
省城的官員們一見,紛紛上前去,馬前施禮。總督大人下了馬,寒暄已畢,同一眾官員坐在事先搭好的蓆棚內,所轄騎兵也都下了馬,雁翅排開在蓆棚兩邊。
有中軍官在棚前將令旗一舉,一聲號炮響處,一隊隊騎兵、步兵、洋槍隊自大路開來,從棚前經過,然後沿城牆向兩邊排開,究竟有多少人馬,百姓們沒有數清楚。
不過足足走了近半個多時辰,沒有一萬,也有八千,看見這般雄壯的隊伍,百姓們不由千呼萬歲,離得近的,紛紛將手中酒碗遞在將士的手裏,早忘了這些官軍平時是怎樣欺負他們的。
等隊伍走完了,那中軍官高叫一聲:“總督大人有令,獻俘開始!”喊聲一邊,只見幾十名官軍的隊伍在前面領着,後面跟了一長串兒馬車,車上用青布蓋着,不知道里面裝了些什麼玩意兒。
馬車在蓆棚前的空地上一字排開,足有三十幾輛,軍卒將青布掀去,場中一片驚呼之聲,只見在那車上,用席子和木圈成小囤的樣子,囤子裏裝得都冒了尖兒,放的全是死人腦袋。
這些人頭的臉上又是泥又是血,一個個披頭散髮,沒有一個剃頭留辮子的,確是造反的長兒無疑。
省城裏每年都要斬殺死刑犯,人頭大家都見過,可沒見過這麼多,照那樣子估計,怎麼也得有幾千個腦袋,看來這一仗總督大人真是斬獲不少。
大家都不知道,那都是做樣子給人看的,囤子裏頭裝的其實大都是穀糠,只在最上頭浮擺着的是人頭,加在一起,總共也不過幾百顆。
原來,清軍靠着大河天險,儘管太平軍作戰勇猛,卻只有幾十人渡過了河,其他人都被弓箭和炮火殺在河裏或河邊,而過了河的幾十個人,也立即陷入到重重包圍中,很快就被殲滅。
太平軍連攻了幾天都難以奏效,只好另選目標,撤軍走了。總督命士兵沿河搜尋太平軍的屍體,找到一個,便割了首級用來報功。
老百姓們不知道哇,還以為那車上裝的滿滿當當都是人頭呢,齊聲稱讚總督和將士們的豐功偉績。中軍官將旗一擺,軍卒們又將車用青布蓋好,從另一條路往江邊而去,估計是要把人頭丟在河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