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o孔巢父從子戡戣戢許孟容中元膺劉棲楚張宿熊望柏耆孔巢父,冀州人,字弱翁。父如珪,海州司戶參軍,以巢父贈工部郎中。巢父早勤文史,少時與韓準、裴政、李白、張叔明、陶沔隱於徂來山,時號“竹溪六逸”永王璘起兵江淮,聞其賢,以從事闢之。巢父知其必敗,側身潛遁,由是知名。
廣德中,李季卿為江淮宣撫使,薦巢父,授左衛兵曹參軍。大曆初,澤潞節度使李抱玉奏為賓幕,累授監察御史,轉殿中、檢校庫部員外郎,出授歸州刺史。建中初,涇原節度留後孟皞表巢父試秘書少監,兼御史中丞、行軍司馬。尋拜汾州刺史,入為諫議大夫,出為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未行,會普王為荊襄副元帥,以巢父為元帥府行軍司馬,兼御史大夫。
尋屬涇師之難,從德宗幸奉天,遷給事中、河中陝華等州招討使。累獻破賊之謀,德宗甚賞之。尋兼御史大夫,充魏博宣使。巢父博辯多智,對田悅之眾,陳逆順利害君臣之道,士眾欣悚喜抃,曰:“不圖今
復睹王化!”及就宴,悅酒酣,自矜其騎
之藝、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見用,無堅不摧。”巢父謂之曰:“若如公言而不早歸國者,但為一好賊耳。”悅曰:“為賊既曰好賊,為臣當作功臣。”巢父曰:“國方有虞,待子而息。”悅起謝焉。悅背叛
久,其下厭亂,且喜巢父之至。數
,田承嗣之子緒以失職怨望,因人心之搖動,遂構謀殺悅,而與大將邢曹俊等稟命於巢父。巢父因其眾意,令田緒權知軍務,以紓其難。
興元元年,李懷光擁兵河中。七月,復以巢父兼御史大夫,充宣使。既傳詔旨,懷光以巢父嘗使魏博,田悅死於帳下,恐禍及。又朔方蕃渾之眾數千,皆在行列,頗驕悖不肅。聞罷懷光兵權,時懷光素服待命,巢父不止之。眾鹹忿恚,咄嗟曰:“太尉盡無官矣!”方宣詔,喧噪,懷光亦不
止,巢父、守盈並遇害。上聞之震悼,贈尚書左僕
,仍詔收河中
備禮葬祭。賜其家布
米粟甚厚,仍授子正員官。從子戡、戣、戢。
戡,巢父兄岑父之子。方嚴有家法,重然諾,尚忠義。盧從史鎮澤潞,闢為書記。從史浸驕,與王承宗、田緒陰相連結,效河朔事以固其位。戡每秉筆至不軌之言,極諫以為不可,從史怒戡,歲餘,謝病歸洛陽。李吉甫鎮揚州,召為賓佐。從史知之,上疏論列,請行貶逐。憲宗不得已,授衛尉丞,分司洛陽。初,貞元中籓帥誣奏從事者,皆不驗理,便行降黜。及戡詔下,給事中呂元膺執之,上令中使
喻元膺,制書方下。戡不調而卒,贈駕部員外郎。
戣,字君嚴。登進士第,鄭滑節度使盧群辟為從事。群卒,命戣權掌留務,監軍使以氣凌之,戣無所屈降。入為侍御史,累轉尚書郎。元和初,改諫議大夫,侃然忠讜,有諫臣體。上疏論時政四條,帝意嘉納。
六年十月,內官劉希光受將軍孫璹賂二十萬貫,以求方鎮。事敗,賜希光死。時吐突承璀以出軍無功,諫官論列,坐希光事出為淮南監軍使。太子通事舍人李涉知上待承璀意未衰,投匭上疏,論承璀有功,希光無事,久委心腹,不宜遽棄。戣為匭使,得涉副章,不受,面詰責之。涉乃進疏於光順門。戣極論其與中官
結,言甚
切。詔貶涉為陝州司倉。倖臣聞之側目,人為危之。
戣高步公卿間,以方嚴見憚。俄兼太子侍讀,遷吏部侍郎,轉左丞。
九年,信州刺史李位為州將韋嶽讒譖於本使監軍高重謙,言位結聚術士,以圖不軌。追位至京師,鞫于中。戣奏曰:“刺史得罪,合歸法司按問,不合劾於內仗。”乃出付御史臺。戣與三司訊鞫,得其狀。位好黃老道,時修齋籙,與山人王恭合煉物藥,別無逆狀。以嶽誣告,決殺。貶位建州司馬。時非戣論諫,罪在不測,人士稱之。愈為中官所惡,尋出為華州刺史、潼關防禦等使。入為大理卿,改國子祭酒。
