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剛走進衚衕,一股陰涼之意立刻附上身來,林濤不哆嗦一下。
兩側是很有歷史的建築,最年輕的一棟小樓也是建國前的了。
兩側居民樓擠出這麼一條小衚衕,也正是這樣一個環境,也讓現在城市不多見的“大雜院”生活得以保留下來。
在寸土寸金的駿北市,任何一塊地都需要以億為單位計量,而這片區域,少說也要數百億,這還只是土地拍賣費。
然而這卻成了zhèngfu都上火的一塊“釘子地”這片區域的建築太有歷史了,有些年頭長一點的,恐怕同一個房間裡都先後住過三四代人。
開發商想要拆遷,首先是這裡的老住戶不同意,都是些七老八十的老頭老太太,誰也不敢輕易碰一下,不然就是大麻煩。然後是民俗組織不同意,說這裡保留著駿北僅有的“雜院”文化,堅決不能拆。再然後是民間歷史文物遺產保護組織不同意,說這些建築具有非常高的鑑賞價值,甚至再誇張點說,具有一定的文獻指導意義。
最終,zhèngfu也放棄了拆遷的想法,同時還一反常態,竟然對這片區域加以維護,甚至展開了文化旅遊活動,老百姓都說這個出主意的人有腦子,想出了這樣一個不用拆遷還能保存zhèngfu顏面的兩全其美的辦法。
在這之後,一家很有名的私房菜館在這裡開了起來。所謂酒香不怕院子深,這傢俬房菜館的生意好到爆,幾乎都是老客領著新客來,新客變成老客,再帶新客這樣一個模式。
而此時,林濤和王德志就站在這傢俬房菜館門前,回過頭看去,衚衕口已經消失在視野當中。
不大的門臉,毫不起眼的招牌,似乎沒辦法跟一家火到需要預約才能吃得上的私房菜館聯繫起來。
“走吧,就是這裡!”王德志一路上都在給林濤講解著關於這片區域的往事。
進門一個不大的院子,左右兩側分別有三層小樓,外表很破舊,還沒少受到煙熏火燎,卻仍然堅的矗立著。
王德志帶著林濤走進左手邊的小樓,一進去就是個賬臺,隨後一股淡淡的花香充斥在鼻間。
“老李,我來了。”賬臺之內,是一箇中年男人,滿面紅光,方頭大耳,看起來十分富態。
“老王,你怎麼才來,快上樓,東西我都備好了,隨時可以下鍋。”被稱為老李的中年男人非常熱情的招呼著。
“喊人,叫李叔。”王德志拍了拍林濤。
林濤有些奇怪,王所今天的表現有點不對勁啊。
稍稍遲疑,他便張口道:“李叔好!”
“好,好!”老李笑眯眯地說道“以後沒事長來,李叔給你打折!”他伸出食指向下一彎,做出一個“九”的手勢。
“九折,你還真是夠摳門的!”王德志調侃著,帶著林濤從旁邊的樓梯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