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週四低頭觀瞧,見這人鬢髮斑白,青袍罩身,面孔朝下,哭得好不傷心,只疑有詐,退開一步道:“你是何人!為何哭泣?”那人抬起頭來,淚水順腮邊滑落,上下打量週四,哽咽道:“教主飛聲騰實,已成人中騏驥,難道便忘了屬下不成?”週四一瞥之間,認出此人,驚喜道:“你…你是蕭先生?”原來所跪之人,正是明教長老蕭問道。
蕭問道見他認出自己,淚水又奪眶而出,仰望天空,微痴態道:“
謝蒼天,終又讓我遇上教主。但願他老人家龍騰萬里,復我神教,蕭某便死而無憾了。”向週四拜了幾拜,突然揮起右掌,奔自己頭頂拍落。週四一驚,大袖揚起,捲住蕭問道手臂道:“你這是為何?”蕭問道被他大袖托住,整個身子竟離開地面。他武功雖不及木、蓋等人,卻也極高,眼見教主神功驚人,又喜又悲,失聲哭道:“屬下當年喪倫敗行,竟棄教主而去,致使教主身陷險境,幾為各派所害。其罪滔天,惟有自裁而死,方可望歷代明尊赦宥。”週四聽清原委,啞然失笑道:“蕭先生原來為此事內疚。其時各派人多勢眾,你已盡了全力,我怎會怪罪?”蕭問道惶然抬頭,見週四滿臉含笑,確無怨容,
涕道:“專輒之失,罪合當死。蒙教主施恩免罪,恨無涓埃之報,其愧何如?”週四將他攙起道:“泰山之事,皆因各派欺我年幼,方敢胡為。今群小蟻聚,我正
稍加懲治,以雪舊恥。”手指後山,又問道:“你可見過木先生他們麼?”蕭問道點頭道:“屬下先來少林探聽虛實,約好與逢秋、凌煙在西北山
初祖庵會面。適才凌煙去庵前引我至此,已見過逢秋、天行等人。屬下見教主去少林多時,只恐有失,特在此
候。及聽寺中嘯聲大起,好不焦急,又不敢入寺察看,莫非那嘯聲是教主所發?”週四笑道:“我料各派俱在左近,故以嘯聲驚之,使眾人不敢入寺偷襲。”蕭問道
出喜
道:“教主功力已在已故周教主之上。屬下等說到此事,都是又驚又喜,疑為神授。”週四道:“你先來幾
,可探知各派底細?”蕭問道皺眉道:“各派此來,足有數百人之多。教主揚威之時,可要多加小心。”週四笑了一笑,不再多言,邁步向後山走去。
二人來在後山坡前,木逢秋等人忙了上來。葉凌煙搶先問道:“教主入寺,不知遇到何事?”週四坐到一塊石上,低頭沉思,並不答話。幾人見他心事重重,似有隱憂,都站在一旁,不敢打擾。
週四坐了一會兒,起身走向高處,縱目遠望,久不回頭。幾人不知他想些什麼,暗暗納悶。木逢秋走上前去,輕聲道:“教主眉鋒不展,莫非有憂心之事?”週四思緒不止,喃喃道:”我若現身,他總要面。”木逢秋疑道:“教主說的是誰?”週四笑了一笑道:“我雖不知他是誰,可遲早總要見面。”木逢秋見他笑容僵硬,更是起疑,問道:“教主入寺多時,可是聽到了什麼秘密?”週四不答,負手踱了幾步,猛然盯住木逢秋道:“眾生本無情義,我作繭自縛,反受其累,是否可笑?”木逢秋被他兩道冷電似的目光盯得發慌,低下頭道:”世之俗情,自是末節。然乾坤正義,天理人心,教主尚須守持。”週四冷哼一聲,揮手道:“我不讀書,不識大義,只知舊情誤我,竟至於今!”木逢秋聽了,心中一涼:“教主說出這話,莫非對少林、明教俱生厭棄之意?”他年近古稀,六慾皆淡,惟有興教之事,久懷難遣。這時聽出週四弦外之意,只恐他倏然遠走,捨棄眾人,情急之下,跪倒在地,扯住週四衣襟道:“屬下等皆不成器,勞教主顛簸於江湖。教主不看我等,也要念在周教主面上,有始有終。”遠處幾人見狀,都向這面張望。
週四低下頭來,見木逢秋目中晶瑩,一臉哀懇,心道:“我捲入江湖,如陷汙泥,時間一長,各派必似蚯鱔草蛇,纏舞於身前。那時我上不能飛昇,下不能歸潛,好比龍困深井,遲早要遭那人暗算。”他出寺之時,尚有與各派爭強之心,及至思想過後,愈來愈覺此事暗藏兇險,殺機四伏,即使逐退各派,亦無了局,隨之更會有驚濤惡襲來,自己能否應付,實難逆料。他雖有虎膽,但先後兩次被那人打傷,不免膽怯,加之心念闖營,更
