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寺廟什麼來歷,竟這等受皇家看重?”青年不由好奇問道。
“說起這寺廟來歷,也是一樁奇談。”竇二一拍大腿,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話說當年韃子也先犯境,英宗爺御駕親征,大軍行至居庸關。
突然出現一披頭散髮的瘋婆子,衝過御林軍層層阻擋,直接來到御駕前,苦勸御駕迴鑾,英宗爺認為這婆子擾亂軍心,但以其瘋癲,也未問她衝撞御駕之罪,直接拿入大牢。
後來土木兵變,英宗爺失陷北國,在敵營又飢又渴,突見一位老婦人,提籃拿罐,指地為泉,前來送飯,你道這老婦何人,正是居庸關前攔駕的瘋婆。”
“敵營大軍深鎖,老婦能如無人之境,世上竟有這般奇事?”青年驚訝。
“更奇的還在後頭,說有一夜,那韃酋也先要加害英廟,行至英宗帳外。
只見帳上紅光籠照,一條火龍盤於帳頂,韃子大驚,只道大明皇帝乃真龍天子,不可輕舉妄動,遂美食款待,不敢加害。”
“後來英廟回京,被尊為太上皇,居住南宮,這天夜裡,那老婦又入南宮,囑咐說:景帝危在旦夕,不久便可復位,果然未過多久,景泰帝駕崩,英廟重登九五,念護駕之功,便封這呂姓婆子為御妹,為她建寺,敕賜寺額:順天保明寺。”
“此後歷代皇爺登基,皇姑寺都再請敕封,先皇弘治爺十二年也曾下敕諭:官員軍民諸人等毋得侵佔田土,毀壞垣宇,敢有不遵朕命者,論之以法。後宮女眷常相來往,因有皇姑這層身份在,所以又稱皇姑寺。”一番今古奇談,青年撟舌不下,暗道真是奇哉怪也,故事如此縹緲曲折,實不知是真是假。自然是假的,丁壽瞪著眼前青松掩映下硃紅雕牆的一派叢林,咬牙切齒。
注:《明史·刑法制》說登聞鼓“非大冤及機密重情,不得擊,擊即引奏”可翻翻明實錄,為點小事擊鼓的真不少,有小吏因為媽死了要守制,吏部尚書不聽,擊鼓訴冤的。有縣令貪贓認罪。
但認為量刑過重,乞求憐憫的,總之各情各類,基本上大明皇帝也都滿足了敲鼓人的願望,所以覺這個‘非大冤及機密重情,不得擊’,有點我大清‘必關軍國大務,大貪大惡,奇冤異慘’不得擊的影子。
有一種說法,說明代登聞鼓,自宣德以後便於形式,《明宣宗實錄》記載:“值登聞鼓給事中年富奏:重囚二十七人以
盜當決,擊鼓訴冤,切詳各犯臨刑畏死,煩瀆朝廷,不可宥。‘蛐蛐天子的答覆是:”登聞鼓之設,正以達下情,何謂煩瀆,自今凡死囚擊鼓訴冤者,必如例錄情詞以進,令法司與辯,若矇蔽及阻遏,罪直鼓者。’永樂皇帝還擔心只京城的登聞鼓不足以下情上達,‘京獄有冤者得擊登聞鼓自陳,彼在數千裡外,或有冤獄自陳難矣’,相對應的是天啟首輔朱國禎對登聞鼓的看法:“大約奏者不真,真者又不能奏。
而不能窮究其實者,即不設可也‘(朱國禎,《湧幢小品》),所以說,不是皇帝不想要登聞鼓,是這幫當官的不想讓皇帝知道下面事。
即便於形式,這鍋也背不到朱明皇帝身上,何況比起形同虛設的大清登聞鼓,僅《武宗實錄》裡提到的便有好幾處。
《大明律·訴訟》擅入午門長安等門內、叫訴冤枉,奉旨勘問得實者、問罪、枷號一個月。(登聞鼓設立在午門和長安右門外,沒事往門裡面闖是要上枷的)***站在‘順天保明寺’匾額之下,丁壽橫眉立目怒瞪著山門前的幾個小太監。
“你們敢攔我?”幾個穿著綠團領衫的小太監趾高氣揚“攔你怎麼了。
也不睜眼看看,這是什麼地方,宮裡女眷來降香還願的所在,便是公侯伯府的太太,也要有司禮監的小票才得放入,你這腌臢貨也配進去!”一個欺騙愚民愚婦的神
所在,要不是佳人有約,請二爺都不來,丁壽對皇姑寺神乎其神的民間傳說嗤之以鼻,自也談不上有多敬重,和這幾個沒卵貨糾纏也失身份,直接亮出
牌道:“連錦衣衛也不得進?”那小太監看都不看,一巴掌便將那牙牌拍開“告訴你了,此地男子不得進,錦衣衛多個什麼!”另一個小太監吃吃笑道:“就是多了件東西,才進不去,小哥哥,你若真想進寺開開眼,咱家給你介紹個淨身師傅,瞧你眉清目秀的,進宮後可不要忘了咱家的好喲。”其他一干人同時呵呵嘲笑,說來這班人倒也不是盡忠職守,被派來幹寺廟司閽這等苦差事,在宮中也是不得志的,一腔鬱悶無處發洩,廟裡那幫女菩薩又不好得罪,只得加倍難為進廟不得的善男信女了。
還真有子沒人拿二爺開涮了,瞧這幫無知無畏的小太監們放肆大笑的模樣,丁壽有些哭笑不得。
“丁大哥,你總算來啦。”柔和清脆的聲音響起,只見山門內遠遠一道倩影,衣衫擺動,碎步輕盈,頃刻間便穿過鐘樓,來到近前。
“原來是顧姑娘,您認識這一位?”幾個小太監低身作揖,和麵對丁壽的態度截然不同。
“幾位公公,丁大哥是我邀來的朋友,可否行個方便?”顧采薇笑語嫣然。
“顧姑娘發話,有何不可。”幾個小太監前倨後恭“這位相公…哦不,錦衣衛的官爺,適才多有得罪還請不要記掛,我等也是職責所在,輕忽不得。”
“幾位公公恪盡職守,在下怎敢怪罪,少不得還要在司禮監劉瑾劉公公面前誇讚諸位一番…”瞧著臉變得煞白的幾個小太監,丁壽笑容如常“只是我確不知這男子不得入內的規矩,蒙幾位公公指點,想來還須回了陪太后鑾駕進香的差事。”
“敢問尊駕是哪一位?”一個小太監顫聲問道。
“在下丁壽,現掌錦衣衛事。”二爺笑著再度將牙牌亮在幾人眼前。‘撲通’,‘撲通’幾個小太監跪了一地,磕頭如搗蒜,眼淚如雨般哭得個稀里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