十二年,嶺南節度使崔詠卒,三軍請帥,宰相奏擬皆不稱旨。因入對,上謂裴度曰:“嘗有上疏論南海進蚶菜者,詞甚忠正,此人何在,卿第求之。”度退訪之。或曰祭酒孔戣嘗論此事,度徵疏進之。即授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嶺南節度使。
戣剛正清儉,在南海,請刺史俸料之外,絕其取索。先是帥南海者,京師權要多託買南人為奴婢,戣不受託。至郡,絕賣女口。先是準詔禱南海神,多令從事代祠。戣每受詔,自犯風波而往。韓愈在
州,作詩以美之。時桂管經略使楊旻、桂仲武、裴行立等騷動生蠻,以求功伐,遂至嶺表累歲用兵。唯戣以清儉為理,不務邀功,
、廣大理。
穆宗即位,召為吏部侍郎。長慶中,或告戣在南海時家人受賂,上不之責,改右散騎常侍。二年,轉尚書左丞。累請老,詔以禮部尚書致仕,優詔褒美。仍令所司歲致羊酒,如漢禮徵士故事。長慶四年正月卒,時年七十三。
子遵孺、溫裕,皆登進士第。大中已後,迭居顯職。溫裕位京兆尹、天平軍節度使。遵孺子緯,自有傳。
戢,字方舉,戣母弟也。以季父巢父死難,德宗嘉其忠,詔與一子正員官,因授戢修武尉。以長兄戡未仕,固乞回授。舉明經登第,判入高等,授秘書省校書郎、陽翟尉,入拜監察御史,轉殿中,分司東都。時昭義節度判官徐玟,以狡慝助成從史之惡。從史既得罪,孟元陽為昭義節度,復用玟為賓佐,戢遂牒澤潞收玟以俟命,然後列狀上聞,竟
玟播州。轉侍御史、庫部員外郎。
初,涇師之亂,硃泚署彭偃為舍人。至是偃子充符為鄜坊從事,或薦其才,執事者召至京師。戢謂京兆尹裴武曰:“硃泚為偽詔,指斥乘輿,皆彭偃之詞也。悖逆之子,不能鳥竄獸伏,乃違道以幹譽,子盍效季孫行父之逐莒僕,以勉事君者。”武即逐充符。
遷京兆尹,出為汝州刺史、大理卿。出為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時兄戣為嶺南,兄弟皆居節鎮,朝野榮之。入為右散騎常侍,拜京兆尹。時累月亢旱,深軫聖情。戢自禱雨於曲池,是夕大雨。文宗甚悅,詔兼御史大夫。大和三年正月卒,贈工部尚書。
子溫業,登進士第。大中後,歷位通顯。溫業子晦。
許孟容,字公範,京兆長安人也。父鳴謙,究通《易象》,官至撫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孟容少以文詞知名,舉進士甲科,後究《王氏易》登科,授秘書省校書郎。趙贊為荊、襄等道黜陟使,表為判官。貞元初,徐州節度使張建封闢為從事,四遷侍御史。李納屯兵境上,揚言入寇。建封遣將吏數輩告諭,不聽。於是遣孟容單車詣納,為陳逆順禍福之計。納即發使追兵,因請修好。遂表孟容為濠州刺史。無幾,德宗知其才,徵為禮部員外郎。
有公主之子,請補弘文、崇文館諸生,孟容舉令式不許。主訴於上,命中使問狀。孟容執奏,竟得遷本曹郎中。德宗降誕,御麟德殿,命孟容等登座,與釋、老之徒講論。十四年,轉兵部郎中。未滿歲,遷給事中。
十七年夏,好畤縣風雹傷麥,上命品官覆視,不實,詔罰京兆尹顧少連已下。敕出,孟容執奏曰:“府縣上事不實,罪止奪俸停官,其於弘宥,已是殊澤。但陛下使品官覆視後,更擇憲官一人,再令驗察,覆視轉審,隱欺益明。事宜觀聽,法歸綱紀。臣受官中謝,伏請詔敕有須詳議者,則乞停留晷刻,得以奏陳。此敕既非急,宣可以少駐。”詔雖不許,公議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