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奪取濟州島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濟州島作戰計劃是以海軍艦隊為主,這次海軍總算輪著了一次揚名天下的機會。本來陸軍也想在這次‘滅國之戰’中攙和一腳,結果被司馬遹以陸軍不適應兩棲作戰為由,將登陸作戰的任務給了新成立的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在陸軍將士眼裡就是個異類,在他們看來陸地上打仗本來就是陸軍乾的活,可現在他們卻橫一槓子,如何不讓陸軍惱火?

這也是陸軍將領們橫豎看著陸戰隊不順眼的原因。不過,誰也沒辦法,有皇帝在背後支持,海軍陸戰隊竟然像吹氣球一般膨脹起來。如今的海軍陸戰隊直屬樞密院領導,經過兩年發展,陸戰隊已擁有五廂陸戰隊,外加岸勤人員總兵力達到了兩萬人。

儼然成為陸、海軍之外一個全新的兵種。

而且預計隨著跨海作戰次數的增加,將來海軍陸戰隊出動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兵力也會越來越多。這也沒辦法,海軍陸戰隊這一特殊的兵種的確比一般陸軍更適應海上運輸和登陸作戰,至少他們不會在海上暈船。

濟州島位於朝鮮海峽入口處,這裡扼守著朝鮮海峽的通道,也是進攻倭國本土、三韓半島的重要跳板。在司馬遹的未來殖民計劃中,奪取濟州島就成了整個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整支艦隊以‘威海衛號’為旗艦,配以兩艘一號福船、五艘二號福船為主力戰艦,全隊以輪狀隊形在海面上破航行著。它們全部掛著風帆,以6節速度航行著。

在第二艦隊後面是以福船為主力戰艦的第一艦隊以及全部的運輸船,在這些船上,滿載著海軍陸戰隊和各種軍事物資。

大天尊保佑!一路上艦隊有驚無險的出現在三韓海域,兩後,當太陽冉冉升起照耀在甲板上時。遠處,一座青翠的大島已經浮現在海面上――正是濟州島威海衛號的甲板上,瞭望哨報告:“濟州島正前方10海里。”第二艦隊都督朱正聞言趕緊一手撐,一手拿著望遠鏡,望著遠處海面上出的濟州島。不由得的興奮萬分。

“諸位。建功立業只在今朝!傳令!各船謹守本職,不得擅自出動,違令者斬!”

“諾!”站在他身後的衛兵趕緊將命令傳給負責旗語的士官,通過對方傳遞給其他船隻。

海面上風平靜。周圍的海域萬頃碧波。翠綠的大島橫臥於大海之上。漢拿山隱約可見。目力所見的海域,幾乎看不到一艘船隻,只有零星的漁船。見到這樣龐大的船隊駛來,紛紛躲避。

朱正深一口早晨清新的海風,再看身後跟隨的龐大艦隊,一種自豪油然而生。現在海軍總算有點樣子了,想當初,他在威海衛和一幫剛剛穿上海軍軍服的漁民們,對著各式各樣的戰船、新戰術大眼瞪小眼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在那段時間裡,朱正領著一幫剛從陸軍轉過來的海軍將領們,捧著皇帝親自主持編寫的《海軍典》和《海軍初級戰術讀本》苦苦研讀。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朱正才明白正是這段辛苦的歲月才讓海軍有了今天的局面。。

現在他站在艦橋上,威海衛號的桅杆上飄揚著象徵著皇權的龍旗以及代表著第二艦隊的艦隊旗。每次抬頭看到兩面旗幟,他就不住響起出發前皇帝代的話:“朱愛卿,朕希望將來這艘船上能升起代表你自己的將旗!”看到戰機成,朱正故作威嚴的咳嗽了一下,下達命令:“命令各艦,做好戰鬥準備。加強觀察!”下達完命令,他把望遠鏡轉向愈來愈近的濟州島。

濟州島的模樣非常的規整,近乎一個橢圓形。除了少數地方之外,沒有破碎崎嶇的海岸線,海灣、海角、海岬之類的地形非常少見。到處是平整的沙灘。島嶼的中心就是海拔1190米的漢拿山。整個濟州島是典型的火山島。

形象一點說,濟州島就象是從漢拿山裡擠出來的熔岩平鋪在海面上形成的。

濟州島儘管維度相當於山東半島,但是因為有暖經過,屬於亞熱帶氣候,儘管冬季也會下雪,氣溫會下降到0度。總體還是溼潤溫暖的。

這裡的冬季要比山東要暖和,五百多平方公里的面積足夠容納大量人口,淡水資源也相當豐富。20世紀30年代,在極不發達的狀況下,島上也維持著差不多20萬人口。21世紀濟州島的常住人口有55萬。還不包括每年到島上旅遊的大量動人口,島嶼的承載量極有潛力。

