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七東啟聰要任固陽市人民政府市長了。這信息像雷一般,隨著仲的蒞臨,傳遍江口大地,響徹江北長空。表示祝賀的人紛至沓來,有寄賀卡的,有打電話的,有讓人捎口信的,有頭碰面即興表達的,可謂形式多樣,門庭若市。讓東市長動的是,在眾多的祝賀人群中,竟然有兩位江北省委常委,有三位副省長,有多位省人大和省政協的領導人物,至於市級縣級政界要員,已多得令人眼花繚亂了。可是,東啟聰上任背頭縣委宣傳部長和改任背頭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時,卻沒有一個省級領導理睬他,即使有一些人向他祝賀,那質和量與時下真是異常懸殊,無法比擬了。是啊!昔的背頭與今的固陽無法相提並論,昔的副職與今的正職又有天壤之別。省會江口市在江北省有舉足輕重的分量,而固陽在省城江口市則有舉足輕重的功能。它不僅是江北省一百多個縣市中的排頭兵,而且早已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列。這樣的富市,哪個領導不喜歡。東啟聰將那些頗有分量和影響的人物的賀卡賀信整理好,放進一個影集冊子,不時翻閱一下,真有點受寵若驚的覺,這些人物,後對自己很有價值啊,說不清哪一天,哪一件事就派上了用場,應該打個電話表示一下,謝他們的祝賀和支持。

能到固陽市任職,東啟聰打心眼裡高興。還是多年以前,他剛當上江北報社駐江口市記者站站長時,來到固陽市調研,就受到市委孫書記的接待,還有宣傳部的冉部長,對他的到來十分重視,印象最深的是那位既是固陽市委常委,又是江北省人大常委,實職是固陽市光鎮黨委書記兼光農工商聯合總公司董事長與總經理的季發達。第一次與他謀面,就將一輛新桑塔納轎車送東站長使用,直到東啟聰當上《江口晚報》總編輯,才將汽車還給季發達。固陽人真熱情,又厚道。也是這種緣故,東啟聰當站長和總編輯時,沒有少寫少發有關固陽的稿子。只是後來到背頭縣任職,就與固陽接觸少了,不過,心裡一直沒忘記他們,特別是季發達,這樣的政界企業界“兩棲”人物。的東啟聰預到,自己就要成為一個頗具實力的人物了,是在宣佈固陽市新一屆班子成員時,東啟聰真正領略了固陽的實力和風光。這一天,江北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親自蒞臨固陽,跟隨來的還有省委組織部地市處處長和辦公室主任,因為有兩位直屬省管的幹部工作變動,他們要正式宣佈人事任命,一是市委書記調離固陽出任江口市副市長,二是紫市長改任市委書記,晉升為副廳級。與省委組織部同時來到固陽的還有江口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一行三人。他們是來宣佈東啟聰任固陽市政府市長這一決定的。當就要卸任市長出任市委書記的紫市長向東啟聰代工作之後,東市長方到,固陽市的人、財、物大權,幾乎都在市長手中。所謂人權,是固陽市全部吃國家財政供應的公務員及事業人員,全由市長掌握,一市之長是當然的市編委主任,無論進固陽市任何吃皇糧的單位,只要有了市長的簽字,就暢通無阻;所謂財權,是政府撥給各項工作計劃的開支,都需市長簽字同意,不僅如此,市長還有自己的備用金,這是為防天災人禍與不可預見的問題到來之際的專用資金;所謂物權,固陽市的國有資產當然屬市長管轄的範圍…與權力同時壓到市長身上的是責任,每年必須按期完成上繳的多少億元稅收,這是硬指標,死任務,不能耍賴,也不好虛作假,當然更要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轉,倘若由於人為或瀆職的緣故造成了運轉失靈或傷亡事故,市長都有不可推脫的責任…有經驗的紫市長寬剛接任的東市長說,重點抓住幾個龍頭企業,上規模的企業,只要它們正常生產,咱固陽的稅收就沒啥問題,至於安全問題,重點抓住幾個有可能出問題的企業,像煤礦、炸藥廠、運輸公司之類的企業,問題就不大了。最後,紫市長向東市長傳經式的說,其實做市長不難,說到底就是抓住幾個人,這幾個人一定要得力,要能幹會幹實幹。至於有那充數的,吃閒飯的,混子的幹部,你市長拿他們也沒辦法,這些人都是有關係有子的,就別管他,關鍵部位只要有幹活的人,就壞不了事…