早早脫身。有心立時便走,又恐眾僧齒冷,隨眾心寒,一時心亂如麻,長嘆一聲,跌坐在一塊青石上。
木逢秋見狀,起身走到他面前道:“教主適才曾提起一人,莫非此次各派尋釁,皆是此人指使,教主因而憂懼?”週四被他點破心事,忙掩飾道:“我非懼之,實因俗務糾纏,有誤大事,方才煩躁。”木逢秋知他所說大事,不過與賊做亂,為禍家國,嘆口氣道:“群盜雖充斥中原,攻剽四方,然志在掠,所至焚蕩屠夷,不思據有城邑,屯田積糧。似此
賊習
,只知殺生取樂,如何能成就大事?屬下見賊中俱是惡積禍盈之徒,並無超群絕倫之士。教主與之同
,難免白璧有染,一旦勢敗途窮,非但難逃劫數,且要落千載罵名,豈不悔之無及?”週四不悅道:“各營不善之徒,未必本惡,習已成
,遂至於此。我觀其因,多由形勢所迫,不得已而行殺戮之事,此何足為奇?況善惡之間,並無定論;成敗之機,悉由天裁。先生怎知定然無成?”木逢秋道:“凡事至極則毀,因果相隨。賊恣
害民,終有惡貫滿盈之
。那時天眼頓開,必然殛之,縱有甲兵百萬,敵國之富,亦不能欺天求免。此世之至理,教主不可不察。”週四大笑道:“先生明達之人,何出此言?豈不知大命之人,皆天所許,稟志而行,哪有羈絆?便是造些殺孽,又與天意何違?”木逢秋搖頭道:“天高聽卑,威不常現。人若至無畏之境,禍亦不遠了。”週四拂袖道:“先生有識,卻無壯烈之心。須知天地擇人,著實不易!其間必以酒
、利祿、苦難、生死等事試其心志。能受天磨者,恆為上乘,一旦得受大命,所行俱不受常規所限。若稍見殺戮血腥,便妄言成敗功過,豈不可笑?先生所謂善惡果報,皆欺世之談!婦孺聞之,或可信畏,大丈夫若為所惑,必然一事無成!”木逢秋聽後,一聲不響,只是瞅著週四。
週四仰面向天,又道:“我之深心,世人不知其實,世上庸碌之輩,我亦視同豬狗。先生乃我至親之人,望勿竊笑。”木逢秋忙躬身道:“教主一番言詞,足見英雄之志。屬下識淺,甚惶愧。”週四瞥了他一眼道:“我不疑先生,方以本心相告。先生如若知我,後當勸
眾人,使其不歸怨於我。”木逢秋聽了這話,知他早晚要回闖營,心中一酸,哽咽難言。
遠處幾人心疑,都走了過來。蓋天行道:“明之事,教主可有計較?”週四道:“你等好生歇息,明
見機行事,不必多慮。”幾人見木逢秋眼圈發紅,料到有事發生,都不離開。
週四笑道:“各派人多,並不足慮。你等養足神,才好助我建功。”幾人聽了這話,稍
踏實。蓋天行取出些乾糧,放在週四身旁,躬身道:“教主勞累,也請早些安歇。”與幾人悄然退開,尋一處避風所在,閉目養神。
木逢秋立在週四身後,只是呆呆地出神:“教主適才所言,句句悖逆正道,不畏天懲。似此縱而行,反以為天授大命,遲早要遭兇報。我不能勸其猛醒,實是愧對歷代明尊。”他飽經滄桑,眼見教主悍
已成,深恐明教毀於其手,一時百
集,不覺
風
淚。
週四轉過頭來,見他淚眼泛光,只當他不忍離別,故爾痛腸,忙安道:“先生不必難過。我為明教之長,總要興旺我教,不負眾人之望。”木逢秋拭去淚水,嘆息道:“盛衰枯榮,都是瞬間之事;天地之間,原是無物能常。”週四見他意冷心灰,便不多言,只勸他早早安歇。木逢秋不肯稍離,執意為他守夜防變。週四不好拂他心意,也不再勸。二人相對無語,直至天明,木逢秋始終一動不動。週四看在眼中,想到當年在安邦彥營中時,他也是這般看護自己,心頭湧上暖意,正要撫
一番,卻又想到:“木先生此舉,無非要
動於我,盼我留下。我不能因此小義,生留戀之心。”當下視如不見,邁步下坡,召喚蓋天行等人。木逢秋望其背影,嘴
顫動,身子連連搖晃,竟似有些站立不住。