艦隊的航行指向濟州島東北部的城山。濟州島因為是火山島,沒有條件很好的天然港口,特別是避風條件都較差。經過再三偵查確定,海軍參軍司最終將登陸地點選擇在了城山。

城山儘管條件比較一般,但是外海有東北的牛島屏障和東南的城山環抱港口,不但可以屏蔽風,在其上佈置炮臺就能夠對整個港口實施控制。海軍參軍司認為,未來將海軍軍事基地設在這裡是合適的。

艦隊向著濟州島的東面行駛,瞭望哨喊道:“有烽火!”即使不用瞭望哨報告朱正也看到了從島上升起的黑煙,黑煙從濟州島周邊的小島升起,接著,濟州島東面,城山方向也升起了黑煙,直入雲霄。

島上的州胡國雖然國弱民少,但也配備了數千兵力,近兩年來隨著大晉海軍不斷在這片海域巡邏、訓練,使得島上的人一直處於警備狀態。

“派出偵查艦!”緊接著負責偵察任務的蒼山艦開始在對濟州島的進行全面偵察,除了發現各島先後燃起報警的烽火之外,並沒有看到有水師艦隊進行攔截。

據前哨偵查而來的情報,朱正判斷濟州島附近的水師力量非常弱小,無法主動出海攔截,他們主要還是靠各島防兵分點拒守的方式,因此不會對登陸行動造成多大的妨礙。

“準備登陸。”整支艦隊前方有蒼山船進行引導,所以艦隊可放心大膽的在濟州島周邊的島嶼和礁石群中安然穿過,直向城山而去。

城山的對面就是牛島。中間形成了天然的停泊處。若在這兩地各設立一處炮臺即可有效的拱衛港灣。缺點是的停泊場面積有限,而且避風範圍不大。只能停泊少量船隻。總體停泊和避風條件並不好。

朱正觀察結束後搖了搖頭:“有點可惜了,這地方停泊不了大艦隊。唉,就這一點將大大影響濟州島的戰略價值,若此地有一處像威海衛那樣的港口,據守此地就能對三韓、倭國產生戰略威脅。”濟州島屬於颱風影響的範疇之內,素來以“風大”著稱。島上缺少良好的天然避風港,大型船隊難以安然駐泊,所以海軍的濟州登陸就是選擇在秋末冬初才展開的。

海軍上下對此次實戰演練十分重視,據作戰計劃第二艦隊掩護兩廂陸戰隊在飛城山一帶登陸,而第一艦隊以及一廂陸戰隊在濟州島東海面上集結待命,作為戰役預備力量。

朱正手上的主力艦隊包括“威海衛號”四級戰列艦、五艘一號福船,作為先期登陸的兩廂陸戰隊共六千人,分乘近五十艘各種型號福船充當登陸艦跟隨著主力艦隊一起行動。

海面上很平靜,在發現島上的土著兵力後,艦隊主力火炮在距離濟州島東部海域四海里處,整個艦隊開始轉向正東,在大戰前一種壓抑的氣氛裡,這支火力兇猛的艦隊開始抵近預定的登陸點實施火力覆蓋。

一時之間,濟州島的東部響起了猛烈的火炮聲,海面上能看到數里外炮彈爆炸形成的火光,第二艦隊在預定的時間發動了攻擊。

“命令陸戰隊出擊!”朱正在炮火急襲之後,下達了登陸作戰命令。

濟州島當地土著士兵在炮火聲中狼奔兔脫,戰鬥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了。當陸戰隊登陸房山的時候,整個地面上除了守軍丟棄的儀仗外已經沒有一個守衛。當陸戰隊都督王威登上濟州島的時候,整個島嶼已經在陸戰隊的控制下。

島上州胡國國主袒出降,王威也沒有過多為難對方,只是對其吩咐道讓其遷居中原上邦。州胡國國主不敢反抗,乖乖領著后妃登上福船準備前往大晉。

濟州島戰役進行的很順利,主要是敵人太弱小了。這次海戰主要是鍛鍊一下海軍的遠距離輸送能力,在此次實戰中,大晉海軍一共出動了一百六十艘各種船隻,動用兵力達三萬人,其中海軍兩大主力艦隊全都出動了。

這也是海軍與陸戰隊之間第一次協同作戰,實戰畢竟與演習不同,雖然勵程度很低,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次實戰。

在旗艦‘威海衛號’甲板上一直等待消息朱正接到行動成功的軍情後,總算是放下心來,第一次指揮這麼龐大的艦隊,讓他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傳令留下部分將士安定濟州島,並防備三韓!其餘艦隊割完後準備撤離!”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