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衝陣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多鐸見御營人馬已動,忙向左右道:“我那匹烏龍獸可換了金鞍?”一名健卒答應一聲,將烏龍獸牽到多鐸面前。多鐸見戰馬配過新鞍後,格外的神,喜道:“四哥,我二人同乘這匹馬,一會兒便能趕上汗兄。”與週四攜手跳上馬背,箭打地一般,向東追來。

二人急馬快,轉眼間追上御營大軍。週四見人馬行進雖快,卻是整飭不亂,數萬之眾只發出馬蹄踏地與兵器碰擊之聲,人人臉上均出悍然之,彷彿兵戈到處,天地亦能崩摧,不由倒一口冷氣,心驚跳地想:“我若真陷進這等狼虎軍中,哪還能逃得命?”想到自己適才竟敢衝犯大汗,直驚出一身冷汗。

多鐸見皇太極等數十騎已立馬東坡之上,忙又揮了幾鞭。烏龍獸吃痛,嘶吼一聲,風馳電掣般衝上坡來。皇太極瞥了一眼,見是他二人來在身旁,便不再理會,手指前面一片開闊的平野,與范文程又說了起來。一會光景,上百員軍中悍將也都上得高坡,立馬於皇太極左近。

週四坐在馬上,向東面坡下望去,見距此百餘丈遠,已有數萬人馬一字排開,看軍中旗號,知是嶽託所率的鑲白旗兵將。側目眺望,只見南北兩面山坳之中,隱隱有旌旗晃動,暗想:“兩面山坳中,必是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的伏兵無疑。怎地他幾旗人馬,來得如此之快?”縱目向東望去,只見正東面三四里遠,有一隊人馬正緩緩向前來,心中納悶:“這支人馬想必是趙率教所率的山海關兵。只是他如此輕率入圍,豈不要全軍盡沒?”他雖不懂軍中衝陣之法,但見四下裡滿洲兵以逸待勞,已有合圍之勢,不佩服那位範先生確是料事如神。

卻聽皇太極朗聲道:“趙率教臨陣輕動,犯了兵家之忌。他以區區幾萬人馬,與我決戰,豈非螳臂擋車?”范文程道:“汗王看明廷人馬,可有多少?”皇太極笑道:“先生適才說他率兵多不過五萬,我看只有三萬之眾。”范文程笑道:“臣料敵不明,讓汗王見笑了。依臣看來,趙率教所統人馬,足有七八萬之多。”皇太極驚道:“何以見得?”范文程道:“趙率教非是庸將,如何看不出我南北兩面早有伏兵?他隨袁崇煥多年,最善攻堅待援之法。臣料他面而來之敵是虛,乘我無備,擊我南北伏兵是實。”皇太極疑道:“莫非他早在南北兩面設下伏兵?”范文程輕嘆一聲道:“臣千算萬算,只未算到趙率教竟然棄山海關不顧,幾傾巢而至。”皇太極道:“若此當如何應之?”范文程思忖片刻,又出笑容道:“少頃戰,臣自有妙策敗之。”二人說話之時,正黃旗兩萬人馬已列隊高坡之上。范文程見了,微微點頭,似有成竹在

便在這時,明軍三萬人馬已到數百丈遠近。但見塵土飛揚,捲起騰騰殺氣,人喊馬嘶,直似海立山奔,氣勢極是人。

坡下鑲白旗傳令官飛馬上坡道:“敵軍已至,可否戰?”皇太極望向范文程道:“先生看…”范文程道:“傳令岳託,不見山上令旗招動,不得擅自戰。敵若攻時,只以硬弩阻之。”傳令官領命,打馬揚塵而去。眾將皆不明其意,但素知這位範先生算無遺策,均不便多問。

皇太極道:“敵軍已至,先生何以不戰?”范文程手指坡下明軍道:“來犯之敵,只是趙率教誘兵。他料我見其兵至,必會命南北兩處伏兵殺出,斷其後路。待我南北伏兵動時,他卻猝然引所伏奇兵殺出。我南北伏兵不備,必為其所敗。”皇太極道:“趙率教深通奇正之法,真乃將才!不知先生以何法應之?”范文程道:“我不與其誘兵鋒,其計已敗,此股誘兵必然心怯潰退。待敵退時,急命嶽託引兵逐之,趙率教定要引所伏兵接應。那時再命我南北伏兵從其後翼兜上,合圍之勢已成。”又衝一將道:“你去告之豪格,令其引本部人馬繞行向東,待敵敗時,務要將其阻住。”那將領命,打馬而去。

