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十三章趕他出去喜峰口。
瑤函看著眼前的這座雄關,不由得漸漸痴了。
“壯觀嗎?”康熙站在一旁意氣風發的說道。
“嗯。”瑤函點點頭,看著巍峨的長城,一座座烽火臺,心裡想起了一首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這首著名的《大刀進行曲》是音樂家麥新受喜峰口血戰鼓舞所創作的。瑤函在上初中時的愛國主義教育中,不止一次聽說了那次29軍大刀隊的神勇,不但舉國震驚,同時那也把那個小小的島國嚇得是驚魂不已。
“喜峰口地處通要衝,雄關險
,易守難攻,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宋詩人陸游曾有詩云:‘三更撫枕忽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明洪武初年大將軍徐達在燕山首建三十二座重要關隘,喜峰口就是其中之一。”康熙看著瑤函
動的神
,有意賣
了一下。
“哼,我也知道。喜峰口《水經注》中稱林蘭陘,宋、遼、金時稱松亭關。相傳,從前有人打仗很久都沒有回來,他爹滿世界找他,正好在這個地方,兩人不期而遇了。把這爺倆給樂的啊,抱在一起就哈哈大笑,笑的那叫驚天地泣鬼神啊。可惜,樂極生悲,這兩人竟然笑死了。沒辦法只好就地掩埋。所以這個地方便命名為,喜逢口。明朝永樂年間改為喜峰口。”瑤函得意洋洋的顯擺道。
想當年她和她的同學們聽到這個“傳說”的時候,差點就沒學那一對不著調的父子,也給笑死了。從沒見過這樣的,笑還能把兩人都笑死!
康熙看著瑤函尾巴都要翹上天的小模樣,愛憐的把她擁在了懷中,低頭在她耳邊輕輕一吻。
“皇上,是不是不過了喜峰口,就快回到京城了啊?”瑤函問道。
“是啊,明天就能到遵化了。真快啊,一個多月一眨眼就過去了。”康熙嘆道。
“時間如水,歲月如梭。在滔滔不絕的歷史長河中…”瑤函裝腔作勢的把曾經在學校裡演出報幕的臺詞扯了出來,忽然想到,這後面是“中華兒女那不屈的脊樑…”趕緊把嘴閉上。誰知道現在大清的人算不算“中華兒女”啊,誰知道那鴉片戰爭的時候那不屈的脊樑都彎成句號了!
“嗯,說的好,繼續說啊。”康熙笑道。
“嗨,我就隨便顯擺一下,你知道我有才就行了。不用崇拜我!”瑤函大言不慚的說道。
“哈哈哈…”康熙笑聲震天。
真快啊,這就要回京城了嗎?瑤函看著眼前的“鎮遠樓”中百轉千回。如果,大清的時候沒有那些閉關鎖國的政策,那麼以後還會有小
本的入侵嗎?《大刀進行曲》雖然振奮人心,可是那也是一條條人命堆出來的啊!她現在就站在這個歷史的長河中,無論她怎麼躲,都免不了沾染上河中水。那麼她的到來,是作為在這條大河中投入的那一顆僅僅濺起了幾朵
花的小石子呢,還是能讓這條大河由此轉彎的大壩呢?
“想什麼呢這麼入神,我都叫你好幾聲了。”康熙不滿的說道。
“我是在想,明天回遵化了,我要泡多長時間的溫泉。”瑤函笑笑道。
“泡不了多長時間。咱們這次回遵化,只能停留一個晚上。”康熙道。
“啊?就一個晚上啊?”瑤函撇撇嘴,顯然是不滿意這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