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傳之哭泣的百合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莽莽的華北大平原,正是初秋好時光,卻橫遭兵禍。太平天國的北伐軍在林鳳祥的率領下所向披糜,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而此時的天京卻正進行着驚心動魄的權力之爭,無遐顧及這隻英勇的北伐軍。

終於,北伐部隊前有重兵阻擋,後有追兵臨近,裏無糧草,外無救兵,軍心浮動,林鳳祥被迫下令撤軍。話説,兵敗如山倒,來時威風八面的太平軍,此時卻如急急喪家之犬,惶惶如漏網之魚。

加上軍心渙散,紀律松馳,為了裹腹開始搶劫百姓錢糧財物,因此大失民心,沿途村鎮紛紛組織起民團襲擊太平軍,北伐部隊受到了越來越重的壓力。為了撤回天京,他們每天都要長途行軍,還要同攔截的清兵鄉勇作戰,漸漸陷入了絕境。

這一天,太平軍在大河邊又遇到了大批清軍阻攔,雙方混戰在一處,為了生存,林鳳祥一馬當先,率軍向前猛衝,這隻早已剩不下幾許兵員的部隊收緊隊形,一步一步向前突圍。

在這支隊伍中斷後的,是兩位女將,兩人都是三十上下,形容俊美,曲線玲瓏。其中一個,人高馬大,身着黃衣,另一箇中等個兒,身着藍衫。她們手擎大刀,左揮右砍,狀如瘋虎,清兵碰上她們非死既傷。雖然眾寡懸殊,清兵卻被這隻太平軍的勇猛所震攝,畏縮不前,眼看着太平前已經大部突出圍困開始渡河。

帶兵的清將不顧清兵與太平軍後衞混在一處,急命放箭,支支狼牙箭如飛蝗般向亂軍叢中,數百名太平軍和更多的清兵中箭倒地。圍攻太平軍的清兵一見,紛紛逃走避箭,返而給太平軍讓開了一條路。

兩員女將一左一右護衞着後衞隊伍,清兵不敢上前。清將見太平軍已經大部下河,便又命放箭,兩員女將揮舞鋼刀,格打鵰翎,護着手下渡河,等眾兵將已退至河心,超出了箭矢的程,她們才同十幾名貼身女兵退入河中,艱難地撤向對岸。

清將追至河邊,見追之不及,急忙拈弓搭箭,往那員高大女將來。女將此時已是筋疲力盡,又要護着武藝較弱的女親兵,加上也沒想到清將的箭遠比其他清兵的箭快,這一箭正中咽喉,翻身便倒。

幾名女兵急忙來救,也被亂箭倒在她們主將的身邊。另一女將一見,轉身返回,大呼“蕭王娘!蕭王娘!”然而,那中箭女將已經箭中要害,無藥可救了。

那藍衫女將見清兵已經紛紛下河,不敢戀戰,只得強忍悲傷,轉身渡河而去。清將縱馬來到河心,低頭看着幾具中箭的女屍,其中一員女兵的手中兀自握着一杆將旗,上面斗大的一個“洪”字。

“蕭王娘?”清將回頭看着自己的副手:“莫非這女長便是洪秀全的御妹洪宣嬌?”

“正該是她!”

“哦,該着老子升官。傳令收軍,河邊紮營!來呀,把這女逆首給我抬回去。”陰雲佈滿了天空,劫後戰場一片狼藉。河邊的小土丘下,清兵們挖了一個大坑,成百名太平軍的屍體被拋入坑中,他們都斷了手腳,沒了耳鼻,被剝光的下身也失了男人的標誌。

更慘的,是數十名戰死的女兵,清兵沒有把她們掩埋起來,反而把她們擺放在大路邊。女兵們的屍體被得光光的,同樣被割了手腳、耳鼻、房和陰部。

脊背朝天卧在那裏,聽任過往的人羣圍觀她們光部。路邊的清兵大營中卻是另一番景象。大帳前,轅門下,仰卧着曾經叱吒風雲的洪宣嬌。

她鳳目圓睜,面含悲憤,一隻狼牙箭在咽喉,濕透的單衣緊裹着她那窈窕‮體玉‬,腳上的戰靴已經掉落在河中,着兩隻纖細的天足。

清兵抬她回來之前,已經用河水洗淨了她臉上的風塵,恢復了她本來的美貌。兩名清兵蹲在她的身邊,在成羣清兵的圍觀下緩緩解開了洪宣嬌的衣衫,出她削瘦的香肩和扁平的腹部,又解開緊裹前的白凌,兩顆半球形的玉顫巍巍地了出來。

“哦!受不了了,快點兒,快點兒!”清兵紛紛催促。

“別急,急什麼?”剝衣服的清兵故意吊着大家的胃口。

他們解開洪宣嬌的褲帶,抓住她的褲輕輕向下一拉,出年輕女人深深的臍孔和圓滑的兩髖,女人細細的肢此時顯得那麼柔,那麼美。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