皇太極喜道:“先生明見萬里,確是…”話音未落,忽聽北面山坳中號炮聲響,接著傳來喊殺之聲。眾人遙望北面,皆不明其故。范文程驚呼道:“糟了!我中率教詭計,多爾袞休矣!”皇太極道:“如何中計?”范文程手道:“我只當率教要在南北兩面分設伏兵,不想他卻只將重兵伏於北面。”皇太極道:“該當如何應之?”范文程舉目遠望,微現驚慌道:“速命南面伏兵向北面救援,再命嶽託即刻戰來犯誘敵,務要將其拖住。”長嘆一聲,又道:“如此一來,我軍已失合圍之力,便算我眾敵寡,亦已成混戰之勢了!”說話之時,旗牌官已搖動令旗。但見坡下鑲白旗五萬健卒,如出山猛虎一般,向面明軍衝去。南面山坳之中的數萬伏兵,也疾疾狂卷向北。

週四立馬坡上,見頃刻鼓角喧天,喊殺四起,坡下數萬人馬攪在一起,明軍三萬之眾對滿洲兩萬兵,竟絲毫不落下風,不暗暗稱奇。縱目北望,只見殺聲震天,煙塵滾滾,雙方兵將卻都隱在山坳之中。

皇太極向下望去,見兩軍人馬各分成數股,往來衝突,縱橫錯,急切間誰也佔不到便宜,知如此鬥法,非但不能全殲明軍,自家人馬更要死傷慘重,對范文程道:“敵軍悍勇,看來只得用正黃旗人馬下去助戰了。”范文程道:“汗王切莫輕動,此刻時機未到。”兩旁眾將道:“此時下坡助戰,必能全殲此股明軍。先生何故阻攔?”范文程搖頭道:“坡下敵我混雜錯,已不能聚而殲之,便再下去數萬人馬,仍非一時能勝。如此一來,反要驚走山坳內大股明軍。此時宜傳令山坳內兩旗人馬,速退出山坳,合軍此處。”一將疑道:“為何如此?”范文程道:“山坳內地勢複雜,趙率教先我伏兵於此,必佔地利,多爾袞與濟爾哈朗雖有數萬之眾,亦不能勝他。現我回軍出坳,他若不追,此間三萬明軍必被我三股人馬所殲。他若追時,我且讓他兩軍合在一處,後再合圍聚殲。”皇太極與眾將深以為然,忙命手下搖旗傳令。

片刻之間,只見山坳內彷彿突然竄出兩條巨蟒,正紅、正藍兩旗人馬落般退了出來。隨見一彪人馬猶如出海驚龍,裹著漫天塵沙,旋風般隨後殺出,撲喇喇數十面大旗上,龍飛鳳舞地繡著斗大的“趙”字。

范文程見了,拊掌笑道:“趙率教中我計了!”轉身衝令旗官道:“命正紅、正藍兩旗閃開道路,讓兩股明軍會合。”不多時,兩股明軍已聚在一處。滿洲三旗人馬卻四下圈圍,漸漸將明軍困在垓心。

皇太極見明軍終於被團團圍住,面道:“今若能全殲敵軍,實如斬袁崇煥一臂!”他平生所患者,只袁崇煥一人,這時眼見山海關兵盡被困住,實是喜不自勝。兩旁眾將見龍顏喜悅,也都不住地大聲呼喝。誰知喊不數聲,人人臉上都現出驚愕之情,張口瞪目地望向坡下,再也發不出聲。

但見亂軍中一員大將,白馬銀槍,烏甲黑袍,雖在箭雨槍林之中,仍是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只頃刻間,已殺了滿洲猛將數人,縱馬奔馳之際,一杆槍猶似騰蛟起鳳;搴旗斬將,直如風摧枯草一般。

坡上眾人見這將所到之處,立時便能撕開一條缺口,滿洲驍將竟無人敢觸其鋒,端的是虎振龍威氣概,地動山搖威風,一時驚恐萬狀,莫不膽寒。

坡下數萬明軍也都以這將馬首是瞻,但教這將神抖擻,兵士們便個個虎躍龍騰,奮不顧身。眼見數萬之眾,竟與滿洲六萬兵鬥得旗鼓相當,勝負不分。

皇太極見這將一杆槍殺得滿洲兵將人人股慄,個個心驚,讚道:“將軍神勇,猶勝當年!”兩旁眾將聽在耳中,皆現羞愧之

皇太極望向眾將,慨嘆道:“鼙鼓響而思良將。明有率教,勇冠三軍,我雖有數萬之眾,卻無一人能擋其鋒!”原來坡下那員大將,正是此次明軍主將,山海關總兵趙率教。

皇太極話音剛落,早惱了身旁三員大將。這三人隨太祖皇帝多年,皆是軍中勇將,當下齊聲道:“汗王勿憂,待末將取其人頭來獻!”皇太極惱三將,搖頭道:“趙率教世之勇將,爾等非其敵手。”三將聞言,鬚髮皆立,發一聲吼,齊奔坡下衝來。眾人見三將勢若猛虎,齊聲呼喝,助其聲威。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