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烏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與秋收到二送的花,格外高興,把它們養在陽臺上。同時,去約幾個初中時候的同學,和二一道前往高原村遊玩。

嘴上答應得快,心裡卻暗暗叫苦,自己家實在太寒磣。現在的二,對錢很在意,這次他們五六個人,自家的生蛋母雞又要少兩隻了。

在王與秋家學習醫術到中午,王志堅教了他呼吐納的道家養生之術,說多練習可以讓人心靜體實,可以增強把脈的穩定和手,同時給了他一本《瀕湖脈學》,讓他回去好好研究。

吃過中午飯,王與秋的同學就陸續到了,總共來了四個人。

陳雨峰,男,鎮農技站技術員,身體壯實,舉手投足之間透著豪勁,說話聲音很響,初中畢業讀的中專,分配到的鎮農技站;羅海,男,自由職業者,實際上就是倒騰農產品和山貨的,這兒買來那兒賣,被鎮上的人稱之為“剷剷”雙眼珠子轉動起來有點像老鼠,明,還放著光,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便在家裡倒騰上了,如今也算是小有成就,到醫院這邊來的時候還開著一輛亮鋥鋥的摩托車;吳倩,女,鎮黨政辦公室工作人員,特別愛笑,笑起來有一對淺淺的酒窩,眼睛也笑得彎彎的,很可愛,很嫵媚,她是去年大專畢業考的公務員分配回家鄉的;劉玲,女,鎮中心校教師,一本正經的樣子,嘴巴很大,別看她跟王與秋差不多大,實際已經教了三年書了,初中畢業以後考的中等師範學校。

今天剛好是週六,陳雨峰、吳倩和劉玲才有時間去玩一趟。

好不容易爬上了三道坡,到了二的家。

離吃晚飯還有兩個多鐘頭,陳雨峰在院壩邊瞎轉,突然看見院壩的東邊有一個小荷塘,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跑到廚房,問:“二,你那個小荷塘裡餵魚沒有?”

“沒喂。”二正在洗菜,抬起頭一看,見陳雨峰有些失望的樣子,搖搖頭,指著樓梯的位置,說:“不過,去年到現在都一年時間沒有清塘了,應該是有一些昌子、肥砣什麼的小魚兒。那兒有兩吊竿,想吊自己拿去。”

“太好了。”陳雨峰頓時高興起來,拿了一吊竿和魚網,走出廚房。

劉海見了,問:“哪兒可以吊魚?還有沒有吊竿?”陳雨峰把頭一甩。學著二地語氣說:“樓梯下還有一棵吊竿。想吊自己拿去。”二人拿了吊竿。到院壩下面地土中撬了蚯蚓。端了板凳。一個坐在院壩上。一個坐在小池塘邊。試了試水地深度。調整好浮頭。掛好蚯蚓。開始吊起魚來。

三位女生圍著吊魚地兩人。看熱鬧。

水不深。大部分地方只有兩尺。如果是二站在水中。剛好漫到他穿四角短褲地位置。最深地地方才不過一米左右。能夠漫到二部。

池塘邊上雜草茂盛。非常適合魚類繁殖生息。特別是一些小魚兒。不需要下苗。它自個兒也會長出來。不知是什麼地方鑽到池塘裡來地。或是隨著雨水衝進池塘裡地魚卵孵化成長起來地。

這種小魚兒。在西南地區稱為肥砣和昌子。肥砣要胖實一點。昌子要瘦細一點。將小魚兒地腸肚摳了。裹一層面粉和鹽。在油裡炸來吃。質細。香脆口。

這種小魚兒是很笨很餓的,基本上是見吃的就咬,咬死了就不丟,因此非常適合垂釣。不像河裡的魚,還要試探幾下,聰明的甚至可以從釣勾的後面開始吃,避免被勾著;也不像人工飼養的魚,有固定的飼養地點,平時都喂得飽飽的,不大願意吃其它食物。

陳雨峰和劉海要吊的就是這兩種魚。

池塘裡吊魚與在河裡吊魚的技巧不大一樣。夏天下午,那些小魚兒都要跑到濃密的水草下盛涼,同時吃一些水草上掉進水裡的小蟲子之類的東西。因此,把釣線放到水草濃密的地方,釣魚成功的機率會很大。

但是,要特別注意釣線的長短。這比較考手藝,放長了,很容易勾著水草,把釣子勾斷;放短了,沉在水底的魚兒又發現不了,不容易上鉤,最好的長短就是水深的23。誘餌也很講究,釣草魚用草糰子或菜葉子,釣鯉魚用米糰子,釣這種小魚兒最好就是蚯蚓,或是竹葉、菜葉裡裹著的小青蟲。其中,紅的細長的蚯蚓對魚兒來講味道最鮮美。

陳雨峰和劉海圖方便省事,採用的誘餌就是紅蚯蚓。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