週四下坡,見蓋天行等人早已起身,只少了葉凌煙一人,問道:“凌煙去了哪裡?”蓋天行道:“他去少林打探消息,少時便回。”週四向四外望了一望,又道:“你等昨夜可覺察有何異樣?”幾人都搖了搖頭,不知他有何顧慮。應無變道:“教主一夜未曾閤眼,莫非怕有人來襲?”週四笑道:“各派鼠輩雖不足慮,我卻怕他們突然來此,打擾幾位酣眠。”幾人聽他語中大有關切之意,心中都是一熱:“教主恩威難測,對我等卻是真心愛護。我等疑之,實是不該。”木逢秋站在遠處,卻黯然神傷:“教主明明怕那人前來,不敢入睡,為何偏要假示恩義,欺騙眾人?”他靜立一夜,熱血漸冷,觀此一幕,更是心如死灰。
眾人等了一會兒,不見葉凌煙歸來,都有些焦急。蓋天行道:“凌煙不回,或許出了意外。教主少候,待屬下去察看一番。”正說間,只見葉凌煙從一條小路奔了回來,邊跑邊向後張望,神情極是緊張。幾人見他氣吁吁,袍服上劃了幾道口子,知他遇上不測,忙
上前去。
葉凌煙奔到週四面前,仍是驚魂未定,一把抓住週四手臂,上氣不接下氣地道:“教…教主…快走,少…少林…派的事,您老…人家…也管不得了。”週四心往下沉,問道:“究竟出了什麼事?”葉凌煙變顏變,手臂顫抖著指向身後,岔了聲道:“各…各派來了足有一二千人,已…已將少林團團圍住。屬…屬下不小心,被青城、衡山兩派人物發現。他們已追趕過來。”週四聽說各派來了這麼多人,也吃一驚,強自鎮定道:“青城、衡山兩派,有多少人追來?”葉凌煙狼狽奔逃,也不知後面跟了多少人,急得連連跺腳道:“我的好教主,各派傾巢出
,人山人海,此時不走,再難脫身。你還問這些做什麼?”週四橫了他一眼,道:“烏合之眾,不過虛張聲勢。你慌亂什麼!”葉凌煙見他毫無懼
,哎地一聲,幾乎要哭出聲來,拉住蓋天行衣角,連聲道:“老蓋,你快勸勸教主,快勸勸教主!”蓋天行剛要開口,忽聽不遠處人聲傳來,片刻之間,東西南三面草叢之中,已有數人跳出。一夥人穿著各異,道俗混雜,一望之下,足有二十餘人。
週四向這夥人身後望去,未見再有人來,懸心始落,衝幾人低聲道:“各派人多,不可了形跡。一會兒動手時,務要將來人殺盡。”幾人暗暗點頭,都站立不動。
只聽西面有人朗聲笑道:“葉凌煙,你這喪家之犬!我看你今還要逃到哪裡去?”這人聲音洪亮,語中
出異常的得意,如困住了久覓不見的獵物,渾沒將週四等人放在眼中。
週四循聲望去,見這人身穿道袍,背長劍,面龐寬闊,鬚髯如鐵,正是青城派掌門呂乾移,心道:“當年我在昆明城中,便教訓過此人,未想多年之後,他仍是這般狂妄。”蓋天行、蕭問道雖不識其人,但聽他口出不遜,目中都
出兇光。木逢秋站在坡上,卻暗暗搖頭。
呂乾移一言出口,身後十幾名道士都鬨笑起來。有兩名年輕道士只從長輩口中聽說過魔教之事,眼見葉凌煙被師父笑罵,竟不還口,嚷道:“只聽說魔教橫行一時,卻原來都是飯桶膿包。早知如此,不勞師父親自來追,只我二人便可擒住此魔。”呂乾移捻鬚笑道:“魔教興旺之時,確曾禍亂於世,幸喜天道好還,群魔俱已死滅。現如今只剩下這個葉凌煙,孤魂野鬼一般,到處現世。”眾人笑聲大作。
一道士尖聲道:“這廝沒什麼能為,腿腳倒還利落。我看他是多虧了這門逃命的功夫,才能活到今。”話音剛落,只聽南面有人沉聲道:“這廝既有逃命的手段,他身旁幾人必有求生的絕活。呂掌門見多識廣,可認得這幾人麼?”這人劍眉朗目,臉泛紅光,看年紀只在四十左右,兩面太陽
卻高高隆起,穿一件團花錦袍,十分醒目,立在人群當中,顯得極是威嚴。
呂乾移聽此人問話,起了戒心,向週四等人瞅了幾眼,搖頭道:“這幾人面孔好生,貧道從未見過,但既與葉凌煙混在一起,也不會是什麼好東西。馮大俠若有興致,這幾人便由你衡山派料理,有沒有絕活,大夥一試便知。待一併拿住,在梁幫主手上,你我臉上都有光彩。”說著大咧咧走上前來,也不拔劍,伸手便抓向葉凌煙
口。他生
驕狂,加之當年在昆明城中曾刺傷過葉凌煙,知其技不過爾爾,渾沒將他放在心上。有此一念,自然將週四等人也視做泛泛之輩,隨手抓來,一臉的傲慢之情,好不盛氣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