東市長是在與紫市長代工作中產生好的,以往,他沒有與紫市長接觸過,沒有想到,紫市長像孫書記一樣豁達熱情誠懇,他不僅代了政府工作的注意事項,還將自己多年的經驗傳授給了新任市長。最後,紫市長掏心窩地說:“東市長,你來咱固陽,是與固陽有緣分,你與我搭檔,是咱倆有緣分,你說,是不是?”東啟聰一時沒有悟出紫市長的意思,只是以半認真半疑惑的眼光看他。紫市長接著說“你一定知道‘紫氣東來’的典故吧,還是秋時,老子西遊,將至函谷關,關令嚴喜望見關上紫氣浮動,老子乘青牛從東方來。這就有了‘紫氣東來’之說,這是祥瑞降臨,貴人出現啊!東市長,你一來我就想,這不是緣分是什麼?那江口市正在咱固陽東邊,你由東往西到咱固陽,不是貴人出現是什麼?哈哈…”

“噢,紫書記,”東啟聰漸漸悟出,面前的書記就姓紫,怎麼如此巧合,也許紫姓與東姓的組合,真的就是祥瑞而至?

“你說的還真有意思,但願吧,願咱們是黃金組合。”東啟聰由衷地笑著,以欽佩的眼神對視著紫書記。

“絕對的黃金組合,東市長,你水平高,愚兄也不是糊塗人,咱倆能不黃金嗎?哈哈,幹了這麼多年市長,我算懂了治理一個城市的秘訣,太簡單了。”

“簡單…治好一個城市,太難了。”東啟聰有些不解地說。

“其實,就是兩個人,治好一個城市,只要市長與書記聯起手來,互相體諒,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保持一致,求同存異,成了,只要做到這些,保準平安無事,市長書記最終是雙贏,各得其所。哈哈,你信不…”

“我信,我信,紫書記,只是我沒一點經驗,這方面,全靠你點撥了,紫書記。全靠你點撥了。”

“說到底,市長也好,書記也好,別看權力怪大,誰也離不開誰,書記市長要是相互不,再相互拆臺,別說工作上不去,就是倆人的私事,也不成。這事,我有教訓。”

“我信,我信,紫書記。”東啟聰附和著紫書記的意思,他想聽他深談下去。

“跟你這麼說吧,東市長,你說書記的權力大吧,真大,可是,在一個市,也有他那權力伸不到的地方。比方說,書記有個關係戶,是那種離了休的老領導,他們家有個年輕人要往咱固陽市安排,當然是吃財政全供的公職,你說,這事市長就是不簽字,能成嗎?再說,市長有個關係,求他把咱固陽的哪個幹部提拔一下,安上個什麼‘長’,這事又得市委常委研究通過,組織部下文才行。可是,書記要是不點頭吐口,再多少使點眼,常委會上能通過嗎?肯定黃了,事黃了,市長的面子往哪擱啊?相互需要理解的事多了,我只是舉個小例子,所以說,市長書記得團結和諧,互相關照。畢竟一個城市只有一個市長,一個書記,就這兩個人,能有多少關係,照顧了倆人的關係,也無傷大局。你說,東市長,我說得對不…”

“對…對,紫書記,你說的有道理。”

“說心裡話,在咱固陽,這個書記早晚還得姓東,你信吧,東市長。”

“怎麼,姓東…”東啟聰被紫書記突然轉移的話題蒙了。

“我只是幹一屆書記,東市長,不瞞你說,我來固陽時間太長了,再幹一屆書記,就待夠十年了,我得回江口市,到時書記的位肯定非你莫屬,這事我看準了,東市長。”

“你是要更上一層樓吧。紫書記,到那時你這副廳級也該扶正了。是不是再留固陽,要耽誤大事哩。”東啟聰是這樣理解的,紫書記到這一步,在固陽市算是到頂了,他肯定還想高升,不換地方能升得上去嗎?

“紫書記啊,你應該高升是真,到那時我能不能接班,還真是個謎。”

“不——不——不,東市長,我不會再高升了,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到頂了,換不換地方,都是副廳級。我的命也就是這個氣數,也很不錯了,能混到副廳的有多少人,不多啊。不過,東市長,你要接班,做固陽的書記,以後還要高升,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哈哈,你信不信?”

“要說氣數,紫書記,原來我不信這個,在大學時有個講《易經》的老師就講過關於氣數的哲理,聽他講了以後,對氣數的說法我有點半信半疑了,我不太在意這些,也沒真正懂氣數的原理。我還是以為,事在人為,世上的一切都是能改變的,誰敢說誰的政治前程到頂了,誰又敢打保票,誰一定要高升什麼的。如今這世界,什麼奇蹟都可能發生,你說,是不是?”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